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韧带样纤维瘤病CTNNB1基因突变率较低而APC基因突变率较高

2021-12-03 00:30:34NorkowskiE,Maslliah-PlanchonJ,GuellecSL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理科突变率梭形

Norkowski E, Maslliah-Planchon J, Guellec S L,etal. Lower rate of CTNNB1 mutations and higher rate of APC mutations in desmoid fibromatosis of the breast: a series of 134 tumors. Am J Surg Pathol, 2020,44(9):1266-1273.

韧带样纤维瘤病(DF)是一类少见且具有局部侵袭的非转移性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有复发倾向和不可预期的临床病程,因此,新的处理标准就是观望或等待。DF的分子特征是Wnt/β-catenin旁路途径活化致CTNNB1或APC基因突变(两者互斥)。

乳腺韧带样纤维瘤病(DFB)罕见,约占乳腺肿瘤发生率的0.2%,诊断困难,需与乳腺化生性癌及其他梭形细胞病变相鉴别。该实验选取134例DFB,女性126例,男性8例。剔除6例(4.5%)DNA质量较差无法行测序分析,另128例DFB分别行Sanger测序或Sanger+二代测序(NGS),结果,两种方法检测CTNNB1突变率分别为65.6%(84/128)和77.7%(87/112),而APC突变率为11.8%,高于全位点DF突变率。剔除2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在DFB中的突变率为10.7%。DFB中CTNNB1突变分布与全位点DF不同,T41A突变率(68.9%)较高,S45F突变率(5.7%)较低,S45T突变率(12.6%)相似。通过采用两种测序法结合并以两步法顺序(先Sanger再NGS检测)可以提高CTNNB1突变的检出率,使野生型DFB的检出率由34.4%降至9.8%,进而提高了DFB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在乳腺梭形细胞病变中除广泛应用免疫组化外,3号外显子CTNNB1基因突变的检出对DFB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同样,APC基因突变在DFB的致瘤机制上具有重要性。作者认为该实验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王 婷1摘译,余英豪2审校/1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病理科,泉州 362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病理科,福州 350001)

猜你喜欢
病理科突变率梭形
带你了解病理科
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 09:03:14
肾脏黏液样管状和梭形细胞癌1例报道
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有限突变模型和大规模数据的19个常染色体STR的实际突变率研究
遗传(2021年10期)2021-11-01 10:30:08
非小细胞肺癌E19-Del、L858R突变临床特征分析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热点突变的ARMS-LNA-qPCR检测方法建立
含裂纹的梭形薄壁圆柱壳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研究
QQ远程协助功能在医院病理科的应用
西南军医(2016年5期)2016-01-23 02:20:39
应用梭形趾腓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结缔组织痣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