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学校 李芳芳
所谓研学旅行,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地去接触实际生活,和社会接轨,进而熟悉、走进社会,这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并应用语文的良好教学方式,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推广。研学旅行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对语文的内涵,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能使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其实,研学旅行也需要详细的规划,教师在举行研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深思熟虑,不能只是为了研学而研学,要把研学真正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单元设计到地点和风景的描写,对于涉及这些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章节,教材上虽然描写得很详细,但是让学生自己亲眼看到,亲身体会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研学旅行通过教师带领和讲解,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这既是学习,也是一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实践中将自己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进行应用,同时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新奇知识,有利于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木笛》为例,这一课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一位女音乐家拒绝在南京大屠杀演奏欢快的乐曲,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感染了评委,进而获得机会。但是对于历史知识非常浅薄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因此,我校组织了一次关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题研学活动。
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先让学生与家长探讨过去发生的历史,让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大概的理解,通过老一辈人的经历对过去的残酷有更深的体会;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分享所了解到的历史知识;在活动结束后由小组长进行活动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一天的研学活动中,学生受益匪浅,不仅对课本中主人公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对过去民族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认为自己需要更努力地学习来报效祖国。再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为例,这一课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也正因为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这篇课文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党史博物馆进行参观,由专门的党员对党的历史和精神进行讲解,通过相应的历史来让学生对为人民服务有更深的了解。对文章思想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所有的人小学、初中、高中都在学习语文,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学不好语文,这正是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上的学习,却忽略了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学生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学习,但是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单纯地把语文局限在学校里面,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不会去应用语文,而导致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没有达到。教师应当在研学旅行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把课堂语文和实际生活中的语文对接起来,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回忆课本上学过的内容,进而对语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为例,文章中写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举办相应的研学活动,带领班级学生去参观附近的桂花树来引导学生回忆课本上的内容,比如说:“同学们,大家闻一闻,桂花是否香气扑鼻?为什么家乡的桂花最好?”。通过实际观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桂花的魅力,感受作者对于桂花的喜爱,体会作者和母亲对于桂花的特殊情感,这样学生才能有更深刻的阅读体悟。
研学旅行,教师在活动中作为一个引导者,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很多的作家都是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才写出伟大的作品,学生也是如此,见过了更多的场景、人物和事物,才能更生动地描述出事情的面貌。
教师在开展研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全套的规划,包括:活动开始之前要学生自己提前预习什么?在活动过程中要做什么?活动结束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等,这都是需要教师提前深思熟虑的,以保证学生的每一次研学活动都是充实而有意义的。绝不能只把研学旅行当作简单的外出踏青,而要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为例,这一课主要以客观的角度讲了开国大典时候的场景,教师在研学活动进行完后,应当让学生进行写作的练习。对于场景的描述,其是非常好的写作教材,有利于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应用更多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心情。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开国大典的台上,用想象来描写台下人民欢呼雀跃的场景,鼓励学生使用新学到的写作手法,这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学习本质上是在学习一门语言,而语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交流,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要进行应用,口语交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我国目前对于新时代青年的要求。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小组讨论活动,但是这些活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历才能有话可说,研学旅行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素材。此外,教师可以在研学旅行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调查任务,让学生敢于去与人交流。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学生既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改善不敢提问的性格。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竹节人》为例,这一课主要写了从前的小孩子自己手工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这一课教师给了学生三个任务:自己写一种玩具的制作指南,并亲自制作一个;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讲一个有关教师的故事。三个任务基本都是关于写作的,缺少对口语能力方面的锻炼。教师应当在课本安排的任务之外,额外地安排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调查总结的任务,并且在研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完成。为了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一组都要有性格外向和内向的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比如,在进行研学活动之前,教师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组的学生随机采访五位路人,采访的主题是关于路人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玩具,好玩在哪里?如何制作?然后进行记录总结。然后,在小组内开展分享大会,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对路人的采访过程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对于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如何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是一项很大的学问,如语气要显得温和,称呼他人要得体,学会这些生活中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正常地与人交流。另外,小组共同协作到共同总结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研学旅行可以大大丰富课本上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课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的提升能力得到提高,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放松心情,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节奏,让学生有更充分的精力投入课堂学习中去,是一种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新颖教学形式。教师应当充分重视研学旅行,积极组织活动并及时进行总结,摸索出成熟的研学旅行模式,把研学旅行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更丰富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