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菁
“行走南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结合校情、自行开发、跨越学科界限、师生全员参与的特色校本课程。自2016 年建校以来,我们已经完成九季“行走南京”的方案策划。课程依托南京本土文化,以学科融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研究,希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研学旅行在很多学校普遍开展,但“有游无学”“游而无研”的现象很严重,与学科融合的程度还不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学旅行的课程定位不够明确;二是课程融合的主体不够清晰,导致融合过程难以高效推进;三是研学手册的编写缺乏统一的课程纲要,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四是研学旅行与跨学科课程融合的难度大,因地制宜设计研学任务,考验教师的整合力和创新力;五是研学旅行在较广的空间和较灵活的时间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
研学旅行与单纯的旅行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学生会在旅行过程中习得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将研学旅行与跨学科课程进行融合,首先,指向综合育人,指向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国际化教育的一种趋势。其次,它是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次尝试。跨学科统整,强调学习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凸显课堂学习的真实性、综合性、发展性。再次,它改变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聚焦到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培养上来,尤其是4C 技能,即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最后,研学地点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整合可融性强的内容,开展主题活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比如学校的第九季研学旅行就将物理、生物、信息等学科知识进行融合,赋予旅行以理性的光芒、科技的元素。综上所述,学校将研学旅行与跨学科课程加以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研学旅行,首先要考虑的是课程目标。比如,第九季“行走南京”的研学地点是南京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物理、生物、信息学科组教师通过前期实地踩点,最终确定课程目标:基于证据,分析相关现象或原因,了解南京地区地质变化与生物进化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进行科学推理,从而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机器人体验活动,了解相关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并运用其自主学习、分享知识与创新创造等。
我们首先会设计若干个主题,再围绕一个主题设计任务群。在设计任务时,我们会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及能力的统整,力争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跨学科思考。具体而言,任务有两个特征:
(1)挑战性。比如,本季“行走南京”的研学主题五“感受空气的力量”,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它需要学生提前理解图纸意图,理清管线脉络,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保证各道工序衔接流畅。这一任务设计的思路来自博物馆内的温泉水管铺设模拟操作游戏。教师结合物理学科中有关气压的章节,通过让学生建模,体验吹爆气球的活动,以此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空气的力量。
(2)整合性。任务设计应考虑有效整合两个及以上学科的知识,并设置跨学科项目学习活动,而不仅仅是设计独立的多学科主题活动。比如,本季“行走南京”的研学主题二是“人类的进化”,包括三个任务。任务一:研究1 号和2号头骨化石,判断汤山直立人的性别;观察直立人的生活场景,思考“直立人的进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任务二:找到葫芦洞中的直立人和智人在人类进化树中的位置;填写人类进化树上的问号指代内容。任务三:利用人工智能设备,在“为生活而斗争的环境”中抢夺资源;科学推断并提出未来人类进化的方向,并说明推断的依据。
这一主题的任务群设计,整合了生物与信息两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力求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进化”这一学科核心概念。
在多学科整合过程中,教师提炼出相关重点知识,并借助PPT、微课等形式,整理成学习资源包。资源包通常包括“主题背景”“探究任务”“成果评价”三个主题的内容。研学前,学生可先自学相关内容;研学中,可借助学习资源包,与同伴一起深入地学习,寻求解决方案;研学后,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探究兴趣与动力。在学生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比如,本季“行走南京”的研学手册中加入了闯关打卡环节,即学生每完成一个主题任务,就可以获得一枚通关印章。再如,本季“行走南京”的主题六是“雕刻的时光”,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用镜头捕捉自己印象最深、最能突出主题的元素,并经过剪辑制作成视频,留下专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点赞数前十名的小组将获得“岁月不语,惟石能言”十佳微视频荣誉。同时,获奖视频将在校园大屏上进行播放,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也会进行推广。
在整个研学过程中,教师站稳“生本”立场,通过整体架构课程目标、设计驱动任务、搭建支架和设计多元的评价方案,层层推进研学旅行与跨学科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