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星 阳智芬 罗孟卓 李双 黄璨 李涛
长沙血液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1
血液供应不足一直是血液服务的挑战[1],献血是目前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血液来源中最安全的方式[2]。在老龄化、少子化、恶性疾病增加的时代背景下,血站作为我国法定采供血机构在守护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采供血工序较多,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血液质量参差,甚至血液报废。近年来,医疗机构不仅用血需求与时俱增,对血液制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3],未满足预期的血液会被要求退回处理。输血科退回的原因一般是质量方面存在异议[4]。患病儿童对输血治疗的要求较成年人高,因而儿科对血液的质量标准要求更严,本文通过对某儿童医院退血情况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改善退血情况。
1.1 资料来源 从长沙血液中心业务系统中导出某儿童医院退血记录。
1.2 方法 将导出退血情况明细分类整理,根据年份、血液制品种类,退血处理情况进行统计、合并和汇总。
1.3 观察指标 分析某儿童医院主要血液成分退血量、退血率及退学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014~2019 年某儿童医院主要血液成分退血总量情况 2014~2019 年每年退血量分别为81.5U,18.5U,7U,1.5U,总退血量为108.5U,退血率为0.14%(108.5/77808.65);2019 年红细胞退血量较既往有所增加,而冷沉淀退回情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和血浆退血情况变化不明显。见表1。
表1 2014~2019 年某儿童医院各血液制品退血情况
2.2 某儿童医院退血处理方式 84 袋血液制品退回后主要有四条处理方式:剂量变更分装后重发、调剂至其他医院、血液自身报废和质检抽查。27 袋从儿童医院退血的红细胞制品退回后通过分装成小剂量重新发回该机构(占比32.14%),而血液退回后调剂至其他医院使用的占比最大(58.33%),共49 袋。而因为血液自身原因,如漏袋、脂血等原因而进行血液报废流程的共有 7 袋(8.33%),有 1 袋(1.20%)被抽检做质量控制实验使用。见表2。
表2 某儿童医院退血处理方式[例(%)]
既往研究显示,退血的产生可能主要源于献血者、血站和医院三方[5-6],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指标各异,血站的制作流程也会对制品质控产生直接影响,但考虑医院方原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该儿童医院退血的主因是过度备血。不同医院对用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该院退血与其他综合性医院明显不同。临床用血机构退血原因包括有乳糜血、凝块絮状物、溶血、血袋破损及特殊抗体等问题[7-8],与本研究中血液因自身质量而产生退血的原因基本一致。考虑到小剂量的血产品更符合患儿的临床使用需要,针对该院备血过量而产生退血的情况,主要通过大剂量分装成小剂量重新发回该医院或者发至其他机构调剂使用来解决。另一方面,血液在医院间调剂有效减少了血液报废,接收单位主要是三级医院。这些对策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来之不易的血液资源。
既往关于退血的研究对象多为血站供血区域内所有医院,本文从公立三甲儿童医院个案入手探讨退血情况及其对策,从2014~2019 年的数据分析来看,红细胞一直是临床供应量最大的血液制品,除冷沉淀外,其余血液制品均有上涨的趋势,可能与长沙近年人口增长有关。该院退血增加主要原因有:一、儿童生理发育不及成年人,自身抵抗力、调节力较差,对输血治疗的要求高;二、血液产品自身问题,献血者身体状况和血液采集、制作等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的血液产品质量和外包装袋的物理损坏(占8.33%),在运输和储存血液操作中因多次转运,难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9]。血液是临床不可或缺的珍贵医疗资源,血站作为这一资源的加工制造者,在保障血液质量安全方面责无旁贷。
针对该类医院退血的对策最重要的是做好沟通,首先是调整用血策略,打消医生的用血顾虑,避免过度备血;其次是严控血液质量,确保血液制品制作流程中的质量[10],尽量减少血液报废。血液从医院退回过程中的解冻、运输等因素都会造成血液损伤,增加报废风险。血液报废是对献血者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血液二次储存及运输等费用支出也增加各方资源损耗。
综上,减少退血发生需要医院、血站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医院制定规范的输血策略,做好人员培训,科学备血;血站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合理利用大数据、从繁杂的工艺流程中找出关键控制点,进行持续改进[11];同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更多人能为保障优质血液供应助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血液产品质量,综合提升血液利用率,为人民健康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