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021-12-03 01:16许丽婷易晶向宇余飘阳谢澳秋
商品与质量 2021年42期
关键词:意愿影响大学生

许丽婷 易晶 向宇 余飘阳 谢澳秋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3

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随之发生转变,创业意愿逐渐增强并加入到大学生创业的群体当中。《2019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2019年有超过75%的受访在校大学生具有创业意愿,其中有超过25%的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较强,其说明创业文化已经在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报告也指出2018届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仅为2.7%,远低于西方国家。

在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较强而实际创业比例并不高的背景下,本文从宏微观角度遴选出包含性别、人脉、法律保护、疫情暴发等共12项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关的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深入探究大学生创业意愿与上述诸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此来探寻我国大学生真实创业率低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为国家、政府及高校制定增强大学生创业意愿以及提高大学生创业比例等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进而有效改善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现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我国“六保”任务的实现提供强大支撑,以此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1]。

1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1.1 创业意愿内涵

创业意愿一词最早由西方学者Bird(1989)提出,其将创业意愿定义为指引创业者追求某一目标,而投入巨大注意力、精力和行动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自觉产生的一种主观思想,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学者对创业意愿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例如延用了Phillip H.Phan等有关新加坡学生创业意愿研究中的概念,认为学生的创业意愿是指其选择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对于国内外学者而言,无论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相同,他们对此达成共识——创业意愿的产生是基于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1.2 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1.2.1 微观因素

影响创业意愿的微观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个人状况、风险承担和家庭背景等方面。陈文娟(2012)等人验证得出创业特质与认知对创业意愿有间接影响。杨德彬(2011)认为认识创业风险、合理规避化解风险是大学生创业者应首先完成的任务。另外,家庭背景也是创业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少学者都曾以高等本科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创业表现有显著影响。

1.2.2 宏观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宏观环境也是影响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影响创业意愿的宏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业环境。国外学者Desaietal.(2003)提出创业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环境,包含规范、规制和认知的制度。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创业环境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金融与非金融支持、创业与管理技能4个方面;二是创业教育。丛海彬(2015)认为是否接受过创业教育,对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也分析得出针对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不同的创业教育;三是社会规范。Najafabadi(2016)认为创业技能、社会支持、社会规范等与创业意愿的形成存在很大联系。

2 模型选择、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2.1 模型选择

在国内外学者对创业意愿内涵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借鉴美国学者Bird对创业意愿的解释,即创业意愿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创业者集中大量的精神、气力追求创业目标的实现。基于该内涵,本文选择大学生创业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则为对其有显著影响的相关因素。考虑到被解释变量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离散选择型变量,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恰适合对此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拟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来深入探讨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内在规律[3]。

2.2 指标选取及说明

本文基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立足于长江大学在校大学生的创意意愿的实际情况,拟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行为”、“国家行为”、“社会行为”等五个方面选取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假设,具体如下:

2.2.1 个人因素与创业意愿

H1a:个人能力与人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H1b:性别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影响,且男性大学生对创业的意愿更加明显。

2.2.2 家庭环境与创业意愿

H2a:家人的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H2b:家人的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2.2.3 学校行为与创业意愿

H3a: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H3b:设立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H3c: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2.2.4 国家行为与创业意愿

H4a:实施法律保护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H4b:双创教育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2.2.5 社会行为与创业意愿

H5a:疫情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或负向影响。

H5b:媒体和社会宣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2.3 数据来源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课题组以线上发放问卷星的方式,获得一手数据。共计收集问卷333份,筛选无效或有矛盾问卷17份,剩余有效问卷316份,实际有效率为94.89%。其中男生139人,占比44.0%,女生177人,占比56.0%;在调查的大学生中,按照年级分类,大一至大四的调查人数分别为44人、54人、168人、46人,除此之外,学历为研究生或博士的有4人;在调查者的专业分类中,经管类的占30.1%,理工类的占35.8%,医学类的占8.5%,其他的占25.6%。由以上分析可知此次问卷调查获得的样本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适宜用于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信度与效度检验

通常情况下,Cronbach's Alpha值与KMO值都高于0.8,则说明问卷信效度很高,十分可靠;低于0.7,则表示效果不佳。本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检验,得出Cronbach’sAlpha值为0.863,KMO值0.897,均高于0.8,且Sig.小于0.001,综合说明本问卷数据可靠性好,质量较高,可开展接下来的研究。

3.2 回归结果分析

在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之前,需要进行因素的多重共线性诊断。本文对自变量进行筛查后分析所得,模型中的自变量VIF指标均在1~2之间,小于10,容差全部指标都大于0.1,由此可初步认为模型暂无多重共线性问题,可进行回归模型的探索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看,性别、人脉、家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创业经历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

第一,性别变量的P值为0.02,在5%的水平下显著,系数为0.559正相关。相较于女性而言,男性的创业意愿更为强烈。其一,男性具有冒险精神、实战理念与理性思维,乐于且敢于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而女性的诸如感性被动、优柔寡断、工作期望不高等一般性心理特征,使得她们的创业意愿偏低。其二,由于性别的社会性心理,以及传统思想中女性生儿育女、照顾家庭、男性立业的固有观念,一些部门行业对于男女创业者的态度存在差异,对于性别的社会价值定位也明显不同,使得男性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力会低于女性。

第二,人脉变量的P值<0.1,在1%的水平下显著,系数为-0.551负相关。一般而言,广泛的人脉对于大学生创业是多有裨益的,但在本次研究中,人脉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却具有反向的影响。之所以如此,原因可能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且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作用未必明显。人脉资源不足的大学生,在较强的独立意识以及成就驱使状态下,更希望通过自主创业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三,家人受教育程度与创业经历两种变量的P值都<0.02,在5%的水平下显著,系数分别为2.483与2.303正相关。家人的受教育程度高、具有成功的创业经历可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在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接受的知识教育与文化熏陶会优于他人,所养成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也会不同于一般家庭的学生,这是教育程度低的家庭所不具备的。与此同时,家人具有创业经历,可直接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经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在浓厚的家庭创业氛围熏陶下,大学生对于自主创业有着更高的认同度与积极性[4]。

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法律保护在1%的水平下显著,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而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10%的水平下显著,但对创业意愿具有一定的反向影响。

第一,法律代表着权威,无论是大学生对于法律保护创业的强烈需求,还是国家出台相关的创业法律法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都体现了法律对于创业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创业渠道与方式日趋多样化,但创业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不少人法律意识淡薄,只顾权利而忽视义务与责任,不规范行为与违法行径时有发生。大学生渴望和谐有序的创业环境,也期望国家能够以立法及规范的政策程序扶植大学生创业。也正因有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律保护,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与底气得到增强。

第二,高校开设创业选修课或者必修课,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了解创业环境、熟悉创业政策与创业资源,但也会使大学生逐渐发现自身不足,意识到自主创业所面临的困境与艰难,这在客观上会打消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降低她们的创业意愿,转而投入到找工作的行列中。

第三,个人能力、媒体和社会的宣传、双创教育政策以及大学设立的相关创业机构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并不会因个人能力的高低而受到明显影响;由于推广程度不足,以及大学生渴望了解创业政策的意识薄弱,大学建立的创业机构、国家和社会所采取的创业举措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故其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影响较小[5]。

4 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从微观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大学生个人能力、人脉、性别、家人的受教育程度及创业经验等与大学生创业意愿间的影响作用,其次再从宏观角度出发,主要剖析创业政策、创业课程开设、国家法律保护和疫情发生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之后,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大学生已成为创业者的重要主体,但大学生的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与高校和社会的热切期望不太相称。

从微观层面来看,性别、家人的受教育程度与创业经历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个人人脉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却具有反向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对创业方面相关的法律保护以及学校开设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学校开设创业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却具有反向的影响。与之相比,个人能力、媒体和社会的宣传、双创教育政策以及大学设立的相关创业机构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影响不显著。

4.2 对策建议

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特从以下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①大学生要练好“内功”,辅之以“外功”。大学生自身要着重提高自我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实际能力培养方面注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非寄希望于广泛的人脉关系。人脉关系会对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帮助,但过于广泛的人脉关系,可能会占据大学生较多的时间精力,从而使大学生在自我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得不到更多的投入,反而得不偿失。②着力提高女大学生在创业中的地位。重视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开发面向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应该围绕女性,有针对性地开发面向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着力提升女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水平。政府要不断完善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女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体系与创业社会保障体系。③强化家人及朋友对大学生创业所给予的物质精神支撑力度。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家人和朋友,应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通过物质支持以及精神鼓励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使得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创业,自己的创业行为是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④高校在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时应注重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创业课程开展要恰到好处,并以创业实践实训为主要内容,如开展模拟创业以及组织学生考察企业等活动,而不仅仅是开设理论课程。⑤国家要进一步完善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机制,营造更好的大众创业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创业有法律保护,有社会支持。尤其是在像新冠疫情暴发这类不可抗力事件突然发生时,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强弱也会随之波动,此时社会大背景下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及政策便会显的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意愿影响大学生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不同社会阶层体育消费意愿和行为的比较研究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