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防控对策

2021-12-03 02:05方应逸
乡村科技 2021年26期
关键词:菌素支原体鸡群

方应逸

(横州市南乡镇农业水利站,广西 横州 530324)

随着我国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鸡养殖规模及养殖密度不断增大,但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多鸡疾病,尤其是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近年来在鸡群中呈高发态势(尤其在商品肉鸡、种鸡和蛋鸡间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防治鸡群疾病成为养殖户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横州市南乡镇鸡养殖情况及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发生情况

初步统计,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南乡镇养鸡存栏120 万羽,其中规模养殖户70 万羽,散户50 万羽。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主要发生在规模养殖户,20~50 日龄鸡较易感病。

1.1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概述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传染性滑膜炎。1954 年,鸡传染性滑膜炎首次被外国科学家Olson等人报道,这是人们第一次认识到鸡滑液囊支原体病。1964年,Olson等人将该病的病原命名为MS。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支原体细菌感染关节滑液囊膜及腱鞘引起,会累及鸡只的关节、趾关节和脚掌等部位,造成滑膜炎、腱鞘炎和脚掌肿胀。鸡感染该病后易出现行走不便、生长缓慢等症状,后期甚至会导致鸡瘫痪,且该病常会与其他疾病并发,大大提高了鸡的死亡率。目前,该病主要发生在肉鸡、种鸡和产蛋鸡身上,尽管肉鸡感染MS 的死亡率不高,但其会对产蛋鸡和肉鸡的生产性能造成重大影响。

1.2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流行病学

1.2.1 流行特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慢性传染病,多为地方性疾病,感染来源主要为已感染但未显现发病趋势的病鸡。鸡滑液囊支原体病通常会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进行传播,同时也会通过灰尘、羽毛、饲料等载体进行传播[1]。呼吸道传播的感染率为100%,且该传播途径下感染的病鸡绝大多数会出现关节性病变。此外,垂直传播也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如通过种蛋进行传播。养殖场的卫生条件差或养殖密度过高时,更容易造成MS 传播。MS 主要感染禽类,鸡为更甚,并且雏鸡由于抵抗力低等原因,相较于成年鸡更容易感染。

1.2.2 国内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流行现状。随着我国养鸡数目的增加,我国MS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目前,我国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出现鸡群感染MS 情况[2]。2010—2015 年,相关人员对国内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 700 多个鸡群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感染MS的鸡胚高达16.29%,鸡群平均阳性率为57.5%,且蛋鸡感染比例明显高于肉鸡,在规模化养鸡场中该病感染更甚。由此可以看出,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已给我国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必须引起相关养殖人员的重视。

1.2.3 南乡镇养鸡场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走访调查,初步了解了南乡镇养鸡场中鸡的来源、饲养规模、饲养方法、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南乡镇全镇养鸡存栏120万羽,其中规模养殖户70万羽,散户50万羽。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主要发生在规模养殖户,20~50日龄鸡较容易感病。

1.3 鸡滑液襄支原体病发生原因

调查推断,南乡镇肉鸡发生鸡滑液襄支原体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养殖密度过大。南乡镇鸡场养殖方式主要为大棚养殖,鸡舍较低,养殖密度偏大,远离主要交通道路,环境脆弱,没有生物安全措施。天气寒冷时大部分为火炉取暖,鸡舍不通风,温度不均匀,容易导致病菌滋生。另外,工作人员进出鸡舍时没有采取消毒措施;将所有死亡和淘汰鸡均堆放在鸡舍门口,没有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鸡粪的处理不及时等,均易造成鸡舍环境恶劣,使鸡群易感染MS。

二是种苖带菌传染。蛋鸡感染MS 后常表现为隐性,养殖中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否患病。若产蛋鸡带病,其通过垂直传播,会使孵化的雏鸡自出生就携带MS,并且由于雏鸡抵抗力低、身体弱,在20~50日龄最容易发病。

1.4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传播途径

对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而言,其在本质上具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 种方式,同时呼吸道是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这主要是因为支原体是以飞沫或者尘埃的形式吸附在呼吸道的皮纤毛或细胞上,会滋生有毒物质,而这些有毒物质会进一步对细胞产生破坏,进而造成抗菌黏液逐渐减少。需要注意的是,支原体病菌不会侵入血液,也不会产生常见血液疾病,如败血症等,并且不会使病鸡出现高烧、死亡等症状[3]。除此之外,支原体一般会通过被污染的水进入鸡群消化道,然后通过血液循环产生严重的菌血症,之后会逐步侵入鸡的关节,导致关节肿胀,严重时会出现化脓的情况。而鸡群在育雏育成期阶段如果被支原体侵入,则会导致废弃率较高。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后期育成率,甚至会出现胚胎气囊炎、死胚等现象。

1.5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临床症状

受MS感染后,大多数病鸡不表现症状,但如果此时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则会促进该病暴发。通过观察现场鸡群表现状态和临床体征,以及对死鸡进行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大部分病鸡临床表现为鸡冠颜色发白,羽毛凌乱,精神不振,难以行走和跛行,不愿站立等症状,但呼吸道感染症状不明显。解剖病鸡发现,病变主要发生在跗关节和趾关节,表现为跗关节和趾关节肿胀,解剖后可以看到有黄色的黏液。只有少部分病鸡无上述症状,只有胸骨皮下处存在囊肿[4]。

2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2.1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诊断方法

MS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病原体的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和分子诊断等方法。

病原体的分离鉴定是检验动物是否感染MS的重要标准,即用无生命的培养基培养和分离病原体。病原体分离的重点在于样本的采集和培养基的选择,因此,此方法对培养基的要求较高,耗时长,分离难度大,而且周期较长,不太方便进行早期检测。

血清检测即检验血液中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依据ELISA、SPA 和血凝抑制试验(HI),大多数采用试剂盒检测。现在市场上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主要是根据ELISA法制作,用于检测鸡群的抗体水平。而SPA的方法便捷迅速,但在精准性上稍差于ELISA和HI。

分子检测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动物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该方法在实验室中应用较普遍。PCR 是现场样本中诊断支原体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工具。其可以直接检测MS 的遗传物质,具有快速舒适、灵敏度高、干扰因素少、检测结果可靠等优势。同时,其可以根据特定片段进行基因分型。目前,在该技术的不断更新下,其已经可以对样本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2.2 鸡滑液襄支原体病防治方法

2.2.1 净化种源。为从源头预防鸡滑液襄支原体病发生,鸡场可以从支原体净化示范场引种,但因为该方法成本太高,因此使用较少。

2.2.2 疫苗预防。接种疫苗是防治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批准的疫苗主要有2种,即MS灭活疫苗和MS-H株活疫苗。一般情况下,免疫程序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疫苗接种鸡群的控制效果。在育雏之前开展支原体活疫苗免疫工作,可以让鸡的呼吸道产生黏膜免疫及细胞免疫,进而防止病毒对该部分的侵害,降低病毒传播的概率。此外,经灭活之后的疫苗可以让鸡群产生体液免疫,尽可能减少组织支原体含量,降低经卵传播及腿部疾病的出现概率。以华支净为例,其在本质上是鸡滑液囊支原体多价复合病毒性关节炎的灭活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产生免疫作用,同时在对其使用过程中加入抗生素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3 药物预防。研究表明,疫苗与药物一起使用,防治率高达80%,而仅用药物的防效为60%,仅用疫苗的效果为50%。国内研究人员发现,沃尼妙林、泰妙菌素、泰万菌素、泰乐菌素和强力霉素对于MS 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其次是环丙沙星、替米考星、吉他霉素和林可霉素[5]。但需注意,使用以上药剂时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类抗生素,以免鸡群对支原体产生耐药性。另外,为降低MS 感染种蛋,可以在产前阶段让产蛋鸡接触强MS 病毒,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高感染的鸡群。

2.2.4 生物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快场区生物安全建设,完善场区布局及各项隔离、防疫条件。积极制订科学有效的冲洗、消毒等流程,避免支原体进入鸡群。此外,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对“全进全出”的重视程度[6],同时对鸡群出入进行针对性管理,进而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另外,要提高对疫情的监控,注重场区不同区域的查杀。例如,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固体甲醛、戊二醛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消毒。倘若场区有鸡群存在,应使用碘伏或者百毒杀进行消毒[7]。对于经常出入的工作人员以及车辆应实时进行记录,并使工作人员在出入场区时更换工作服。

2.2.5 饲养管理。在对雏鸡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应确保所选雏鸡健康,保证鸡舍温度恒定及通风顺畅,从根本上避免温度波动、氨气超标等情况出现。正常情况下,要求氨气质量分数小于10 mg/kg,二氧化碳质量分数小于3 000 mg/kg,氧气含量大于20%[8]。此外,还需要做好病毒性关节炎、葡萄球菌病等各类疾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需强化对垫料的管理,防止因垫料潮湿导致氨气浓度上升。要积极控制霉菌以及霉菌毒素,强化机体的免疫能力,避免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出现。

2.2.6 抗生素防治。药物预防是防治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对于5龄雏鸡可以使用恩诺沙星和浓缩白头翁口服液,或者将多西环素与支原净饮水相互融合,进而达到预防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的目的[8]。正常情况下,抗生素对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不能做到根除,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支原体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药物预防工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泰乐菌素、泰万霉素等敏感药物,但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药物筛选工作。对于感病时间较长的雏鸡,可以注射泰万霉素等药物[9]。

2.2.7 中医防治。要想祛除湿热、驱散寒气、活血化瘀、止痛等,可以使用山花黄芩等中药材。传统中医认为,季节性变化、环境变化、冷热变化是诱发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治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对鸡肝肾保健的重视程度。例如,风寒湿热诱发的主要因素是肝肾气血不足,外在表现症状主要是:第一,鸡跛行、喜欢趴在地下,关节变得异常肿大[10];第二,萎靡不振、日渐消瘦、生长停滞;第三,黏膜发绀[11]。

2.2.8 其他预防措施。加强管理,保证鸡舍的充分通风和优质饲料供应,在鸡群之间设置间隔;控制人员和车辆出入,进出鸡舍必须消毒,防止带入外来病菌,影响鸡舍健康;减少与野生鸟类的接触并严格消毒;通过加强种蛋的管理和清洁,以杜绝鸡群感染MS的可能。

目前,南乡镇养鸡场结合实际采取的主要措施为:第一,降低养殖密度,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第二,给鸡群肌肉注射泰妙菌素+黄芪多糖或恩诺沙星药液;第三,给鸡饮用泰万菌素+多西环素+黄芪多糖溶液;第四,定期给鸡喂食维生素C,以补充营养,提高鸡群免疫力。通过这些措施,南乡镇养鸡场中的鸡群感染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概率明显下降,且感染其他疾病的概率随之下降。

3 结语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传染性强、潜伏期长,鸡一旦被感染就会终身带毒,难以净化。加之目前我国药物和疫苗的保护效果不理想,该病已成为制约我国养鸡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疾病。

由于不同地区的鸡群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不同,所以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药剂,并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对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进行预防、治疗。以南乡镇为例,该镇养鸡场的鸡群普遍对泰妙菌素、黄芪多糖、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药剂的耐药性不强,因此,施用这些药物治疗效果较好。虽然对于南乡镇大多数养鸡场而言,药剂治疗效果较好,但药剂治疗法治标不治本,还应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通风换气,降低养殖密度,提高鸡群免疫力,这才是长久有效的防治方法。

猜你喜欢
菌素支原体鸡群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多黏菌素B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黄连素对耐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和mcr-1基因消减作用
画里有话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印度用超强抗生素养鸡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