刘 涛
(亳州市谯城区绿色食品发展服务中心, 安徽 亳州 236800)
亳州市谯城区位于安徽省西北,地处淮北平原北部。蔬菜是谯城区具有一定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近30%,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随着亳州市对接长三角,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谯城区蔬菜产业迎来极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稳健,种植面积及产量发展比较平稳,已形成部分乡镇主栽种类和特色蔬菜种类,发展了一批经“三品一标”认证的蔬菜产品,为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打下了基础。对谯城区蔬菜生产的现状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促进谯城区蔬菜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1.1.1 种植面积及产量平稳发展 “十一五”期间谯城区蔬菜种植面积达4.6万hm2,年总产量约118万t;“十二五”期间蔬菜种植面积达4.67万hm2,年总产量约120余万t,设施蔬菜面积1.67万hm2;根据《谯城区蔬菜发展(2011-2020)》《谯城区蔬菜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到5万hm2,年总产量约130余万t,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2.4万hm2。
1.1.2 基地化、特色化生产基本成形 逐步形成了八大蔬菜生产基地:以观堂镇为主产地的大蒜(包括薹蒜)基地;以颜集镇为主的辣椒基地;以沙土镇、城父镇为主的苔干基地;以大杨镇为主的朝天椒基地;以张店乡为主的韭菜基地;以谯东镇为主的桔梗、花菜基地;以十河镇、双沟镇为主的温室黄瓜、苦瓜基地;以赵桥镇为主的池藕基地。全区特色蔬菜品种发展了大蒜、辣椒、苔干、朝天椒、西瓜、韭菜、桔梗、食用菌、池藕、黄瓜等10余个,特色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区蔬菜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
1.2.1 政府奖励扶持力度大 省、市、区三级政府均出台了蔬菜水果种植奖补政策,包括“三品一标”产品奖补、产业扶贫项目对设施蔬菜的投入等;“劝耕贷”的推出,更是打通了金融资源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最后一公里”。政府大力投入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热情。
1.2.2 适宜发展设施蔬菜 谯城区地处平原地带,光照资源充分,年日照时数长达2 507.6 h,属农业部2015年划定的设施蔬菜重点发展区域中的淮河流域暖温带亚区,设施蔬菜发展条件优渥。冬暖式日光温室在冬季不需加温仍可产出黄瓜、辣椒、番茄等蔬菜;双层钢架阳光棚等设施具有春提早、秋延后等功能,使冬春蔬菜生产优势明显,能极大丰富长三角城市的菜篮子。
1.2.3 特色蔬菜品种发展迅速 谯城区是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十强县(区)、安徽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全国蒜薹生产铜奖获得县[1]。截至2020年9月,谯城区“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总数达29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50个,绿色食品128个,有机农产品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
缺少规模化、标准化的育苗场所,现有育苗场所数量少且规模较小,育苗产出数量有限,生产用苗常需跨省市调运,不仅成本高,且容易传播、转移病虫害,无法满足蔬菜生产需求。育苗设施比较简陋老化,装备不齐全,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育苗工人基本未经过专业培训,培育的种苗质量参差不齐。
蔬菜具有周期短、不耐储存的特点。全区蔬菜冷库严重不足,没有大规模的冷库及冷链物流设施,而一般运输距离在200 km以上的蔬菜必需进入冷库预冷[2],在远距离运输上无疑会增加蔬菜耗损、降低蔬菜质量,影响进入长三角核心城市市场的竞争力。
多数蔬菜种植户受经济条件限制,存在棚体架构温光性能老化、微环境调控能力弱等问题,尤其是田间耕作整地、水肥一体化、灌排系统、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蔬菜生产和抗灾能力,导致每年都有气体毒害、烧根、冻根、棚内病虫害失控等现象发生。
蔬菜品牌杂乱,蔬菜合作社、家庭农场无真正做大做强的优势品牌,缺乏集中优势。部分小品牌产品仅在批发市场销售,部分“三品一标”农产品未真正发挥品牌优势。蔬菜销售优质优价的机制没有形成,更没有形成享响誉长三角的大品牌。
支持现有育苗场所基础设施更新换代,新建规模化集约化育苗场所,保证全区种苗供给需求。在重点乡镇和示范基地引进和推广育苗日光温室、精量播种催芽设施、升降温设备、水肥一体设施等先进装备,降低育苗风险,提高种苗质量。定期组织种植户学习先进育苗技术,培养一批高素质育苗队伍。鼓励企业制定育苗技术、嫁接技术等行业标准,规范育苗设施建造规程,由地方政府出台商品种苗标准和育苗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3-4]。
加大力度建设预冷、净菜加工等商品化处理设施以及冷藏车、冷库等,发展保温、冷藏运输,稳定商品质量、减少损耗,保障蔬菜品质[5-6]。地方政府积极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蔬菜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蔬菜配送中心,扩大新鲜蔬菜运输半径,有效衔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积极推进全区蔬菜生产标准的制定和落实,重视蔬菜质量安全。宣传推广土壤改良技术、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防治技术、设施蔬菜防灾减灾生产技术等。鼓励种植户应用水肥一体化、秧苗移栽器、高垄栽培、膜下滴灌、日光温室补光灯等措施提高生态栽培技术水平;应用黄蓝板、防虫网、性诱剂、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7-8]。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举办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培训班,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解决品种、技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蔬菜种植户到省内外蔬菜种植区进行交流学习,激发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热情。
重视蔬菜品牌建设,加大全区名特优蔬菜产品开发力度,通过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农超对接等措施,保证供给长三角市场的蔬菜品质。高效利用获得无公害农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提高生产者品牌意识,培育蔬菜知名品牌,提升全区蔬菜在长三角城市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