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为例

2021-12-03 09:48
纺织报告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艺山东学院

许 娟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近年来,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系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技艺和非遗文化方面的研究,多次组织师生考察和调研旗袍、泥塑、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课程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刺绣、扎染等相关非遗课程,逐步形成了“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1-2]。研究曹州堆绣项目化教学,前期已经对曹州堆绣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对师资培训、设备完善制定了初步的方案,具备了研究的基础条件。

1 应用目的

研究曹州堆绣非遗项目化教学,以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曹州堆绣的艺术特色,将曹州堆绣技艺传承嵌入相关课程,将当地非遗技能传承和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等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培养兼具非遗技艺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非遗项目化教学,要符合听障学生身心特点和就业特点,通过非遗项目化教学,培养“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扩大就业的选择面[3-4]。

研究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注重在非遗项目化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教育目标进行创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非遗成果转化,保护、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当地文化旅游贡献力量。

2 应用方法

应用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利用案例研究法,研究其他院校的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结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总结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规律,及时采取方法解决,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研究思路;利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复盘,发现研究过程中的问题后进行总结,为后续同类研究积累的经验。

3 基本思路

3.1 调研

研究非遗项目,结合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课程设置和听障学生特点,将曹州堆绣与“面料再造”“图案设计”课程等进行融合。在前期,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到曹州进行堆绣调研,了解堆绣的演变和发展历史、工艺特点以及制作方法,论证曹州堆绣在项目化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将曹州堆绣教学纳入课程标准[5]。

3.2 实施

曹州堆绣在特殊教育学校非遗项目化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施分为4个部分。

3.2.1 教学基础研究

为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在这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基础,需要研究如何将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引进课堂;如何对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进行非遗培训;如何完善硬件设施配置并逐步创建非遗工作室。

3.2.2 教学内容研究

曹州堆绣历史悠久,是刺绣技艺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与发展,工艺精细、色彩绚丽、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图1)。如何将曹州堆绣技艺合理有效地“嵌入”课程教学是研究的重点。基于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学生需要掌握与课程相关的非遗传统技艺,在传承非遗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创新创作。

3.2.3 教学成果研究

利用教学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和创意手段,设计并研发符合市场需求、契合时代审美的非遗衍生产品,通过参加非遗相关大赛、参加创意市集、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等渠道,推广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地方文化旅游的发展,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作用。

3.2.4 教学评价研究

非遗项目化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上更加侧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能否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和发展、是否热爱传统文化、是否具备工匠精神都应该纳入评价体系。

4 应用研究实例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在“面料再造”课程教学中,合理融入曹州堆绣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化教学[3]。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以企业设计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对传统进行创新创造,设计生产出有创意并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创产品(图2)。

在教学开展之前,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生负责设计和样品制作,企业负责生产和推广。前期组建由“非遗”传承人、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企业导师组成的教学团队,配备教学需要的设施,为顺利开课打好基础。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讲授“面料再造”理论知识,带领学生到曹州实地考察。在实践环节,曹州堆绣“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参与教学,面对听障学生,传承人存在沟通困难的问题,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非遗传承人的教授,学会堆绣的传统技艺。企业导师根据企业需求,下达设计任务,由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师结合市场需要和流行元素,与现代拼布艺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传统拼布技艺的基础上,在色彩、图案等形式上进行创新,开发设计企业需要的一系列文创产品。

企业在学生作品中挑选符合企业需求的文创作品进行宣传、生产和销售,既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又宣传了非遗文化,此案例有助于学校进行非遗传承教育和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5 结语

将非遗课程体系与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相融合,打造“非遗+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实施中,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与市场接轨,推动学生设计产品的转化销售,培养实用型人才,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在教学中注重传统堆绣技艺的创新教学,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大胆创新,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技艺山东学院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