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金次姆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教育事业的开展对于人才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中小学校园内部更是需要革新教育观念,展开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本次文章就是以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实施,力求能够在中小学校园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关键词:基层;中小学;中华民族共体意识
前言
在基层中小学校园中,学生民族共体教育已经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我国有关中小学校园相关教育规划纲要中,也强调这一阶段的教育需要保证学生能够面向社会、面向人人,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不断变化的阶段,道德、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个用人单位最先考虑的因素,所以在中小学校园中,教学工作也需要把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学生民族共体意识培养上,这样才能够教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一、民族共体意识概念界定
民族共体意识实际上所能够包含的内容相对是比较宽泛的,想要真正地把握其中所具有的内涵,就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我国的思想界也曾多次多个角度的对民族共体意识进行激烈的讨论。当然,不同的专家最终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在辞海中把民族共体意识定义为:通过历史条件而形成的,人们热情拥戴自己的祖国,忠诚面对自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具体的行为,这也是道德的准则和一个道德的规范。民族共体意识内容一直源于我国的历史,实际上辞海中对于民族共体意识的定义和解释相对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其中所包含的理学性相对较少,人们难以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针对民族共体意识的理解主要就是分为,情感和主观意识的角度,还有行为模式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民族共体意识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在校园中,教师对初中阶段学生所培养的民族共体意识精神,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祖国危难时刻勇于奉献自己,时刻以祖国的利益为主,并且向奋斗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疫情的大背景,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也能够达到民族共体意识教育最终发展的目标。
二、中小学生民族共体意识教育的现状
民族共体意识教育工作主要指的就是,在教師主动引领的情况下,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国情,还有国家相关的政策,帮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民族共体意识所具有的本质内涵,树立起民族共体意识思想的信念,并且践行这一行为的过程,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整个过程要求教师教育工作能够与当前的时代相互结合,包含着民族共体意识教育的整体阶段,以及相关的特点,利用这样具体的形式进行引导和教育,再具体地把民族共体意识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实施。
很大一部分校园内部在民族共体意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忽视的现象,主要就是并没有按照相关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细则,也没有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赋予学生当前时代所具有的民族共体意识思想。特别是在初中校园中,学生身心发展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教育引导,那么学生的精神层面无法与当前民族共体意识的思想相互结合。再加上很多初中校园教育方法过于死板,教学上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引导,忽视了学生当前身心发展所呈现出的特点,这也影响了学生民族共体意识思想理念的形成。这些教育的情况以及发展的现状,都直接导致我国当前中学校园的学生在民族共体意识的思想形成上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参与相关实践工作的热情也欠缺。
三、基层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一)增加渗透性
在当前疫情大背景下,班主任对初中阶段学生进行民族共体意识教育工作开展中,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保证民族共体意识能够在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班主任需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互联系,保证教师能够在线上教学工作开展中,尽可能多的宣传与疫情相关的民族共体意识思想理念。因为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几个月的时间内我国涌现出各种各样对国家奉献自己、奉献生命的英雄和烈士,这些人的光荣事迹,对于学生的民族共体意识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李文亮医生在疫情中不仅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严厉打击下依然说出疫情的真实情况,这些都值得中学生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当前我国社会疫情严峻,虽然我们能够做的比较少,但依然需要从小我做起,“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这些思想理念在民族共体意识教育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渗透意义。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民族共体意识的引导,能够让更多的初中学生紧随国家领导思想,坚定地与疫情抗争,保证我国能够进尽早解决疫情的现状,让人们相遇在人海。
(二)增强实效性
初中阶段民族共体意识教育中还需要遵循实效性的优势,因为教师对学生教育和引导需要结合当前国家的实际情况,上文中也提出,如果民族共体意识的教育工作并没有与当前社会的实际现状相互结合,那么对学生所起到的引导效果则相对稍欠缺。疫情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更是需要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当前国难紧急,身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仅需要以身作则,更是需要用自己的力量呼吁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遵循国家的要求和领导,少出门、少聚会,真正的为抗日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班主任通过线上教育工作,也需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敬,疫情中坚持送外卖的小哥;在各个公共场所为大家量体温的工作人员等。他们都在奉献着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和日后的昌盛,以及抗击疫情做努力。所以我们更是需要在这样艰难的时刻,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以此保证我国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能够拥有大批量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的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培养接班人。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校园中华民族,共体意识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解救中小学校园学生教育的困境,保证学生能够在全方位接触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曹颖.抗疫精神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的德育价值及实践探究[J].品位·经典,2021(17):80-83.
[2]陈欣.关于完善湖北省中小学普通话水平测试机制的建议——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J].今古文创,2021(29):121-124.
[3]周智生,李庚伦.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