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舰,王 贺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40-41“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42。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强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实践研究、传承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今,全国高度重视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经费投入。那么,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怎样、成效如何?学校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和认知程度如何?是否有专职教师进行教学?带着这些问题,课题组通过网上问卷形式,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廊坊、邯郸、承德、张家口6市及下辖县的中小学发放了调查问卷。课题组除了采取问卷调查外,还采用座谈会、个案访谈、实地参观等方式,对部分学校(如保定市河北小学、保定市第三中学、涞水县求成中学、正定县第六中学、正定县弘文中学、邢台巨鹿中学、邯郸市实验小学、邯郸市第二十三中学、张家口市宣化第二中学、承德第一中学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度调研。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了解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情况,课题组从以下三方面作了调查。
1.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较为了解的占22.45%,十分了解的占5.27%,若将两项合并,则数据仅仅占27.72%。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一点的占66.83%,对优秀传统文化不了解的占5.45%。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并不理想,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与传统文化关联密切的前五位分别是:传统节日,传统书画、手工艺,传统民俗、历法,传统饮食、服饰、建筑,传统文学,分别占81.40%、70.32、68.53%、57.95%、55.70%。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学生对经典书籍的阅读情况
国学典籍集中承载和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和学习,如《诗经》《论语》《道德经》《史记》《三字经》《弟子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最能直接把握文化的命脉以及精髓。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每年对经典书目阅读量基本为零的占15.85%,“一至两本”的占59.73%,“三至四本”的占19.29%,“五本以上”占5.13%。可见,学生对经典书目阅读的数量并不多。经典国学著作博大精深,其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具有典范性、经久性,是中华优秀文化和精神成果的典范之作,阅读经典著作可谓是中小学生的人生必修课,必须加强。
关于中小学生主要从哪些途径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通过书籍报刊的占74.21%;通过校园活动的占66.83%;通过电视广播的占46.50%;通过网络的占42.01%;通过课堂讲座、社会实践、亲朋好友等其他途径的分别占35.23%、37.84%、35.41%。可见,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主要是靠书籍报刊、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电视网络媒体等。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如果学校开展系统、专业的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我们对学校开设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所占比例最高,约35.51%,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并没有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其他学校每学期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1~2次的占26.81%,每月开设1~2次的占14.49%,仅有23.19%的学校把课程设定在一周1~2次,课时量远远达不到相关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首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何,直接关系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对此,课题组对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作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传统文化“十分感兴趣”的占29.45%,“较为感兴趣”的占61.20%,二者共占90.65%,“不太感兴趣”和“没兴趣”的各占8.20%和1.15%。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程度可见一斑,这就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动力所在。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占课程的比重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授课过程中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的占40.13%,比重较小的占49.84%。
再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是否重视孩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在其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是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场所,“家庭这个自然形成的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往往比在任何人为形成的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形成的习惯也稳固得多”[2]。调研结果显示,54.28%的家长提到过让孩子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38.34%的家长多次强调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比较重视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有助于培养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孩子对传统文化抱有积极主动的心态,有利于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通过课题组近两年的走访调查,发现影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因素分四个方面。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是管理相关事务并使之顺利运行的有效保障。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学校普遍缺乏制度规范的指导。虽然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但由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未对此进行指导、考核,所以有些学校并未很好地落实。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的调研结果来看,各学校课程内容、设置课时不统一,说明在这方面缺乏相关制度设计。只有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度,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才有可靠保证和支撑。上级部门应通过制订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制度,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原则、目标、内容、途径、时间、考评和组织指导作出明确的规定,做到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其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在实地走访调查各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情况的过程中,发现各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有的学校临时委派其他学科教师替补授课。尤其是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开足开全课程实难满足,教师被迫“一专全能”,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单是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也需要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引入和运用,为此专业教师配备和非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成为关键因素。在这方面,各学校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师资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与此同时,对其他学科教师的传统文化培养和培训也十分必要,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每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多方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家庭和学校是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家长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重视程度也是影响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就越深入,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此外,家长只有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够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典故来教育孩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认为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是重中之重,从根本上不是很重视孩子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自身的言行,道德观念较为淡漠,这些或多或少会影响孩子的品行。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处处以孩子为中心,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缺乏规矩意识,形成自私、狭隘、唯我独尊的个性。这些均影响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开展。
环境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不容忽视。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校园环境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内容丰富,既包含学风、教风、校风等隐性建设,也涵盖传统文化展览和文化景观等显性建设。社会环境虽然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次要作用,但诸如大众传媒、人际交往等社会环境中内含的人文情怀和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等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学习体会优秀传统文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对“明星”过度关注、媒体过度追捧现象会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的发达和网络语言大量涌现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如成语的谐音错误使用或者对于传统文化的错误宣传,都不利于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校还未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正式纳入课堂,这使学生无法接受到系统、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此,应推行相关政策,号召当地中小学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并提供相应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学校应做好相关课程的设置,按年级的划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设置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学校应招收培养教授优秀传统文化的专职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结果。强调专职教师就是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受过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它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应该也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尤其是礼节、礼仪上的内容。对此,对优秀传统文化专职教师在品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就会相较于其他学科教师更高一些。对于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不足、无法安排专职教师的问题,可由学区统一协调。比如视所辖学校数量,安排1~2名专职教师,对学区内学校进行“走教”,既可节约教师资源,减轻各个学校师资压力,又可保证教学质量。
设立考核机制。现在中小学教育普遍面临一个问题,哪个学科如果期末不考试,不纳入升学考试范围内,哪个学科就得不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甚至这些学科的课时还面临着被语数外等学科代替的局面。对此,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继承,学校应制订相应的考核机制作为激励学生、教师、家长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把优秀传统文化学科纳入到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当中,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施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理应流淌于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中悟到智慧、德操、品格,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
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以外,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在课堂上,不同的课程都应把传统文化内容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寓传统文化内容于各门课程中,这样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文化情怀,有助于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具备传统美德以及很深的文化修养,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不仅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也使学生在行为上受到影响,有助于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
教师要把传统文化传授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不能一味地说教,打破传统文化给人“古板、晦涩、高深”印象,把传统文化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包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好的整合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好、记得住、用得上,真正做到“修身、修心”。
在课下,学校应多组织学生举行校园文化活动,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坚持“启迪型”与“愉悦型”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们在娱乐过程中受到文化熏陶。如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比赛、戏剧表演、“读经悟典”读书会等,使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竞争,进而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热情。学校可以找好侧重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例如,在传统节日,通过广播讲解该节日的由来以及与之对应风俗习惯,成立书法兴趣小组、戏曲兴趣小组、国画兴趣小组等,注重学生中国传统艺术的培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们还可以将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引进校园,使校园文化更具乡土气息。例如正定县弘文中学把本地常山战鼓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健康、激昂、团结、奋进的精神品质。弘文中学的战鼓敲出了名堂:2008年8月3日,全国人民喜迎奥运会期间弘文中学常山战鼓在天安门响起,两年后又在上海世博会擂响。正定县的剪纸、中幡、舞龙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也纷纷走进学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