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共的华侨身份属性理念及中共与华侨的关系特征

2021-12-03 10:18向大有
八桂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海外侨胞侨胞华侨

向大有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广西 南宁 530021)

华侨,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相关当局以及政党等,对华侨属性的表述均有差异。封建朝廷更是诬蔑“华侨入海,非奸则盗”“不是通番,就是叛逆”,将其打入另类,称之为“背弃祖宗庐墓”“天朝之弃民”“自外王化”的外人、“不忠不孝”“天良丧尽”之徒……从而“朝廷概不闻问”。

百年来,中共对华侨属性拨乱反正,还归其真实公正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对于涉及华侨方面的称谓,曾先后有:海外侨胞、华侨同志、华侨同胞(侨胞)、国内归国华侨(归侨)、海外中华儿女、海外爱国同胞、亲人、一家人等。其中,最具代表性、广泛性的是以“海外侨胞、华侨同胞(侨胞)”相称相待。

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以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名义起草《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首次明确宣称“一切关心祖国的侨胞们”。1938年3月,毛泽东为马来亚华侨代表团题词:“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中共十一大以来,在历届党代会报告中均提及“海外侨胞”。一直到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海外侨胞、华侨同胞(侨胞)”不是单纯的名词,而是具有深邃意蕴的理念,是人民性、民族性、爱国性的结合,既体现“华侨华人群体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又明确了“华侨是中国公民的政治身份”。

一、中共关于华侨身份属性表述,显现三性特点

(一)华侨同胞概念的核心是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变革的推动者。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和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而且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中国近现代史上,百年沧桑岁月,在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民族独立人民革命奋斗中,在新中国成立、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在促进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稳定大局中,华侨同胞是积极坚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贡献者。就其本质和表现而言,他们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推进人民民主的特殊群体,天经地义属于“人民”范畴。这是中共判断、界定华侨属性的客观依据,其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依据有两个方面:

其一,华侨在海外,大多处于劳工或工薪阶层,而不是殖民者。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业凋零,民不聊生,许多劳苦民众,迫于生计,外出谋生。西方殖民者在中国东南沿海大肆掠卖华工,形成了出国移民浪潮。他们是被“卖猪仔”的苦力和“契约劳工”,他们是破产农民、失业工人,属于中国社会底层的“天然人民”。鉴于近代百年来华侨产生和发展历史,华侨群体的构成和组织属性,理所当然“人民性”是华侨同胞自然天成、一脉相承的本质特性。在国外,他们是守法劳动、经济开发、社会进步的奉献者。华侨移居国外,是和平劳工移民,与西方国家向外殖民掠夺、损人利己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当地经济开拓者,不是殖民者。相反,他们却饱受西方殖民者虐待、压迫和剥削。近百年来,迁居国外的中国移民,基本成分是经济移民和知识移民,他们主动融入当地社会,自觉遵守住在国的法律,尊重当地的社会民族风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与当地人民友好交往、和睦相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他们的中国公民身份和在国内外的表现,完全具有人民性。

其二,华侨是祖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贡献者,完全具有“人民”身份的基质。在身份政治属性上,将华侨同胞、归国侨胞明确界定归属于“人民”范畴,构成人民民主政治的一部分,并以人民的身份当家作主,参与国家政权组织的决策和协商,参政议政。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在筹备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特别突出了“人民”这一政治属性,华侨同胞、归国侨胞的代表人物参加了筹备建国的过程。在建国初期起到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国外华侨”是其中的组织成分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第17—18页。。从而确认,华侨既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新中国各界代表力量之一,确立了华侨以人民身份参与国家最高权力组织的地位。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中,陈嘉庚被选为政协常委,他和司徒美堂、戴子良、蚁美厚、庄明理、费振东6人被选为政协委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以国家主席名义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名单共63人,其中归国侨领陈嘉庚、司徒美堂、彭泽民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第17—18页。。反映出华侨代表在中央人民政府中的重要地位。此后,在中央和地方历届人大、政协、政府等权力组织中,均有侨界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参加领导工作。这些均从理念上、实践上、法制上,确立了华侨同胞概念的人民性。

(二)华侨同胞概念的民族性

由于血缘和种族的关系,广大侨胞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华民族共同体内,亲人之间骨肉相连,相依相随。其社稷、民族、乡土的观念,守望相助、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怀,自古至今,十分浓厚。1945年11月,毛泽东赞誉老一代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首次鲜明的将华侨身份与民族性相融。其后,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祝典礼上,邓小平指出:“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子孙。”2014年6月6日习近平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①《习近平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人民日报》2014年6月7日,第1版。习近平“根、魂、梦”理念,将侨胞的民族性诠释得全面而透彻,用“中华民族、中华儿女”概念,既涵盖国内(含内地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各族同胞;又将海外汉族和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全覆盖式的表述,使“侨胞”的民族性,更为确切、完整和深刻。明晰了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华民族的根脉渊源关系,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海外侨胞概念的民族性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味着侨胞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中华儿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框架概念,延伸到海外华侨华人,也存在着“多元一体”属性。华人与华侨,其共同性是民族属性,同属中华民族,其差异性是政治上国籍不同。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个民族在海外几乎都有侨胞,各少数民族侨胞总人数约有三四百万。华侨华人,含少数民族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在境外的组成部分,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把握其民族性的核心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过去,他们在海外被排斥、忽视、遮蔽和边缘化。现在,如果拥有中国国籍,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侨居在国外,当然是华侨。他们已经理直气壮地认可自己的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身份,在生存发展中,逐渐活跃起来,组织起来。历史和当代的客观事实有力地证明: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对其自身身份的认同,既凸显其身份存在感,又显示其身份的责任感。他们认同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维护祖(籍)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反对各种乌合之众组成的民族分裂势力,全力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激发了他们同心同德、共谋共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华侨同胞概念的爱国性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百年风雨沧桑,历经御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广大侨胞赤子忠心挚爱祖国。中共与华侨同胞信念相连、休戚与共、心心相印、情情相融,以“爱国侨胞、华侨同志”相称相待,亲切确切,是爱国特性的充分表达。

近代以来的海外华侨有着各种职业、阶层,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特的社会群体。华侨文化具有一种爱国基因。他们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朴素的爱家乡、爱故土的传统精神。他们不管分属于哪个阶级、阶层,都普遍关注祖国的命运,都具有革命的爱国主义,都支持祖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与现代化建设,始终是积极的进步力量。百年史实充分证明,海外侨胞在政治态度上与祖国趋同,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挽救民族危亡、建设独立民主新中国的贡献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辛亥革命中,海外华侨华人在“振兴中华”的光辉旗帜下,凝聚起强大的爱国热情,登上中国革命的舞台。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爱国华侨满怀一腔热血,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大业,成为祖国抗战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1945年4月,毛主席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充分肯定:“海外侨胞输财助战,一切抗日政党,除了那些反人民分子外,都对战争有所尽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祖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有十多万爱国侨胞回国参加建设。以钱学森、李四光、严济慈、华罗庚、周培源、钱三强、陈宗基、王淦昌、钱伟长、邓稼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华侨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并奋战在科技国防战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创造出举世瞩目的高端科学技术成就,为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和发展时期,华侨华人帮助中国打开、扩大了和世界的联系,推动中国对外交往。通过投资办企业,带来了巨额资金,引入了市场经济理念和管理经验等资源,功不可没。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说:“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这就是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心。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建设跟我们有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①中国新闻网:“习近平肯定华侨贡献专家:华侨与祖国互为惦念共谋发展”,2020年10月14日。

中共关于华侨同胞身份属性的理念,在“十年动乱”中,受到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和破坏,林彪、“四人帮”将海外侨胞当作敌人,宣称“海外关系”是复杂的、反动的社会关系。归侨、侨眷被打入另类,与地、富、反、坏分子划到一起,受到种种歧视和迫害。极左思潮下的错误言论、政策和行为,追索其根本原因,是对华侨身份属性的错误判断,彻底颠覆了中共涉侨工作的基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明确地指出:“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能信任,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关系(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这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这种错误政策一定要纠正过来,要做大量工作,进行政策教育,全国执行。中央已下了这个决心。”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回忆邓小平》(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66页。这番讲话打破了“海外关系复杂论”这一“左”的思想禁锢,从而使华侨身份属性的核心理念,重归正谱。2014年6月习近平指出,在世界各地有几千万海外侨胞,大家都是中华大家庭的成员。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不忘祖国,不忘祖籍,不忘身上流淌的中华民族血液,热情支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祖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广大海外侨胞的功绩③习近平在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7日,第1版。。

确立华侨身份的人民性、民族性和爱国性,是对历史上、文革中对华侨身份属性各种谬误的彻底否定。华侨同胞是公民不是弃民,是同胞不是异类,是同志不是敌特,是爱国者不是叛逆者,是国家主人不是另类工具。百年史实,证明中共关于华侨同胞(简称侨胞)身份属性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念。

二、中共与华侨的关系,呈现四大特征

(一)同根有缘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与华侨华人有着骨肉情深的天然关系和长久的历史渊源。中共党人根基血脉在人民,来自人民也来自侨界群体。中共建党之始,就与华侨有不解之缘,百年奋斗全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华侨、归侨、侨眷中的先进分子入党,他们是中共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组建中国共产党时,华侨中的先进分子就认同共产主义理念,追求革命救国救民之道,积极主动参与组建中共,成为中共建党的骨干力量。1918年11月30日,列宁曾会见“中华旅俄联合会”负责人刘泽荣、张玉川。随后,刘泽荣被共产国际派回中国组建共产党,但没见成效④参看肖甡:《刘泽荣:中国与共产国际交往的开启者》,《北京党史》2015年第6期。。往后,旅俄华侨杨明斋,协助共产国际参与中共创建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组建做出重要贡献。杨明斋随同维经斯基到中国,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地参与建党活动,曾与李大钊、陈独秀联系商议建党事宜。他在上海担任“外国语学社”的校长,发展革命力量,还创办“俄华通讯社”介绍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担任从北京迁到上海的《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的撰稿人,传播马列主义,参与中共的建党活动。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杨明斋是小组最初的成员之一,也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之一。在中共组建过程中,还有旅俄、日、欧的进步华侨,办刊物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许多中共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都曾赴马克思主义发源地欧洲,追求救国救民之道,追寻革命真理。他们中许多人完成了从青年学生到成熟的职业革命家的转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海外侨胞中的仁人志士,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发展和组织壮大,为革命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继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奋斗。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杨明斋、朱云卿、叶剑英、郭沫若、廖承志、王汉斌、叶飞等。

2014年6月6日,习近平进一步表示:“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①《习近平: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梦 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2014年06月07日。。习近平定性定位海内外中华儿女:同根、同魂、同梦。铸牢了中共与侨胞的天然根源关系,凝聚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强烈的心灵情感,调动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创民族复兴辉煌的磅礴力量。

(二)志同道合

百年征程,中共与华侨,爱国富国强国之志相同,民族独立复兴之道相合。共同历经了御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艰辛历途。在中共坚强引领下,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团结奋斗。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广大侨胞弘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以身许国的中华传统。命运与共、志同道合、共同的信念基础,彰显着中共与华侨关系的本质特征。

早在1938年3月18日,毛泽东为马来亚华侨抗敌后援会代表团题词:“华侨同志应该好好团结起来,援助祖国,战胜日寇。共产党是关心海外侨胞的,愿意与全体侨胞建立抗日统一战线。”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8—59页。80多年前,毛泽东对海外侨胞首次以“华侨同志”相称,真知灼见,意义非凡,标志着大家是志同道合、同一战线的战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确认华侨同胞是各个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独立复兴、国强民富的大业中,具有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新侨务理念,将华侨纳入人民范畴,形成了“团结华侨同胞”“维护华侨权益”“为侨服务”等一系列涉侨基本理念,成为中共涉侨工作和政策的长期定力,从而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保持涉侨工作正确方向。这些基本理念得到了广大华侨同胞的认同、认可和拥戴。

(三)中共维护侨益

百年风云变幻,中共坚持团结侨胞、维护侨益、为侨服务的理念。

其一是坚持践行初心使命,维护华侨权益。中国共产党早在创立之初,就关注华侨问题,并从中国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制定了保护华侨、维护华侨基本权益的政策。1945年党的第七届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回国的华侨”。新中国成立后,宪法规定了“两个保护侨益”的内容。现行宪法第二章第五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邓小平强调,“我们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江泽民提示,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贯彻侨务政策,依法保护侨胞的各项权益”。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要切实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正当合法权益,为他们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让其真切感受到祖(籍)国的温暖。百年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牢记使命,始终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这是巩固发展中共与侨胞关系的坚定方略和坚强保障。

其二是坚持顺势而谋,充实调整侨务思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根据归侨、侨眷的特殊情况,照顾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利益。在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镇反肃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中,采取了相对灵活、宽松的政策。人民政府颁布了一些保护侨汇、鼓励华侨投资的政策。中国政府还妥善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等问题,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调动了广大华侨以及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和爱国热情。“文革”十年动乱结束之后。1979年,召开全国侨务会议和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部署,将工作的着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明确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等侨务工作基本原则,提出以落实党的侨务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任务,下大力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平反冤假错案、精简归侨职工问题、侨房和其他财产问题方面制定了相应政策。新时期以后,与时俱进,针对1978年以后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调整了对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工作的整体性思路,侨务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华侨华人与中国的经济、科技合作上。制定新的侨务政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全国自中央至地方的各级侨务工作机构和侨务工作系统,建立健全保护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立法和法律系统。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新时期统一战线正式定名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加重视华侨、归侨、侨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将凝聚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智、运用侨力等作为制定华侨华人政策的根本出发点。1993年,国务院侨务工作会议明确了侨务工作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侨务工作、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8年,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把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紧密团结起来,发挥他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积极作用,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侨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凝心聚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主题,加强华侨、归侨、侨眷代表人士工作,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为侨服务;统筹国内侨务和国外侨务工作,着力涵养侨务资源,引导华侨、归侨、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维护和促进中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致力于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峥嵘岁月,中共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坚持以维护华侨权益为主轴,顺势而谋,不断调整创新侨务思路,使侨务工作排除干扰,保持定力,成效彰显,受到广大侨胞的认同和支持。

其三是坚持拯救国外侨胞于危难之中。中国政府在国际法和人道主义框架下,对海外发生涉侨突发事件,采取了接侨、撤侨等积极救援措施。中国政府护侨行动,获得广大侨胞和国际社会的赞誉。20世纪中期,面对华侨华人被排斥被迫害的遭遇,中国政府为海外华侨华人伸张权益。积极采取措施接回华侨华人难民,并在全国设立华侨农场、工厂、合作社等,安置归国的华侨难侨。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全国集中或分散接待安置归侨、难侨,超过80万人。其中,新中国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接回印尼华侨6万多人。20世纪80年代,接待安置印支难侨20多万人。2000年至2019年,中国又共计进行了10次成规模的撤侨行动,及时、安全、高效地将海外侨民从战争、骚乱、自然灾害等地带撤至了安全地带。2011年2月,利比亚时局动荡,战争一触即发,从2011年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完成了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最终从北非国家利比亚共撤出35 860人①新华网:“中国在利比亚撤侨圆满结束”,2011年3月6日。。大规模撤侨,凸显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外交为民”的新风。侨胞们在“回家”的这一刻,热泪盈眶,深深“感谢祖国”。中国效率和中国信誉,再次使世界瞩目。近年来,中国政府心系海外同胞的平安与健康,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领事保护专项行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部门,积极帮扶受疫情冲击的海外同胞和留学人员。2020年,中国政府向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万侨胞发放了“健康包”“春节包”,致力于让所有不幸染疫的同胞得到及时救治。体现了中国执政党与政府对以民为本、外交为民、为侨服务理念的身体力行,更体现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怀。2021年3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宣布:一、将推出“春苗行动”,积极协助和争取为海外同胞接种国产或外国疫苗;二、将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助力安全有序的人员交往;三、将全面实现海外领事“云服务”,让海外同胞一键直达驻外使领馆。海外侨胞得知消息后,奔走相告,激动地表示:“真切感受到中国政府人民至上和外交为民的大国担当,身为中国侨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切实感受到身为大国侨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智利智京中华会馆主席李红光感叹,“这些政策的出台,映射出祖国对海外游子的惦念,体现出中国政府守护海外同胞的担当。海外侨胞除了收获实实在在的来自‘娘家’的温暖,还获得了无可替代的自信心与自豪感。”①《中国外交为民暖侨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3月18日。

其四是坚持依法护侨,推进侨务法治建设。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党和国家有关方面,按照全面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积极研究和推进华侨权益保护等相关涉侨立法工作,将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在各类社会性立法中,充分考虑侨界群体利益。针对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反映诉求强烈的问题,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保护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据全国人大2014年统计,全国已有150多项保护侨益的规范性文件,为他们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等方面提供法治保障。1990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1991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施行;1993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这两部法律、法规成为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主要依据。199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范华侨港澳同胞的捐赠行为,明确政府侨务部门的监管职责。2003年9月,教育部、国侨办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中注意保护海外侨胞捐赠财产的意见》。2003年11月,国侨办转发了广东省政府《关于处理涉及华侨祖坟和保护重点侨务对象祖墓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2004年6月,国务院修改了《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2009年1月23日,国务院侨办、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华侨子女回国接受义务教育相关问题的规定》。这些涉侨法规,凸显以侨为本,做到统筹兼顾,国内人民与海外侨胞均于以认同接受。侨胞们表示:“有了法律护航,让远在异国的游子感到振奋,期待未来有更多利侨惠侨好消息。”②中国新闻网:“海外侨胞热议政府工作报告:话发展 迎机遇 献侨力”,2021年3月6日。

(四)华侨认同中共

百年风华,华侨对中共的认同,有一个逐渐识知和理解的过程。从重大历史节点和重要战略层面来回顾,主要集中于六方面基础性的认同。

其一是认同中共救国图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成立后,进行土地革命,历经艰险,万里长征到达延安,随即面临日军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在历史关键时刻,中共发出全民族团结抗日的号召。抗日战争期间,在全世界总共建立了3 940多个华侨抗日爱国团体,专门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的各类华侨社团有900余个,众多侨胞响应中共号召,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战争。许多华侨爱国青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中共抗日根据地,奔赴抗日圣地延安,或参加八路军、新四军、东江纵队、东北抗日联军以及其他敌后武装游击队等,不怕牺牲战斗在前线。涌现了华侨女英雄李林等抗日英雄烈士。据资料统计,战时来到延安的华侨青年共约六七百人。参加新四军的华侨超过400人。还有许多海外侨胞,发动捐款抗日,据统计,1937年至1945年,“南侨总会”捐款每年达16 200万元;美国华侨在司徒美堂发动下,捐款达5 400多万元。华侨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逾95亿元,占当时中国军费的3/4①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著:《统一战线100个由来》,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第364—365。。广大爱国侨胞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行长期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其二是认同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创立新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地方游击武装中,有着为数众多的归国华侨和侨眷,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授予开国将军里面,就有九位“华侨将军”,他们是:上将周士第、叶飞,中将庄田、卢胜,少将曾生、吴克之、唐铎、陈青山、叶松盛。1948年4月底,中共中央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即得到了广大海外华侨的热烈响应。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排除艰险,陆续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同中国共产党一起进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共商成立新中国大计。解放战争末期,“海外华侨民主人士”被确定为新政协筹备会的单位之一,直接参与谋划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9月,在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致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19年10月1日电。。新中国的诞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各地海外华侨扬眉吐气,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他们发致敬电、挂五星红旗、召开庆祝集会等,掀起了以各种形式认同支持新中国成立的热潮。在亚洲:北朝鲜华侨联合总会致电毛泽东,“北朝鲜4万多华侨……以无限兴奋的心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人民政府的诞生。”日本华侨协会在东京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大会,五星红旗在市中心华侨协会会所上空迎风飘扬,大会会场里悬挂着毛主席、朱德的巨幅肖像,数千名华侨代表和日本友人济济一堂并发表了演讲,大会宣布正式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马来亚苏门答腊棉兰华侨总会、福州会馆分别致电毛泽东,表示祝贺新中国成立,并决议要求联合国不承认蒋介石政府是中国人民代表。印尼各地42个侨团、缅甸各界48个侨团纷纷致贺电,表示至诚拥护中央人民政府,为实现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而奋斗。暹罗、越南,各界侨胞心情格外激动,感到自己“今后不再是海外孤儿”,他们分别向国内“驰电祝贺”,“向中国共产党及毛泽东致敬,向中央人民政府致敬”。蒙古,各界华侨在库伦(即乌兰巴托)集会庆祝,并致电向毛主席、朱德总司令致贺。在欧洲:旅法参战华工总会等9个侨团,于10月1日晚即召开欢庆新中国诞生的联席会议,向国内致贺电。英国民主阵线社、伦敦共和社、利物浦海员工会3个侨团联合发表庆祝新中国成立宣言,“表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人民政府执行人民民主专政到底”。在美洲:美国旧金山各华侨团体频频致贺电,旧金山和平民主联盟向毛泽东致贺电说,《共同纲领》等三大文件,“规定了新兴中国的蓝图,制就了整个国家的经纬。我们遥望太平洋彼岸,看见你高举起的火炬,那五星闪耀的红旗。我们愿接受你的号召,拥护和支援祖国的革命和建设”。纽约中国新文化学会、华侨洗衣馆联合会、中华青年俱乐部及《华侨日报》社的华侨亦纷纷电贺新中国成立。澳大利亚工界华侨及地处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华侨民主协进会,也致电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表示全力支持中央人民政府,表达天涯海角的赤子之心。新中国成立之际,千百万海外华侨向祖国表达发自肺腑的诚挚感情:“我们过去在海外受尽凌辱和歧视,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这些海外孤儿,才算有了国,有了家,有了依靠。此时此刻,华侨在世界各地开展的庆祝新中国诞生的自发活动,盛况空前,遍布全球,表明了新中国的成立赢得了广大华侨的高度认同和热烈拥护。”

其三是认同中共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侨胞们中的杰出代表人物,跟随中共抗日、革命和建设,接受中共引导,影响团结了海外侨胞对中共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认同和拥护新中国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他人无法替代的工作,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他们中杰出代表人物是:陈嘉庚、司徒美堂、胡愈之、周培源、庄希泉、钱伟长、严济慈、吴阶平、雷洁琼等。庄希泉(1888—1988),1911年在海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4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新中国成立后,曾出任第二届全国侨联主席,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领导职务。他是中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历经磨难,初心不改。1982年经中共中央直接批准,以95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立下了终生的诺言“永爱中华,此志不渝!”新中国之初,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侨专家学者,放弃海外优厚的待遇,满怀报国之心,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为振兴新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力量。据初步统计,新中国建立后的5年内,回国参加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华侨将近18万人。我国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其中有21位是归国的海外侨胞。钱学森就是其中的典范。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现代国防科技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要职,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爱祖国、爱共产党、爱中华民族,被祖国亿万民众誉为科学的旗帜、民族的脊梁、华人的典范。

其四是认同中共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政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宪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2000年以来,世界华侨华人已建立起庞大互动的民间“反独促统”组织,“反独促统”运动此起彼伏,迅速发展壮大。据统计,全世界五大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200多个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会或类似组织,成为海外“反独促统”的重要阵地。各地华侨华人在“反独促统”大旗下,形成了侨界空前的大联合、大团结,为中国统一大业赢得了良好的国际氛围。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涉及针对各种具体的分裂势力的斗争策略。获得了广大华侨华人最广泛的认同和拥护。

其五是认同中共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积极认同支持中共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40多年来,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90%以上是华侨华人,约有30多万名海外华侨和华人高级专家、学者积极响应祖(籍)国号召,回国工作。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建设事业急需大量资金,广大华商率先在华投资,积极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并带动外商对华投资。侨资企业来中国投资最早,投资额最大。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约有100多万名华侨和华人企业家回到祖(籍)国投资办企业,中国引进外资60%以上是侨资。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中超过70%来源于华商投资。海外侨胞捐助国内公益事业占中国民间慈善捐款半数以上。捐赠兴办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的善款超过1 000亿元人民币。这充分体现了侨资、侨企、侨捐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在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功不可没。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有138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订了有关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开展合作的文件。华侨华人带头支持参与,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约有4 000万华侨华人,他们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跨国的营商环境,有着广博的人脉关系和丰富的智力资源,他们是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为华侨和华人带来自身发展和报效祖(籍)国的新机遇。华侨和华人通过落实“一带一路”项目,增加了新的发展途径。他们说:“一带一路机遇也是我们华侨华人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的累累硕果,让孙运之(意大利金砖投资集团董事长)连连称赞:“‘一带一路’堪称全球最大的经济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是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国际实践。”①《一带一路机遇也是我们华侨华人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4月27日,第7版。

其六是认同中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的全面领导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强盛,内涵丰富,意蕴深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上,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新中国强劲崛起,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上升,世界影响力扩大。特别是近年来,“战贫”“战疫”两战奇迹获胜,战果辉煌。奋战8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近1亿人脱贫,破解了中国千年难题和顽疾,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行动,取得了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显著成绩。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感同身受,无比兴奋和自豪。

侨胞们特有的经历时空,面对百年沧桑巨变,他们习惯于“对比”思维。许多人既有纵向维度对比,又有横向维度对比。他们认为:新旧中国纵向对比,是旧貌换新颜,贫弱变富强;中外之邦横向对比,是中国之治对他邦之乱,孰优孰劣,昭然若揭。他们在欧美国家疫情长时间肆虐的衬托下,从对比中,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热爱,更加真挚;对中共的宗旨、理念和领导力、执政能力,更加坚定认同;对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和体制优势更加坚信不疑。正如侨胞们所感所言:“世人无法想象70年前的中国,小如火柴、铁钉等物,也得全靠舶来的洋火与洋钉。”马来西亚马中丝路商会会长翁诗杰感叹,“现在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移动金融、人工智能、高铁等高新科技,已令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先行者;40年改革开放,中国让8亿多人口脱贫,史无前例,为世界树立了榜样。”②人民网:“我们祝福你的生日!”,2019年10月19日。

侨胞们从对新中国巨大发展物质成就的认可,升华到对中共治国理念和执政领导力的高度认同。他们深感,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和卓越的执政能力。德国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陆佳能认为“今年(2021年)‘两会’召开的大背景是中国在疫情防控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在抗击疫情上的大国实力和制度优势,也是政府高效治理能力的完美体现。”旅菲华侨著名实业家施乃康说:“祖国的兴衰与我们的命运与尊严紧紧相联,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我们永远都会赤诚的眷恋祖国,在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一展抱负兴中华的时刻,我们会同祖国人民一起聚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支持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实施的一切纲领和举措,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彤彤的旗帜高高飘扬。”“共产党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这个政党为国家民族所做之牺牲和奉献,为世界历史所罕见。中国共产党应该赢得全体中华儿女的敬佩、尊敬和褒奖。”③中国新闻网:“华侨感慨习近平治国有力赞其是‘中国的传奇’”,2014年6月17日。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邱维廉表示,“中国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繁荣富强的中国是海外中华儿女的力量源泉和坚强后盾,海外华侨华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活得有尊严、有地位。国家强,则海外侨社兴。海外华侨华人既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受益者,更应在新时代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④《海外华侨华人热议今年两会新时代给我们更大舞台》,《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26日,第6版。。

结 语

百年历程见证:祖国是靠山,中共是主心骨;中共好,侨胞就好;祖国富强,侨界就兴旺。广大华侨和归侨眷,心向祖国,奉献国家,其爱国向心力的发挥,源于固有本质和爱国传统内在因素的作用,是自觉、自愿、自发的爱国情怀和崇高行为。西方反华势力,散布所谓“工具论”“利用论”等谬误,抹黑华侨,挑拨关系,居心叵测,只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中共与华侨同胞的关系,不是“工具、利用”关系,是同胞之情,同志之谊,是同根共脉的中华文明传统特质的直接体现,是中共党性的本质和宗旨特征所在。这种关系紧密相融,不可分离。

百年征程,艰难险阻,特别是在重大历史变迁、民族存亡和大灾大难面前,几千万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与祖国同呼吸、共患难,与中共,共克时艰,众志成城,从不退缩旁观,从不缺席缺位。充分显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验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

回顾历史,艰苦奋斗,改天换地,成就伟大;展望未来,新的征程,惊天动地,再展辉煌。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途命运一定能够达到!

猜你喜欢
海外侨胞侨胞华侨
“黄海”药香飘海外 “双馆”齐下惠侨胞
我的华侨老师
网格架起连心桥 海外侨胞感温馨
侨胞侨眷老当益壮 坚持18年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互联网医院华侨咨询专区平台
后疫情时代,海外侨胞和留学生如何应对?
阿里健康联合支付宝开通海外侨胞在线 医疗咨询专区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