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第二实验学校 赵敏
所谓“微课”就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作为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在线教学视频。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微课创设高效数学课堂,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微课是通过信息技术碎片化呈现教学内容的,时长一般在5~8 分钟。通常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部分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压力也不大。通过图文、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知识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利用微课视频进行课堂导入,融入一些名人典故、数学应用案例,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
教师将微课制作好,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可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在线观看,或下载下来随时观看。在预习与复习环节,学生可通过微课自主学习,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反复观看、思考,最终扫除自己学习中的障碍。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
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可实时互动交流,围绕学习问题进行探讨,教师可给予点拨与指导,学生也可及时向教师与同学请教。此外,教师也能从中掌握微课教学的效果,适当调整后面的教学方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方式,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但小学生年纪小,自主学习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容易影响到预习效果。因此,将微课引入课前预习,在关注学生自主预习的同时,教师应与学生在线积极沟通,及时加以引导,从而提高预习效果。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来设计微课,并确定预习任务。这样能让学生知道预习方向,避免了预习的盲目性。当预习过程中学生碰到不懂的地方,可在线与老师、同学交流。注意,预习任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在线提交,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预习状况。比如,在预习“倍的认识”一课时,笔者精心设计了微课视频,将其发布在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在课后独自预习,完成相关预习任务,为正式的课堂学习打好了基础。
小学数学课本中包括大量概念与公式,对小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单纯的教师讲解很难讲清楚其中的原理,学生也常常听得一头雾水。对于较为抽象的重难点知识,教师可通过微课开展教学,运用相应的动画、视频、图像去呈现概念或公式的形成过程,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相遇”问题是很多学生不明白的重难点,在做应用题时常常出错。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基于“相遇”的三种数量关系设计了专门的微课,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了每一种数量关系,并附上实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加之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整体较低,更需要配合课后复习来巩固知识。教师可在复习环节指导学生利用微课来消化新内容。同时,教师可把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整理出来,制作专门的微课进行讲解,以便学生理清思路,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另外,教师可设计一些专项训练的微课,用于课后复习,包括分数乘除法、因数与倍数、找质数等专题微课,这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复习。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善于利用微课打造高效、愉快的数学课堂,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