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兵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畜牧兽医水产站 福建永安 36600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该病的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主要侵害2~15 周龄雏鸡,其中3 周龄雏鸡最为易感,病毒一旦侵入体内,可使感染鸡快速发病。该病可通过患鸡粪污、受污染的饲料、垫料和生产用具等接触传播,在健康鸡群中蔓延扩散,不仅有较高的病死率,还能破坏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产生免疫抑制后易诱发多种疾病。因此,在临床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等特点。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已明显减少,主要因为养殖场防控意识的提高和疫苗免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2020 年6 月,黄坑村某养殖户购买了600 羽1 日龄尤溪土鸡苗,到20 日龄脱温后,白天放养在自家果园内,自由觅食,夜晚赶回舍内休息。当饲养至26 日龄时,畜主发现鸡群采食量较往常减了许多,少数患鸡表现精神萎顿,排黄绿色黏稠、灰白色水样稀粪,自行使用10%阿莫西林和瘟毒清拌料治疗后,症状未得到缓解,随后几天,鸡群发病数量快速增加,陆续开始出现死亡。据畜主述,该批鸡苗3 日龄时新城疫疫苗饮水免疫,15 日龄鸡痘和禽流感疫苗首免,但未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
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 d 便可出现临床症状[1]。患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顿,运动量逐渐减少,食欲减退,缩颈闭目,双翅下搭,呆立呈蹲坐势,羽毛杂乱蓬松无光泽,严重者出现羽毛逆立,排黄白色和石灰样稀粪,尾部羽毛因粪污沾染,干涸后形成黏连,个别患鸡可见频繁扭头自啄肛门,导致尾部羽毛脱落出血。
剖检病死鸡和濒死鸡,主要表现为胸肌和腿肌脱水发干,呈暗红色,有明显斑块状和涂刷状出血。法氏囊充血肿胀,为正常的3 倍左右[2],法氏囊浆膜面呈淡黄色胶样浸润,囊内充盈浑浊不清的黏液,可见针尖状出血和米黄色坏死灶,个别患鸡法氏囊病变严重,呈紫红色。肝脏轻度肿胀,黄染,表面可见少量黄白色坏死灶。肾脏有不同程度肿大,色泽变浓呈花斑样,可见白色尿酸盐沉积。部分患鸡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弥漫性出血斑。
该病可以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检查、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和易感鸡接种等方法进行确诊。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此病例未进行实验室诊断,主要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变特征,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将患鸡与健康鸡隔离,分开饲养,及时淘汰无治疗价值的患鸡,保留发病时间短和病症较轻的鸡,鸡舍及运动场所使用消特灵(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按1∶1 500 稀释后与0.2%过氧乙酸溶液交替使用,喷雾消毒,连用5 d。
2)对发病鸡肌肉注射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精制蛋黄抗体,2~2.5 mL/羽,连用2 次。
3)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口服液和电解多维,全群饮水进行预防保健,增强抗应激能力;饲料中添加清瘟败毒散(主要成分为黄连、连翘、黄芪)和复合维生素B 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连用5 d。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鸡群发病和死亡逐渐减少,精神和采食量也逐渐恢复,1 周后回访,患鸡基本康复,笔者建议养殖户再观察1 周,1 周后没有发现新的病例,可以使用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的法匹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 株)进行饮水免疫,由于蛋黄抗体产生的是被动免疫,维持时间较短,不能替代疫苗[3],因此在使用蛋黄抗体治疗后15 d 左右,应对全群鸡免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从而获得主动免疫。
1)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鲜有发生,在当地也是多年未见,这也造成了部分养殖户产生了麻痹心理,未能及时对该病采取有效的免疫防控措施。该病例的发生,主要是畜主忽视了对该病的免疫接种,饲养管理不到位,加之发病初期对病症的错误判断,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了病情的局部扩散和加重。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急性、高度接触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死亡和免疫抑制,患鸡一旦感染,如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病情快速传播,同时免疫机能受损,易诱发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沙门氏菌病等疫病,形成多种疾病的共感染,给后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3)目前,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4],因此要尽量避免该病的发生,在饲养中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控措施,一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法氏囊病病毒传入,法氏囊病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养殖场一旦污染,病毒能够长期存在,难以消除[5],因此要选择从防疫条件良好、饲养管理规范的种禽场购苗;二是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由于在农村小规模养殖场中不具备母源抗体检测条件,在临床实践中,推荐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进行免疫,7 日龄时滴眼首免,17 日龄时饮水二免,饮水免疫时应注意在免疫前要先控水2 h,疫苗稀释液避免使用含有氯离子的液体,饮水免疫尽量控制在2~3 h 内完成;三是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应激,严格日常清洁消毒,鸡舍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理垫料及粪污,鸡舍内外选用含氯或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较强的消毒灭源作用,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如板蓝根和金银花等进行预防保健,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口服补液盐,增强抗应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