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实践

2021-12-02 03:11沈锋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成功经验

沈锋

摘要: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积极探索创新,以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契机,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取得较好成效,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涉农资金 统筹整合 成功经验

浙江省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桐乡市北部,涉及濮院镇和乌镇镇共计14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6.75万亩。园区核心区以东港线沿线规划布局,特色鲜明,形成了千畝水产、千亩葡萄、千亩粮油的“三个千亩”连片高质量主导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桐乡农业发展的三大主平台之一,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自2017年被列入省级创建名单以来,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加快产业链、功能链、价值链延伸拓展以及资源要素的整合,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效益显著、农旅深度融合、乡土文化彰显的新型现代农业园区。

一、桐乡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协同推进

桐乡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执行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协调园区建设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园区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日常管理、公共服务、投资招商、技术指导、产业引导、基础配套、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同时,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项目协调会等会议,切实解决园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全局性和产业项目落地难等问题。

(二)政策集成,要素整合

桐乡市强化土地保障,在园区内实施土地全域整治,盘活建设用地,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结余指标优先用于园区内农业农村发展项目。加强政策扶持,先后制定了《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意见,对园区内实施的项目按照同类标准上浮10%给予补助,明确对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性公共服务项目给予投资额70%的补助。创新投入机制,按照“政府支持、主体实施、市场运作”原则和项目扶持环节、范围、重点,结合现有的投资政策和渠道,实行以资金统筹整合为重点的财政支农新模式,结合项目建设内容,采用以省级财政资金为引导,市镇财政配套、业主自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以政府投资为主,产业项目单项工程建设主要以各实施主体自筹和上级财政补助相结合。

近三年来,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实施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经营主体培育、美丽乡村建设和公共体系完善六大类项目共37个,计划总投资5.09亿元,实际完成总投资额5.32亿元,其中省级及以上财政补助3418万元,市镇财政配套1.75亿元,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投入资金3.23亿元。同时,正确处理好园区建设与现有其他各类创建项目的衔接与统筹,通盘考虑、统筹推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近三年来整合农业产业、美丽乡村、农田水利、农综开发等多项相关涉农资金,集中投向园区建设,重点用于支持公共性、基础性、生态性、服务性、创新性项目,每年投入财政资金6000万元以上。

(三)精准招商,项目引领

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以来,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聚力聚焦农业转型发展,将运北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领域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主阵地,在2018-2020年三届农业招商洽谈会上,签约数字乡村综合体、果蔬产销对接、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等优质项目16个,签约金额21.30亿元。财政资金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园区建设,推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工商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领域在不断拓展,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仍然是主要领域。农业产业化领域中,从事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民宿等领域的工商企业居多。二是参与领域呈现从农业产业化领域向农村资产盘活、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一定外部性的领域拓展。三是业务呈现多元化趋势。工商资本经营业态日趋多样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大都从事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业务,其中以“农业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种养殖+乡村旅游”等组合业务居多。

(四)建立机制,强化监管

桐乡市建立项目评审机制,根据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各项目实施主体对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资金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做到建设区位明确、建设内容清楚、设计规范科学、投资准确合理,并提交运北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立项评审,评审通过后严格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如确需变更建设内容,必须经领导小组同意后按规定办理计划变更申报程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同时,建立资金监管机制。项目严格实行验收制度,项目结束后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相关审计审价,并组织专家验收,以确保项目投资、质量和进度等各项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桐乡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工作成效

通过三年建设,桐乡市运北现代农业园区实际建成面积6.75万亩,形成了“一带三区”(“一带”,即休闲观光旅游带;“三区”,即现代农业核心区、粮菜轮作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区)的产业布局,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显著提高。2019年,实现总产值13.4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达到5.1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万元,辐射带动面积7万亩,带动经营主体166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和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园区承接了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溢出效应,用“5G”技术为农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一二三产集聚融合,农旅文协同发展,运北现代农业园区正在迈上一条纵向、横向全面融合发展的融合大农业坦途。

(一)运北现代农业园区正逐步成为产业融合样板区

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生产条件。园区新建农业设施大棚3240亩,喷滴灌及肥水一体化设施4563亩,排灌沟渠2.07万米,土地综合整治3.15万亩,圩区标准化改造6800亩,保鲜冷库1560立方,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核心区内提升园区主干道路5.5公里,建成集农业公共服务、农产品展示、创业创新、培训交流、数字农业展示等为一体的田园客厅1个,农业景观和文创节点7个,带动周边葡萄、水稻和水产产业的发展,成为网红打卡地。

2.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价值。园区以蔬菜、水果作为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度高、特色鲜明。其中,茭白种植面积1.55万亩,产值1.97亿元;葡萄种植面积7200亩,产值1.35亿元。同时,依托荟美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银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开发出脱水茭白、葡萄酒饮等新产品,打造蔬菜瓜果农业全产业链。

3.推进农旅融合,挖掘乡村潜质。建成橡子湾、湖羊农庄、谭家湾农业遗址公园等多个休闲农业观光园,乌镇镇入选第二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湖羊农庄获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连续举办横港音乐节、濮院葡萄节、美丽乡村一日游等农事节庆活动,推动产业纵深发展。2019年,园区休闲观光农业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9800万元。

(二)运北现代农业园区正逐步成为美丽乡村示范区

1.注重生态循环,实现持续发展。深入实施健康土壤五年行动计划,落实“一控二减四基本”措施,推广应用茭白—湖羊—果蔬、茭白—泥鳅、茭白—鳖等农牧、农渔生态循环新模式。园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99%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园区内创新实施的“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全量还田利用”,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全国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并进行推广。

2.注重清洁生产,建设美丽农业。深入开展“整洁田园、美丽农业”行动,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加大绿色农业投入品的推广使用力度,高标准打造健康土壤先行地。园区内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比例达9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率达到100%,农药废弃包装物与废弃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5%以上,水产养殖排放尾水生态化处理率95%,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63%。

3.注重农村生态,塑造乡村气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农田景观等各类资源,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园区内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AAA级景区村庄1个(乌镇镇横港村),A级景区村庄10个,乌镇“水乡寻梦研学路”获嘉兴美丽乡村精品线评比第一名,“乌镇田园归隐二日游”线路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夏纳凉”系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三)运北现代农业园区正逐步成为科技创新先行区

1.深化数字赋能,激发转型活力。加快推进葡萄、粮食等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推进全过程绿色防控与病虫害监测、实时生态数据传输、气象预警等数字化管理模式。董家茭白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入选为全国益农信息社百佳案例,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建成全省首个5G+数字农业试点基地。

2.培育新型主体,加快人才聚集。依托乌镇国家级众创空间凤岐茶社,加快推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内共培育嘉兴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40家,引入农创客55人。以蔬菜和水果为主导产业的主体中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三珍斋),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荟美食品、银杏食品),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董家茭白),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大圣果园)。

3.加强院地合作,助推成果转化。桐乡市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以及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等长期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果蔬产业高新技术研发和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目前,园区内建成省级科技企业4家(三珍斋、荟美、新农乐、董家),桐鄉市湖羊特色农业科技园区被列入省级科技园区培育名单。

(四)运北现代农业园区正逐步成为品质增效标杆区

1.以品牌促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茭白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积极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园区内农业标准实施率为80%,规模农产品生产主体可追溯率99%,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9%,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个(董家茭白、喜濮)、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2个,董家茭白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省级特色农产品品牌,董家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三珍斋获中华老字号,小圣葡萄等多个农产品获省农博会金奖。

2.以加工促延伸。合理布局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贸易集散等功能区块,建成以三珍斋为主的果蔬、粮食加工区,以董家茭白合作社为主的茭白交易市场、以荟美食品饮料为主的水果加工区,促进主导产业向产加销一体化综合增值方式转变。2019年,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产值8.8亿元。

3.以抱团促转型。园区创新“产业抱团”发展模式,通过扶持产业带头人,辐射带动小农户迈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一是“技术+”抱团模式。大圣果蔬农场沈金跃带动园区100多农户开展葡萄“限根栽培模式”,形成了一套精品化生产标准体系,亩均效益达到1.5万元以上。二是“市场+”抱团模式。董家茭白专业合作社面对市场变化建造茭白保鲜冷库,实现茭白周年供应,逐步打开北京、广州市场,带动周边农户2800余户,辐射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财政局农业科)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成功经验
湖北省各地市县未成年人优秀阅读案例成功经验分析与启示
大师是这样炼成的
世界杯预选赛电视新闻报道研究
上海锦江酒店集团海外扩张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英国现代学徒制的深度剖析
以“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案例:法国的经验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浅谈香港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早期“赠地学院”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启示
湖南当代戏剧编创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