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李荣斌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关注培养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其以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基于这种重要性,应该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方面的教育呢?这是所有教师都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吸收高效的创新教学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实践,并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完善,整理出合理科学的方案应用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中,从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需要深刻认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既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尽最大可能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发展的人才。要把培养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当作自己重要的教育目标,还要坚定地朝着制定的目标不断努力。教学中不能偷懒,第一项任务就是将自身的创新思想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提升,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加强,再将这种能力逐渐使用到平常的教学中来。在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得到确立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创新方面能力的教育,使用创新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创新的教学方式的兴趣。现在信息技术发达,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师应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以及演变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工具,帮助自己创新教学方法。语文科目有一定的特点,主要是内容比较丰富,教学方法上面很自由,提供给教师选择的方法多种多样。比方说,在对书本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将课本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生动的课本内容,进而更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除此之外,微课这种形式也是目前教师比较喜欢使用的一种方法,使用微课以及微视频这种方法,把课本上让学生难理解的文章进行碎片式的展示,能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件必要且很迫切的事情。而要想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语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关键学科,当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科目。使用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语文课本中所包含的课文内容多种多样,将各个科目的知识都集中在了一起,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最好材料,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素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疑问帮助他们拓宽眼界,锻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还能让学生在进行文本再创作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比如,在学习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一系列的文章之后,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困惑,从而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在课文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如果你处在当时普希金的境遇下,会有什么样的心情以及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这样学生会在引导下进行思考。文章总体表现的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鼓舞人们一直向前看,结合问题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并能达到对学生想象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写作最能表现个性化,同时也是最能表现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语文科目内容。同一个作文材料,同一个作文题目,每个学生得到题目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思路,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准确地表达出来。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观点要正确,内容要符合题目,在这些基础要求上需要在构思方面比较新颖,文章中要有自己独特的见地,提倡标新立异,如开辟另外的途径,最大限度地避免常规思考,对经常见到的事情或者是物体可以有独到的见解,从反面、横向、侧面,以及纵向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激起学生打破常规以及复制性的作文思维方式,写出更适应时代并且有创新内容的文章来。例如,在教完《回忆我的母亲》之后,就这个话题,教师让班里的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作文。当题目确定之后,很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改变常规的写出母亲做的一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而以“你妈妈有哪件事情是不会做的?”或者“你的妈妈不擅长哪个方面”这样的引导,加深学生对自己妈妈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从另一个角度知道妈妈不是全能的,也是有弱点的,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并且主动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可以变化角度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使用启发方式以及讨论方式,擅长结合汉语的特征与规律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联想、幻想以及想象;打破教学参考书上的条条框框,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有理论作为依据,就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以及肯定。还要对教材进行挖掘,对学生进行多个方面的引导,使学生产生自己的见解。教学中不应该要求学生有更多相同的想法,而应该尽量辅助引导,让学生们拥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使学生系统、全方面地对文章的立意进行审查,在题材方面、结构方面以及语言方面,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尽情发挥各自的想象,进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拥有各自独到的见解。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不一样的题目讲一些故事,然后让学生站在多个角度说说自己的感想或者是感受到的启示,这能极大程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还能起到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达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时,通过对寓言故事题目的理解,我们了解到文章主要讲述了皇帝一件“看不见”的衣服,只有聪明的人能看见这件衣服,愚蠢的人看不到。故事主要表现出了皇帝的虚荣以及各大臣的虚伪,以及自欺欺人的行为,很多的细节都对这种行为进行了揭示。故事主要是想要给读者传达一些道理,让每个人都能有足够的勇气坦然地面对生活。教师通过这种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学习很多道理,促使学生更辩证以及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培养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加强这种方法的使用,从而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这个个体,教师要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加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待以及思考问题,保持着边问边学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