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美而行
——关于高校开展“课程美育”的思考

2021-12-03 11:41王文革刘同军
美育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美育美的

王文革,刘同军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144)

当前,美育受到教育界高度重视。各高校纷纷开设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美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文化活动,受到学生欢迎。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美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手段更柔软,更能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如果说提高美育的深度主要属于美育课程的目标,那么,拓展美育的广度则主要属于课程美育的任务。

一、课程美育:以美促学

课程美育的首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发现专业领域中的美。美是人们感受的而且令人愉悦的东西,如同博克所说:“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爱’所指的是在观照一个美的事物时……心里所感觉到的那种满意。”[1]118审美感受与审美快感是一体的,也即当人感受到美的时候,也就产生了或感受到了审美的快感。审美快感是美所给予人的直接感受。桑塔耶纳甚至就直接用审美快感来给“美”下定义:“美是一种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或者,用不大专门的话来说,美是被当作事物之属性的快感。”[2]《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列子·汤问》形容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些都说明了审美或美的发现、感受给人所带来的极大愉悦和深刻印象。发现的过程,也即感受、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伴随着审美愉悦的过程。审美愉悦的极致,也就是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乐的体验的概括。”[3]

从更高层面来说,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自由的表现。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4]反之,“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5]为现实所束缚、为功利所压抑,人们就很难获得这种所谓解放或自由。获得精神的解放和自由,这使审美活动具有了形而上的意义。

美的发现,或审美快感,可以让专业学习成为一个如坐春风的过程。有了美的发现,专业知识就变得不再枯燥、生冷,专业学习也就变得不再乏味、单调。美的发现,有助于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而且,审美情感本身具有动力性,如同休谟所说:“理智是冷静的超脱的,所以不是行动的动力……趣味由于产生快感或痛感,因而就造成幸福或苦痛成为行动的动力。”[1]111这就是说,审美愉悦作为一种正能量,作为一种情感推动力,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专业学习。随着审美活动的不断进行,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得到不断加强。审美愉悦成为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一种“奖赏”,让学生越学越有味,以致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正如柳宗元所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需要也召唤人来发现、来感受。专业课程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并从中体验到审美愉悦。

美的发现,不仅仅能为课程美育提供资源,还能激发专业教师对专业的喜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专业课程教师对于课程本身的态度也存在知、好、乐几个层次。因为职业的原因,专业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有所知,甚至熟知的程度,即便如此,他未必能达到喜好的程度;即便达到喜好的程度,却未必能达到快乐的程度。但如果他能从专业课程内容中发现美,他就很可能达到乐之、以之为乐的程度。他将这种美与学生分享,也就是广义上的美育了。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美、享受到审美的快乐,这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无疑是正相关的事情。

专业教育本身是严肃、严格、严谨的学习过程,但这个过程也可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可以是参与互动的主动创造的过程,也可以是人生的体悟、生命的体验的过程。让这个过程充满乐趣、充满快感,也是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的,这样,抽象、繁难、严肃的专业学习就多少具有了快乐的元素。果真如此,专业学习对学生来说就能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喜爱。

二、课程美育:以美育德

美与善、美育与德育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6]蔡元培当年给美育所下的定义就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7]在蔡元培看来,因为美育的内容或材料是美,而美具有普遍性、超越性,所以美育能使人突破个体的、功利的计较(《以美育代宗教说》,1917年);美育是主情的教育,通过情感的陶养可以促进道德的培养。这个思想与席勒一致。席勒认为“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他所看到的是审美对人的道德养成所具有的建设性作用。杜卫认为,美育与德育的融合是中国美育的传统与特色。[8]

美育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首先,美育可以是“问心”的德育。朱光潜在《谈情与理》一文中将道德分为问心的道德和问理的道德,认为“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衷情”。[9]44以美育德,则可以达到“问心”的效果:“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感受到了美,体验到了高雅、高尚的情感,与他人分享、共享美,与他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共振,在获得精神满足的同时,也渐渐培养起了爱心、同情怜悯之心、爱美向善之心、群体公益之心等等。这样,审美活动就具有了道德教化的作用。”[10]“问心”就是触及心灵深处。周宪提出通过美育来提升“感同体验能力”(多译作“移情”):“感同力是一种换位体验,是一种情感移入的过程,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或心灵来理解他人心态或情感状态的能力……就是在想象性的体验中感悟别人的想法和感受。”[11]“感同体验能力”(或移情)的效果,其实就是从灵魂深处被打动、被感染。其次,以美育德,可以是快乐的。道德是一种规范,是一种对个人行为、欲望的约束。从逻辑上讲,规范、约束是限制人的自由的,在内化于心之前不会令人愉快。但美不是这样。比如,一朵鲜花,它是美的,美的东西你是会珍惜的,是不忍心毁坏的。这就形成了对个人欲望的一种约束,而且是快乐的约束。[10]正如叶朗在论述“美在意象”时所说:“在美感中,当意象世界照亮我们这个有情趣、有意味的人生(存在的本来面貌)时,就会给予我们一种爱的体验、感恩的体验,它会激励我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情操,激励我们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12]81第三,以美育德,能够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德育本身,是对青少年提出行为规范,用行为规范引导青少年的行为。这就形成对青少年的某种“拘检”。利用美育开展德育,因是寓教于乐,顺应学生特点,也就不存在“拘检”的问题,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抽象的说教。

各门专业课程往往蕴含着一定的美育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美的现象,接受美的熏染,也就是开展了美育。笔者2020年春季学期在开展文艺美学课程教学时,曾布置学生完成一篇限时课程论文,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时所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一语进行审美分析,100多位同学认真完成了这篇课程论文,表达了自己真切感受。完成论文的过程,也是情感再度体验和提升的过程。当然,美育与德育一样,不能衍变为说教。任何生动有趣的东西,一旦变成说教,就往往变得索然寡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里,自然、无心、随意、点染,似乎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寻美、抒情、表达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美育实施方式。

三、课程美育:以美塑人

美育要建构起生活的情趣、生命的诗意。美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爱。生活如果离开了美,将是枯燥、乏味的。最根本的,美要使人诗意地栖居,也就是要使人的精神有所寄托、灵魂有所安顿。美育不仅仅要让人有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安顿的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一体之仁”的思想可以让人感受到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情趣的世界。周敦颐不除窗前草,谓其“与自家意思一般”;程明道不除窗前草,亦谓“欲常见造物生意”,这是从细小的生命中看到生命的趣味。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这是从天地的角度看到天地运行的伟大生命力。没有或缺乏生命意识,也就感受不到世界的生机、生气、生趣。美育的生命意识教育有助于人们发现这种诗意。[13]王一川认为美育具有建构精神信仰的价值:“大学美育的根本目标,与其说在于个体高尚纯洁人格的养成,不如说在于个体高尚纯洁之人格以及作为其灵魂的个体信仰之养成。”[14]精神信仰的建构在当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美育的作用十分明显。席勒有言:“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15]其实,更全面地说,人既应是感性的,同时也应是理性的,因为感性无理性则盲,理性无感性则空;理想的状态应当是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近代教育让人的工具理性、抽象思维能力得到空前发展,这种发展让人类受益良多。但这种工具理性、抽象思维的片面发展,一定程度上导致感性的枯萎、压抑,诸如感受力、同情心、想象力之类的感性能力得不到应有的伸张。周宪所说的“感同体验能力”(“移情”),对于个人人格的健全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感同体验能力”(“移情”)是“通过他人的眼睛或心灵来理解他人心态或情感状态”,是一种换位思维。与之相近的说法,还有“同情”,即人可以通过推己及人、以己度人的方式,来推知他人心态或情感状态。“移情”与“同情”在路径上似有差异,但目标或效果都指向对自己之外的事物、对对象特别是对生命的感知、体验。这种感知、体验可以视为构建社会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性基础。费孝通曾提出人类文化交流融合的16字方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各美其美”比较容易,“美人之美”就比较困难。而通过“移情”或“同情”,首先在审美领域形成共享、交流机制,进而达到文化上的“美人之美”,应该是一条可行的、且较容易的路径。

美育也能提升胸襟、境界。叶朗说:“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一思想在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16]审美活动、美育的作用,正如冯友兰所说:“一个真正能审美的人,于欣赏一个大艺术家的作品时,会深入其境,一切人我之分,利害之见,都消灭了,觉得天地万物都浑然一体。”[17]在冯友兰看来,审美通向“万物一体”的精神境界。张世英论述传统“民胞物与”“万物一体”思想时说:“你就是我的骨肉,你手指疼跟我自己疼是一样的,我们两个人是人我一体,人我不分,万物一体,万物一体就是‘仁’,所谓‘一体之仁’是也……这是最高的心灵之美。”[18]“民胞物与”“一体之仁”思想可以用“移情”或“同情”加以解释。当你以他人之眼、他人之心来看待、理解他人,或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你就能产生对他人的爱。当你将这样的爱推及万物时,万物也就无不可爱。于是,世界就富有了诗意,生存也就变成诗意的栖居。这样,这种爱也就具有了信仰的性质。当然,要培养起这种“移情”“同情”的能力,还需要从时代、从现实出发,积极发挥美育的作用。

专业课程除了“及物”,还要“及人”。专业课程教学不应是“目中无人”的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应有“代入感”,能时时见出人情、显出情趣。各门类知识可以视为天地人生知识总体的一个方面。专门知识的独立、分化,不应阻断这些知识与科学整体,与社会、历史、人生的关联。课程美育的开展,某种意义上讲,是试图恢复这些专门知识与人生的关联。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也是立德树人的路径。应该通过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引领学生通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而专业课程中美的发现、感受,也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照亮整个教学,为专业知识技能“赋值”“赋能”。

四、课程美育:以美助创

专业课程甚至自然科学也往往与美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画家张璪说艺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杨振宁在分析我国古代的两件青铜器青铜犀牛和青铜觚时说:“塑造青铜犀牛的人是外师造化,它的美是因为这个创作者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犀牛,所以这是一个写实的美。而青铜觚是一个中得心源的美,它的曲线用几何学的语言来讲叫作双曲线,商朝的人当然不知双曲线为何,可是他直觉地知道了这个抽象的美,这就是从心里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是一个写意的美。”[19]张璪的这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是艺术创造的根本大法,也是各门类知识获得的根本大法。一方面人们循着自然、世界的现象一步步把握自然、认识世界,一方面循着人们自身的愿望、目的、需要、想象、感知一步步把握自然、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创造的东西既要“合规律”,也要“合目的”。只有“合规律”了,才能更好地“合目的”;只有“合目的”了,才能真正“合规律”。这个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美。所以,大凡人类的创造物,包括各门类知识,从逻辑上讲,往往与美息息相关。

对美的渴望、向往,是人们创造美的不竭动力。发现美、欣赏美是一种情感的愉快体验,创造美当然也给人带来极大的愉快,但创造的过程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克服这种困难则需要激情的推动,需要美的引领。我国古代不乏苦吟的诗人。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与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成了苦吟的生动表述。说到苦吟,人们往往略带贬义,包含着情感不足、才能有限却勉强作诗、苦苦作诗的意思。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苦吟何尝不是一种对美的创造的执着态度!欧阳修作《相州昼锦堂记》,已经完稿、交人,猛然意识到开头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应加上两个“而”字,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立刻派人快马追赶取稿的人,最终把那两个“而”字给加上了。对此,朱光潜指出:“我们如果把原句和改句朗诵来比较看,就会明白这两个‘而’字关系确实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顿挫。”[20]像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数不胜数。可以说,对美的热爱,是推动诗人、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并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强大和持久的动力。

对科学家来说,美也是推动其开展科学研究、取得科研成就的重要因素。彭家莱说:“科学家不是因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若是自然不美,知识就不值得去求、生活就不值得去过了。”[21]牛顿和贝多芬的传记作者J.W.N.沙利文说:“指引科学家的动机从一开始就是美学冲动的显现……没有艺术的科学是不完善的科学。”[21]韦尔说:“我的劳作是努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如果我不得不选择其中之一,我常常选择美。”[21]爱因斯坦说:“美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12]285我们可以看到,美引导着、激励着科学家向着未知的神秘的领域进发;在这个幽暗的未知世界,美对科学家的研究、探索具有照亮的作用。

美育有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想象是人的思维的自由活动和自由创造。它将在场、不在场的事物关联起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想象能够突破现实和习惯的束缚,甚至能够突破各种物理规律、生活规则的束缚,让人进入一个奇异的自由的世界。想象创造出一个可能的甚至不可能的世界。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12]285在16岁的时候,他想象到:“假如我骑在一条光线上,追上了另一条光线,那将看到什么现象?”这个似乎荒诞不经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开启了他此后创立相对论的伟大历程。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审美需要想象,想象能力也在审美活动中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课程美育是要在专业课程领域发现美、感知美,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热爱,并进而培养创造具有美的性质的东西的能力。课程美育赋予专业课程以审美性质、人文性质。这样,专业课程教育就化身为课程美育,不知不觉中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笔者在上文艺美学课时,曾请学生叙述一个“生活中最打动你的那一瞬间”,学生所叙述的很多“瞬间”确实具有打动人的力量。可以看出,学生很乐于叙述这样的情景。发现这种瞬间并将它叙述出来,也就是一种美的创造了。

五、课程美育:循美而行

当前,大学美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够“大”。大学美育还只是局限于狭义的美育课程和艺术类通识课程。而专业课程教师则往往存在就课上课的现象,也即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专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发现专业知识中的美、感受专业知识中的美,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感受专业知识的美的自觉意识。其实,专业课程不仅是专业课程,还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即课程思政,还可以开展审美教育,即课程美育。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开展课程美育,正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意义十分重要。

大学美育应该倡导“大美育”观。“大美育”的核心是狭义的美育课程,围绕美育课程的则有各类文学艺术通识类课程,更广泛的则是在各门专业课程开展的课程美育。课程美育除直接的审美活动、审美教育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美育原则、美育方法,如感性、直观、直觉、情感、体验、想象、创意(创造)等,可以在各专业课程实施、展现。教师用感性的方式生动地展示出抽象的概念、原理、定律,这种展示本身就与美的呈现相关。直观是对形象的直观,而且往往是整体的直观。将抽象化为形象,或以形象呈现抽象,可以让人通过形象直观到抽象,从而更好地把握抽象。直觉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假思索”。直觉具有透过现象直接把握本质的价值。很多大科学家的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往往首先是在直觉中触及的。专业课程也不能排斥情感、体验因素。情感作为一种动力,是推动人们探索、创新的重要因素。对未知的好奇,对创新的喜爱,对成功的体验,都是与发明、发现正相关的情感因素。学习是一个理解、接受、记忆、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与探索、发现、发明、创造融合在一起,学生将能够体验到极大的乐趣和愉悦。笔者曾提出文化创意通向审美之境,所依据的就在于创造所体现的主体性、自由性、愉悦性。想象更是直接参与到科学技术的发明中。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因长期弄不清苯分子的结构而苦恼。在一次梦中,他看到一个个的原子站在他面前,像蛇一样不断地绕圈子,忽然有一条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团团转。他由此受到启发,马上悟出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22]专业课程教学应当鼓励创意、创造,在创意、创造中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由性,并体验到创意创造的快乐。在专业教学中运用美育的原则、美育的方法,也是课程美育的体现。

课程美育还要使人感受到“知识的美”。柏拉图就曾在《会饮篇》中提出过知识的美。[9]232-233各门类知识本身在概念的严谨、逻辑的周密、结构的完善、表述的清晰等方面就构成其内在的“形式美”,加上其把握世界的深度、广度,更显示出科学的光辉。在探索世界中,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科学家为之不懈地努力,也显示出精神的崇高。这些都是美的具体体现。将专业课程的教学拓展到这些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就具有了温度,就可亲可爱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受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很多学生的学习功利性很强,对考研、就业等没有直接作用的课程往往不太感兴趣,学习的动力不是很足。而专业课程则往往对其考研、就业有直接作用,是“有用”的课程。开展课程美育,在“有用”的课程中加入“无用”的内容,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其美育效果也应是不能小视的。

通过美育,通过美的感受,人的感知会进一步敏锐、思维进一步拓展、情感进一步丰富、直觉进一步加强、想象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为其创新、创造奠定良好基础。让学生发现专业课程领域所存在的美,是第一位的;进而创造美,则是更高层次的美育。课程美育可以视为专业教育的一种拓展、一种“链接”。它丰富专业课程,让专业课程教学指向人、指向精神、指向灵魂,为立德树人发挥独特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美育美的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