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编辑 唐超
只有将“医”和“防”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卫生健康体系整体效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存在“医防分离”的短板。长期以来,中国“医防分离”现象较为明显,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缺乏紧密合作沟通。
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认为,医疗机构在发展医学科技、开展医疗健康实践的同时,应该将预防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诊疗工作中,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应紧密衔接消除疾病影响因素,只有将“医”和“防”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卫生健康体系整体效能,实现全人群健康效益最大化。
为此,她提出建议,第一,要完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鼓励设立公共卫生学院、开设预防医学专业,加强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学科专业建设型人才,从医学人才的源头上推动医防融合,培养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医学教育,形成新的培养机制。加强懂预防、懂治疗、可预防、可治疗、能应急、能常态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
第二,要落实医防协同资源共享机制。一是建立医防人员流动渠道。疾控机构要安排优秀的公共卫生医师到医疗机构去临床实践,相互融合,临床医师也要去疾控机构进行实质性交流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具有公共卫生处置能力的复合型临床医师,以利于对新发和突发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发现、报告和处理。二是打通医防信息共享渠道。打破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的壁垒,鼓励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及机构,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多元化建设、多层次布局。推动实现医疗机构症状、症候(症候群)等信息自动抓取,疾控机构应该将在医疗机构监测的结果及时与医疗机构沟通,以实现传染病早期预警;推动实现慢性非传染性病监测数据共享,及时记录并上传监测数据,以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见效,实现健康管理,降低慢性病治疗和管理的成本。三是开辟医防资源互通机制。要以基层医疗为重点,通过医疗联合体整合协同,在制度上确保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实验室技术、设施设备、科研成果共用互通。要做好疫情应对的资源评估,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和物资能够统筹调配,不断提高整个医疗体系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现报告、评估决策和应急预警处置能力。
第三,要健全医防协同协作机制。建议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建设医防协同联络机构,加强对大型公立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工作调度安排,围绕医防协同的重点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协同推进工作开展。建议进一步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大中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开设社区康复联合病房,收治康复护理患者;由专科医生到基层与全科医生一起解决疾病防治中的问题,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巩固医防协同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施效果。同时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在医防协同的功能定位。
第四,要保障医防协同投入机制,探索医防协同经费投入制度,按照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在医防协同中承担的工作职责合理分配经费,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资源梯次配置、服务系统连续。
此外,张伟还建议创新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从国家层面应该积极推动将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和医院感染防控服务纳入辖区医疗保险总量包干管理,实施以总额预算管理为总框架、住院病组和点数单值相结合、门诊家庭医生签约和按人头包干相结合的综合型复合式改革。同时加强医保支付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