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钟 玲
健康情绪关乎幼儿身心健康以及性格养成、社交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是能够正确感知自身与他人之间的情绪,理解基本的情绪并合理表达出来,且能够在一定情境下控制情绪,做出适宜行为的能力。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开发其智力,对增强其社会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社会适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早期的额叶功能远不能够压制杏仁核功能,且幼儿时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尚弱,这些都导致他们情绪易激动、不稳定且多变。例如,幼儿经常因争抢玩具得不到时出现大哭大闹的情况,不一会儿玩游戏时又开心大笑。
3—6岁幼儿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完善,极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左右,他们出现情绪波动往往受他人影响,年龄越小影响越明显。如,班级中一幼儿出现哭啼现象,旁边的幼儿也会跟着哭起来,这就是幼儿受外界讯息感染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由于幼儿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外部表现形式与内心通常具有相同性,会将内心情感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并通过自身肢体语言进行情绪表达。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生气时便大哭大闹。
研究表明,人类在6岁之前,其情感经验对一生有着深远影响。例如情绪悲观、性格急躁、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倘若长期出现,便会对个人终身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幼儿人际关系的发展及身心健康。而积极情绪,如自豪、平静、感恩、兴趣、愉悦、希望、鼓舞、爱等对人身心健康的发展及人们诸多的社会行为都有着支持力量,它可以让我们富有创意和幸福感。
游戏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效转变师生双方角色定位,促使幼儿回到教育主体地位。幼儿沉浸在游戏中享受活动过程,由此形成相对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能让他们主动学习,获得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积极向上的思想多了,负面的、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
良好的品格塑造是幼儿积极情绪的根基。现在社会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抱怨、碰到困难沮丧、不善解决问题、不厌其烦地打搅别人和冷漠等,反映了人们在性格上的一些不足。幼儿期作为学前儿童情绪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游戏干预能培养幼儿开朗乐观、独立自信、真诚善良的性格,对幼儿的情绪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情绪管理,情绪管理也是近年来备受人们热议的话题。国外著名学者Calkins表示,情绪管理相对较弱的儿童比情绪管理强的儿童攻击行为较强。另外,幼儿情绪管理可以在对事物的认知及理解过程中得到提升,倘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消除负面情绪、学会处理悲伤情绪,便可对幼儿心理起正面导向作用。游戏是身体和心理机能尚未成熟的幼儿的主要活动,它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优的条件,也是最适合情感关系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成人与小孩、店长与员工、老师与学生等,每个举动、每个表情、每句对话都是真实心境的表达,他们在此活动中感觉到自己是主宰自己行动的主人,并且会很容易得到胜任感体验,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是深刻的主体性体验,对幼儿情绪健康发展非常有利。另外,教师这一角色非常重要,教育过程中可认真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发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6岁幼儿正处于知识启蒙阶段,对社会未形成清晰的认知,思想相对懵懂,这时引导孩子不一定要以严肃的方式进行,教师应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难度适宜的多样化游戏内容,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掌控自身情绪,使其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加深印象。
例如,“扮家家”“角色换位游戏”能让孩子获得满足感,学会表达与共情,在游戏过程中练习自己学到的应对情绪的技巧。又如结构游戏的自由多变、材料的具体、可操作性正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它不但能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也能让幼儿获得交流、合作所带来的愉快情绪体验。再如运动类的游戏、户外自主游戏等,既可以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培养勇敢的性格,又能帮助他们宣泄成长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以及由创伤事件带来的消极情绪。
情绪能力在获得情绪智力的基础上习得。幼儿年龄小,情绪表达情景化,极少能够运用理性思维考虑问题。我们可以经常与幼儿一起玩儿童团建游戏,如:“声音大好还是小好?”“你觉得哪里出现问题?可以怎么解决?”在解决儿童哲学问题中锻炼开放性、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以及思辨能力,使其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感,了解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多。我们还可设置各种区域游戏,如棋类、七巧板、华容道、魔方(魔尺、魔珠)、数独等游戏,使幼儿在以上种种游戏中,通过实践、验证,在失败和反复尝试过程中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理性思维有效控制自身情绪。
3岁的孩童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就是迈出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逐渐产生和社会经历的增加,他们会积极地从所信任的成人那里寻找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因此,成人在幼儿游戏中的言传身教、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幼儿心理品质的成长。
首先,良好的情绪氛围对幼儿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相关数据表明,若家庭中成人的消极情绪严重,同样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故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及树立良好人格的榜样,同时注意自身情绪表达方式,避免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游戏教学过程中,应以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幼儿,营造一种乐观向上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学习热情,走进幼儿内心世界。
其次,给幼儿积极的暗示。陈鹤琴先生指出,做父母的切不可暗示使儿童害怕,不要用语言或动作来威吓儿童,而应该以一种间接的或含蓄的方式去启发、诱导儿童,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应改变简单命令的方式,善用积极暗示,维护幼儿的自尊心,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使幼儿在自由、愉快的情境中更加自觉地接受教育。“比赛喊口号”游戏是一款语言游戏,通过喊口号,把“我喜欢我自己”“我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好宝宝”等自我确认的观念输入潜意识,以建立自信。又如“柳暗花明”接龙游戏,由一个不太好的情景开始讲,接着让孩子继续往好的方面转变情景讲,然后下一个人再继续讲一个不太好的情景,再由另一个人把故事引向积极的方向……这些游戏可培养孩子拥有阳光的心态,凡事能想到积极的一面,胜不骄败不馁,平和而努力不懈。
最后,鼓励同伴交往。同伴关系是幼儿主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其情绪产生的主要动因,同伴交往对幼儿情绪能力发展尤为重要。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阶段理论”和普纳的“心理理论”都指出,儿童是以自己的想法推及他人的,因而当他们有某种情绪反应时,想当然地会以为同伴能知道并理解。这就是孩子之间产生冲突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孩子具备情绪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实现情绪社会化,提高幼儿情绪自控能力,学会情绪管理。
综上所述,幼儿园阶段是提高幼儿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爱好的关键时期,对幼儿日后内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此时期,教学重点不应只注重书本课程,而要通过多样性的游戏教学方式提高幼儿学习热情。游戏干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幼儿掌握基础知识,亦能提升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培养理性思维,提升情绪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