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梅,柴录娟,吴克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子宫肌瘤是一种由子宫平滑肌、结缔组织及腺体组成的实质性良性肿瘤。大多数的该病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接受超声检查时被发现存在肌瘤。该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白带异常、下腹部有肿块及肿块增大导致的压迫症状等。西医临床上多根据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需求、临床症状及肿瘤的大小采用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子宫肌瘤属于性激素依赖性疾病,患者若未切除子宫,术后其病情仍可复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用中医药疗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在稳定其肌瘤的体积、减轻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手术的难度及术后病情的复发率、促进其术后机体的恢复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中医药疗法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做一综述。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属于“癥瘕”、“月经过多”等范畴。谷金红[1]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多为素体不足、外感风寒湿热、内伤饮食,或房室不节,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有形之邪凝聚胞宫,日久渐积而成。吴志兵等[2]认为,冲任气血失调乃子宫肌瘤发生的病机。汤玲等[3]认为,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外感内伤等多种因素导致阴血亏虚、 气随血耗,引起气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缓慢,瘀血停蓄胞宫而致气虚血瘀。瘀血又可阻碍气机、损伤正气。气机不利遂生痰湿,痰瘀互结,日久则成癥瘕。任聪等[4]总结,阴阳失调、痰瘀互结为子宫肌瘤的根本病机。肝气郁滞、精神情志失调为该病的常见病因。冲任气血受损、经产调摄不当、脏腑虚弱、外邪侵袭、饮食不节、体质偏颇等是该病的主要病因。
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原理,子宫肌瘤的发生源于正气亏虚,外感六淫乘虚而入,或情志、饮食、房劳等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冲任损伤,气滞、瘀血、痰湿等有形实邪结聚胞宫。该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病初以邪实为主,患病日久,正气愈虚,形成虚实夹杂之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子宫肌瘤不仅仅是一种局部病变,还由人体的正气亏虚所致,故应将“扶正祛邪”作为该病的治疗原则,并采用中医八法中的“消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消法也叫消导法,是指应用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行滞、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消除血瘀、痞块、症瘕、积聚等病证的中医治疗大法。子宫肌瘤是一种慢性病,对该病的治疗不可一蹴而就,当以缓消为主。中成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明显。桂枝茯苓丸、大黄蛰虫丸、宫瘤清胶囊等都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中成药。另外,采用针灸疗法、中药灌肠疗法、外敷法等中医外治法结合内治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也可提高其疗效。
研究证实,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前为其应用中医药疗法可缩小其肌瘤的体积,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手术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傅安琪[5]将60例寒凝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并采用妇女养血丸和红金消结浓缩丸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减温经汤(该方的药物组成为桂枝、三棱、莪术、吴茱萸、小茴香、川芎、乌药、当归、白芍等)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证实,用加减温经汤治疗子宫肌瘤不仅可缩小肌瘤的体积,还可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雷洋等[6]将70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在术前让治疗组患者口服桂枝茯苓丸。结果证实,为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前使用桂枝茯苓丸可明显缩小其肌瘤的体积,缩短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杨筝等[7]采用活血消癥方药(该方的药物组成为醋鳖甲、乌药、牡丹皮、白术、板栗壳、郁金、蒸陈皮、茯苓、浙贝母、黄芪、甘草)联合针刺疗法(取横骨穴、曲骨穴、子宫穴、三阴交穴等穴位为主穴)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缩小其肌瘤的体积,改善其临床症状。张慧雯[8]将60例痰湿瘀结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采用苍附导痰汤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温肾化痰祛瘀法(即采用苍附导痰汤联合桂附地黄汤)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证实,采用温肾化痰祛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缩小其肌瘤的体积,改善其中医证候。翟优[9]的研究发现,采用自拟的疏肝散结汤(该方的药物组成为:柴胡、枳壳、丹参、赤芍、川芎、 香附、延胡索、桃仁、三七粉、蒲黄、土鳖虫、乳香、没药、甘草)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缩小其肌瘤的体积,降低其孕酮的水平,提高其血红蛋白的含量。杜霄旭等[10]自拟消瘤方加减(该方的药物组成为:党参、黄芪、牡蛎、海螵蛸、丹参、赤芍、莪术、三棱、桃仁、益母草、刘寄奴、夏枯草、桂枝、鸡血藤、土鳖虫、茯苓、山楂、鸡内金)治疗子宫肌瘤,可补气化瘀,且可攻补兼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王煜坤[11]采用在经期和非经期分别用药的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其在非经期采用自拟的温阳散结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在经期采用敷贴中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证实,该疗法具有内外结合、温阳散结的作用,治疗的有效率达88.5%。总之,子宫肌瘤由有形的实邪结聚而成。气滞、血瘀、痰湿相互为患,常相兼为病,故应以消法为主治疗该病,还应内外结合、分期用药,以保障治疗的效果。
薛敏等[12]运用加味蒲翘四逆四妙汤对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证实,加味蒲翘四逆四妙汤不仅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 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 还可促进其坏死组织的吸收,缩小其肌瘤的体积,预防其病情的复发。徐豪杰[13]对接受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用益气活血化瘀消炎复合方剂(该方的药物组成为:黄芪、当归、党参、川芎、桃仁、益母草、醋炙香附、蒲公英、紫花地丁、干姜)进行治疗,并采用穴位磁疗贴对其足三里穴及三阴交穴进行治疗。结果证实,中医药疗法在改善接受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后疼痛的症状、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临床疗效方面的效果显著。刘园园[14]对45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选取双侧的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为治疗穴位,在每日的7时至9时之间进行治疗),促进了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了其腹胀的症状。侯霞[15]将60例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方法为:针刺子宫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上巨虚穴、阴陵泉穴、太冲穴,并对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进行温针灸)。结果证实,对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温针灸治疗可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其术后腹痛的症状。芦艳丽等[16]将90例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清热解毒、益气化瘀的方药(如黄芪、金银花、紫花地丁、香附、川芎、赤芍、当归、鱼腥草、败酱草、大黄等,随症加减)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针灸治疗、按摩治疗、穴位按压治疗、耳穴埋豆等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总之,子宫肌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存在元气受损、血脉瘀阻的现象,且金刃的毒气内侵易使其出现并发症。因此,应以扶正为主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治疗,以提高其疗效。
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药疗法存在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论治及个体化治疗,可使治疗方案更有针对性,治疗形式更加多样化,并可将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以提高疗效。但由于进行中医药治疗的过程漫长,患者需长时间服药,故对于部分肌瘤的体积较大、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可在术前及术后用中医药疗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临床实践证明,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使用中医药疗法可缩小或稳定其肌瘤的体积,改善其临床症状,使其手术更加顺利。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使用中医药疗法有助于扶助正气,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疾病的恢复。今后,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已发挥中医药疗法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