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教改研究与实践
——贵州凯里学院

2021-12-03 08:20王展光
福建建筑 2021年2期
关键词:侗族营造技艺

蔡 萍 王展光

(贵州凯里学院 贵州凯里 556011)

0 引言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2006年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经济发展的大潮影响下,其传承面临困境,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高雷基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状况,对侗族鼓楼和风雨桥的造型艺术、设计和建筑形态展开研究[1]。赵巧艳认为现阶段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存在功利性、封闭性、程序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建筑营造技艺面临濒危、衰减、变异和消失的困境,应进行整体性、活态性和需求性保护[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数字化手段保护与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成为热点,何成战认为构建传统侗族建筑数字化平台,可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同步并举[3];徐晨帆利用动漫传播,拓宽了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播渠道[4]。

高校是培养现代技术人才的摇篮,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走在时代前列。基此,本文对高校在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展开数字化传承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通过数字化采集和存储、复原、再现、展示与传播等方式,采用多样的数字化传承路径,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为保护和传承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服务。

1 民族地区高校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可行性分析

民族地区高校承载着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且对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地缘优势,是本地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民族地区高校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数字化传承,既能提高民族营造技艺传承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高校数字化水平,起到相互促进作用[5]。

首先,侗族木构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另还包括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传统木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铆连接,接合缜密,结构牢固。但随着侗族人民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侗乡本土文化的快速弱化,新建民居更多采用现代材料;另因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青壮年少,愿意从事木工行业的人更少,使得侗族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民族地区高校针对这种局面,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类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保护和传承。

民族地区高校学院可以将侗族建筑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中,可以联合社会、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有助于特色发展。

其次,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存在于贵州、广西和湖南三省交界地带的传统村落,三省的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其人才与地缘优势,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传承与创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近年在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了许多尝试,其与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侗族民居营造技法调研,到肇兴、堂安等传统村落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建筑工程学院还利用土建类专业的民族建筑实训环节,带领学生深入侗寨,通过照录音、录像、无人机等现代数字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收集。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开设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探索将采集的数据和BIM相结合,通过BIM、AR和VR等现代科学技术,形象直观地复原和再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贵州大学通过传统村落空间认知与传统建筑营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将黔东南州大利村作为仿真案例,按整村展示、节点深化、虚实匹配、文化赋活的虚拟仿真思路和技术方法,解析传统村落“空间-节点-活动”知识链,包括传统资源要素解读、村落文化空间识别、鼓楼建筑构件组合、传统木作技艺认知等4个实验模块和15步交互式操作步骤,让学生在三维虚拟仿真环境中开展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匹配认知,将抽象的非遗和具体的传统建筑形态串联起来,掌握鼓楼营建过程和传统技艺。

2 基于数字化传承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教改实践

人类对非遗的传承主要通过“活态”实现,高校对非遗的数字化传承,数字化只是手段,最终还是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实现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高校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的主要目的,即保护民族营造技艺,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侗族木构建筑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的策略如下:

2.1 运用新式媒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知晓化

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不仅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社会上受教育的大众。当下主流文化占领了大部分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和媒体受众。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由于其技艺掌握人少、技术专业性强、技艺展示缓慢、传播方式陈旧等因素,使得侗族木构营造技艺在高校的教育传承中出现边缘化现象,学生的知晓度不高。

学生是高校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的重要对象与参与者,而专业技术的掌握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配合。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的相关校内外活动。例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田野调查;学生的侗族木构建筑信息模型优秀作品展示;校内外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比赛;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类非遗传承人的讲座等。在利用传统媒介基础上,再借助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学生喜用的新媒体传播媒介,通过网络快捷地向学生传递,促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生动直观地知晓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发对侗族建筑文化的认可,自觉承担起传承与创新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责任。

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目前已经对13个传统村落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3 份,调研民居 1978 栋,详细测绘民居 100 栋,测绘鼓楼 26 栋,测绘风雨桥 23 栋,寨门 10 栋, 亭子22 栋,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民族建筑50 多栋,采访民间艺人 123 人[6],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黔东南传统村落和民族建筑”微信公众号,获得近400人的关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效果。

2.2 成立民建中心——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基地化

贵州是侗族木结构建筑与营造技艺的富集地,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为突显。目前,黔东南州是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是全国侗族文化的中心区域。位于黔东南的综合性本科院校——凯里学院,充分利用地域、人才与技术优势,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国家非遗培训项目的高校,现已开展银饰、蜡染、刺绣等非遗人群培训,增强了高校的文化传承能力。

为传承与发展侗族民族建筑技艺与文化,加强学科建设,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已建成“黔东南民族建筑研究中心”,中心整合校内专家力量,借助高校人才与智力密集的优势,充分发挥理论结合实践的特色,启动“智慧民族建筑非遗建设行动”,推进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信息化建设,运用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数据库建设,以促进对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科学保护,并通过相关课题的开展进行学术研究,使黔东南民族建筑研究中心成为高校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的基地。

2.3 多维共建师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专业化

贵州省地方高校土建类学院的专业教师现以中青年为主,学位大多为硕士,少数是博士。以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截至2020年7月,专职教师40名,50岁以上教师2人,41至49岁教师6人,40岁以下教师32人,占比80%;其中博士4人,硕士18人,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职称占比例27.5%。学院的专业教师都是土建类科班出身,而侗族木构建筑是典型的乡土建筑,其营造技艺扎根于侗寨,成长于侗寨,专业教师的乡土建筑素养有待提升。

为提高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可通过多种维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例如:对侗族木构建筑感兴趣的土建类专业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田野调查,学院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对相关课题的申报与项目的开展予以适当的优先推荐。聘请侗族木构建筑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建筑工艺大师来高校开展讲座和实习指导,以提高师生的营造技艺水平,共同合作开展侗族木构建筑的数字化研究。在人才引进中,多渠道、多方位引进具有木构营造技能人才。通过多措并举以期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复合型民族建筑师资队伍,以提升专业化水平。

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两种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在民族建筑营造技法实训进请当地经验丰富的工匠与非遗传承人到学院指导学生实训,加强与传统工匠的联系,锻炼教师队伍,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提供师资保障。

2.4 导入土建教学——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课程化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学生而言,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资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属优质教育资源,高校应将其导入土建类课程教学,为侗族营造技艺的“原真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培养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接受人群,培养“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人才。

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土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本,在保证土建类专业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民族建筑理论课程点面结合,民族建筑实践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力拓展第二课堂和专业竞赛,开发地方侗族建筑教育资源,形成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学院的土建类专业开设《黔东南民族木结构》《黔东南民族建筑设计》《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BIM与民族建筑设计》《黔东南民族建筑营造技艺》等民族建筑课程[6],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民族土建理论与木结构实训相融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民族土建人才。学院现在筹备建设侗族民族建筑的线上精品课程,以适应高校数字化教学的时代发展趋势。

2.5 开展课题研究——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科学化

现代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高度的知识化与信息化。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传承需要高校,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充分利用其学科综合、人才集中、新生力量不断、信息资源富集等优势,积极开展民族建筑科学研究,提升数字化传承的科学水平。因此,高校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科研,需突破传统的人类学、建筑学、语义学、民族学、符号学等纯学术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激发文化潜力,实现科研创新。

凯里学院承担了贵州省科技厅“黔东南民族建筑营造技法及产业化工程中心”平台项目; 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黔东南民族建筑文化引入土建专业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贵州联合基金项目“黔东南传统木结构绿色产业化研究创新团队”, 黔东南州科技计划项目“大数据背景下苗侗非遗教育资源建设研究”,黔东南州改革发展重大课题“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等。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让高校教师深度参与到侗族木构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使得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高校数字化传承通过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参与实现科学化。

2.6 协同联动机制——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整合化

贵州省充分整合全省非遗资源力量,采用数字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积极组织专家、项目负责人、项目保护单位、执行团队在田野实地走访的基础上,通过口述片、传承教学片、项目实践片、综述片等形式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掌握的精湛技艺,现已完成三批共30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涉及的项目有侗族大歌、苗族古歌、水书习俗、刻道、侗戏、亚鲁王、皮纸制作技艺、茅台酒酿制技艺、玉屏萧笛制作技艺等。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受施工期长、技术复杂、传承人年老体弱等因素影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校尽管有传承优势,但仅靠一己之力,难以全面成功地完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数字化,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局)、企业等相关部门与专家通过协同联动机制,打破传统工作界限,跨省跨境,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信息资源,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完成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数字化建设。而杨光锦和陆文礼分别是贵州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两位老前辈都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现已80岁左右,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已刻不容缓。

3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贵州凯里学院建筑学院加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数字化建设,不断探索数字化传承方式,运用新式媒体、成立民建中心、多维共建师资、导入土建教学、开展课题研究、协同联动机制等实践探索,实现了高校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的知晓化、基地化、专业化、课程化、科学化和整合化为其他高校民族建筑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传承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侗族营造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