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海 韩静
“距离期末考试仅剩25天!”
“距离期末考试仅剩24天!”
“距离期末考试仅剩23天!”
看着黑板右上角鲜红的提示语,再看看眼前这群熊孩子一副悠哉乐哉的样子,我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这样下去拿什么考?考试成绩落后于人,算哪门子优胜班级?
我心不在焉地在教室后方翻着书,突然,我想到了“鲶鱼效应”。要想从整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备考氛围,还得抓住那几个“尖子”。思前想后,我决定先激发小方和小杨两人“称霸”的野心。
于是,我火速编好语文复习PK表,又进行了“我的斤两早知道”的摸底考试,并连夜批改完试卷,公布了各自的起点成绩,拟订期末考试的目标成绩。很快,班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备考热”。
“总算是坐得住了。”看着孩子们你追我赶的劲头,我的心总算平和了一些。
距离期末考试还有两个星期,学生各自按照自己的进度复习着。渐渐地,我发现小方和小杨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对劲,他们俩你盯着我,我盯着你,那眼神好似一把利剑,带着一股“杀气”。
看着眼前射过来射过去的两把“利剑”,我想,得想办法改变这种内耗状态,否则,很有可能两败俱伤。
课后,我找来学习委员了解班上最近的复习备考情况,顺带打听了一下方杨“二霸”的备战动态。学习委员汇报的情况与我的发现如出一辙。据她讲,方杨二人最近像是打了鸡血似的,疯狂复习。有几晚,寝室熄灯后还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复习。
“这样的学习劲头还算差不多。”正当我感到一丝欣慰时,学习委员告诉我一个消息:方杨二人的竞争已经扭曲了,他们竟然用藏起对方的作业本和学习用品的方法来阻止对方复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来?适度竞争是好事,不择手段甚至不讲道德的竞争就不应当了。
听罢学习委员的汇报,我不禁叩问自己:这不就是网上热议的“教育内卷”吗?我是不是在传播教育焦虑与恐慌情绪?要成绩还是要成长?我能不能着眼长远,做出一些有温度的事情呢?我所谓的“鲶鱼效应”究竟要把这群孩子带到哪里去?
“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把对方的作业本藏起来!”学习委员的话又一次在我耳畔响起。不得不承认,在“方杨争霸”问题上,我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室是学园,也是成长的乐园。生活的美在于过程,为什么一定要弄一个倒计时来制造紧张气氛呢?
“我教了47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这句话,犹如洪钟让我瞬间清醒。我这哪是“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我分明是把孩子提前驯化成听话的成年人。
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让孩子们明白公平竞争、成人达己的道理。
晚上,我坐在客厅里,一边看东京奥运会,一边苦苦思考,希望能找到和平解决“方杨争霸”的良策。突然间,我被田径赛场上选手们你追我赶的场面吸引住了,顺手掏出手机拨通了体育老师的电话。
体育老师按照我们私下商定的计策,先是让小方和小杨单独跑200米,记录各自的成绩。歇一会儿后,再让他们俩并行同跑200米,再记录各自成绩。
“单独跑,小方30秒99,小杨32秒30;并行跑,小方27秒50,小杨27秒45。”体育老师大声报出跑步成绩后,我向两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两次成绩差别那么大,你们能从比较中发现什么问题吗?”
“并行同跑,我们每个人都快了好几秒!”快人快语的小方一边喘气,一边抢着回答。小杨一边擦汗,一边对我点头,表示认同小方的说法。
“为什么有人陪跑,速度一下子就提高那么多呢?”我有意用“陪跑”两个字启发他们。
“因为有人陪跑就有一种参照对象,有这种参照会产生一种要赶上对方的力量!”这一次,小杨抢先回答,小方也连连点头。
“你们俩说得太对了!公平合理的竞争对每一方都没有任何损失,还会促进雙方成长。相反,不合理甚至不道德的竞争,只能是损人害己,两败俱伤。”
听了我的一席话,望着体育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他们不好意思地低了下头。就这样,“方杨争霸战”总算和平结束了。
坐在办公桌前,我回忆“方杨争霸”“跑步测试”的一幕一幕,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失败的“鲶鱼效应”应该有摇动,有推动,更有唤醒。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