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力,让生命绽放——读李政涛的《教育常识》

2021-12-03 07:08徐佑国
江苏教育 2021年74期
关键词:常识生命教育

徐佑国

·推荐理由·

《教育常识》一书封面的上几列小字发人深省:“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之所以提倡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本书回归教与学的关系以及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教育事业中最为根本的问题。本书的作者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李政涛,曾师从“新基础教育”的创始人叶澜教授。《教育常识》一书展示出教育研究者深广的理论视角,却并非一本枯燥难读的理论书籍。本书以平淡如水和饱含温情的语言,仿若在与读者聊天一般,阐述生命体验和领悟,体现作者真性情的“体知之识”。

本书中充满精辟的见解,其中关于生命教育的观点论述尤为深刻。在现代化社会中,教育形态与技术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持续发生变化。在教育领域,各种新的理念也层出不穷。然而,一些最为本质的东西仍然不会变化。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偏离育人的命题,要以支持生命发展为基本任务,要让学生习得生存本领和生活能力,在自己的人生中达到自我实现。对教师而言,阅读这本书是润泽心灵的过程,能让人追根溯源,重新发现教育的真谛。书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教师有所启发。

·阅读体验·

2012年,我被评为泰州医药高新区教学能手,教研员给每个骨干教师列了书单,必须交一篇阅读感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材料。新出版的《教育常识》辗转来到我的手里,我本想也按照惯例简单翻一翻,再到网上搜一搜评论,凑个两三千字把任务完成。可是翻一翻后,我完全被书中的“生命·实践”思想所吸引,沉浸其中。

教育是对生命自觉的唤醒

本书在“人性常识”部分中写道:“人只能自己去活着。”在“教育理想常识”部分则写道:“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可以说,教育是对生命自觉的唤醒。书中“雕刻”与“唤醒”的对比十分贴切,“雕刻”的对象是石头,是固定的、不变的;而“唤醒”的对象是生命,是鲜活的、变化的。如果按心中提前构想好的模样去“雕刻”学生灵动鲜活的生命,绝不可能如愿,还会限制生命自身的发展本能,削弱学生的生命责任感。没有人能代替学生去生活,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学生才会积极与环境互动,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站在生命教育的立场上看,各科的教学都以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为目的,而不是以这些知识作为原材料,堆积、建构出一个预设的个体。如语文课程让学生领会人文的力量,受到优美文学的感召,学生会在内在的基础之上同化这些材料,形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审美倾向;数学课程让学生认识逻辑与理性的意义,了解数学对于生活的价值,了解思考对于生命成长的作用……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背景、兴趣指向不同,同化和顺应各种知识的方式也不同。学校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环境与资源,让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接触点和相互关系。而学生对接触点的认识,则取决于学生愿意选择的生活道路。

从教育实践的角度而言,教师要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关心生活本身,并为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持。我在农村初中执教的过程中发现,现代化社会的资讯非常丰富,学生都早早有了关于职业的设想。对已经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职业选择是现实的问题,学生越早考虑职业方向,就越能够做好生涯准备,为将来的社会适应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有的学生想要去大城市工作,有的学生则想在本地从业,想从事的行业和发展领域各不相同,学生有多种不同的想法,而且想法经常发生变化。学生的想法虽然都是雏形,但是难能可贵。我们鼓励学生关心这些事情,搜集这方面的资讯,并想想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再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引导,并以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支持。将个体的生命自觉唤醒,学生才会懂得生命是宝贵的,时光逝去不复返,进而珍惜岁月,萌发成就动机,在不断进取的道路上活得有滋有味。

觉察每个学生的生命个性

《教育常识》中写道:“读懂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开掘出属于他自身的生命源泉。”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生命都有一定的特质,只有读出不同的生命个性,才知道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成长道路,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让教育与生命发展的需求合拍。

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用培育松树和牡丹比喻育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被“喂瘦”,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根。因为松树只会长为松树,牡丹也只会长成牡丹,每个生命有其内在的成长基础。如果花匠按自己的审美观来盲目培养花木,只会扼杀生命的活力。同理,如果教师不能够觉察每个学生的特质,对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教育方式,就会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教师跟学生相处久了,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在同学中很受欢迎,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似乎不论跟谁都能玩到一起去;有的学生沉静善思,喜欢阅读,钟爱文艺创作,在学校竞赛活动中拔得头筹;有的学生领导力比较强,喜欢自告奋勇当班干部,在活动中经常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心思缜密,劳动能力强,生活习惯好,人际关系融洽……这些都是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则要从这些特点中发现闪光点,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从学生对人和对事的态度中看出积极的一面,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也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能只将学生视为教育对象,更要看到完整的人、真实的心。如果学生感到自身的个性能够被教师察觉,自身的优点被教师认可,这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学过程中充满生命交往

书中写到了“人性常识”“学生常识”,也写到了“教师常识”,其中提出“教学滋养人”。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个人的态度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个性成长具有深远影响。如果教师从教学过程中受到滋养,表明教师也投入了生命热情,从教学实践中得到了精神的力量。如果教师没有从教学过程中受到滋养,就意味着一切教学活动都浮在表面,教师只是从事着技术性的工作,教学成果不能聚集起来,无法成为支持生命发展的资源。从本书中提供的生命教育视角来看,教师要以生命交往的态度看待教学。

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如课堂教学,就是生命交往的过程。教师要知道学生现在的状态,学生需要挑战什么、突破什么、提升什么,然后借助具有生气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向发展目标。这个过程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过程,具有推进感、生长性,不单单只是知识本身的传授。在好的课堂中,无不传递着精神的鼓舞,令学生体会到收获新知的喜悦。这种因学习而产生的生命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带来的。它既来源于教师对每节课的精心设计与实施,又来自教师深厚的职业积淀,是教师生命状态的传达。

2013年,我参加校级优质课评比获得了一等奖,有幸代表学校参加区级赛课。学校教研组长对我说:“你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设计都很好,要想走得更远,要更用心,用生命影响生命。”在区级赛课中,我执教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将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转化为教学行为,使其“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我在开头先描述作者和父亲当时所处的窘境,让学生感受父亲身上沉甸甸的担子,与作者达到共情,再让学生将自身代入一个青年人的角度,去设想作者的内心世界,最后让学生认识到:作者在父亲的背影上,看到慈爱的亲情和生活的不易,也在那瞬间长大,知道在自己的人生中也要负起责任,所以才有后文“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等语句。凭借贴近心灵的教学,让本文内容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滋养,提升学生的生命厚度。

从更宏观的角度而言,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生命交往关系。教学仅有资源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引入在知识、品德、修养等方面具备指引作用的生命主体,来对学生的生命起到支持、促进作用。这个主体就是教师,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表达关心、关注和关爱,认可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拥抱生活、超越自己、追求卓越。这种精神上的勉励对学生是影响深远的,其作用不亚于知识的传递,将让学生形成向上向美的态度,在人生的道路中受益无穷。

教育是面向生命的教育,要为了生命的发展而教育,这就是最基本的教育常识。2020年,我主持的课题“生命教育:农村初中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在第一次课题学习会上,我就把《教育常识》这本书推荐给课题组成员,希望每个人通过研读这本书,提升对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基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如何提升教育的质量、落实立德树人始终是核心问题。在教学创新与改革的路上,教师要常常回归教育常识,这样能够让我们抓住教育的本质。在新时代背景下,希望教育人更多地与常识结伴,从常识出发进行思考,以常识指导教育工作,以此发现教育的本真力量,更好地促成学生与教师的生命绽放。

猜你喜欢
常识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靠不住的常识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超越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