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研究过斐波那契数列吗

2021-12-02 00:00:00沙爽
青年文摘 2021年8期

没有人知道,那些个春天,我一直在到处寻找一株秧苗。它刚刚发芽,两枚对生的卵圆形叶片有如婴儿的手掌,努力迎向雨水和阳光。其实很多植物小时候都长成这样,但我总以为我找到的这一棵不同寻常——它会长成一棵高大的向日葵,一定会。

那时我大概五六岁,还不知道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植物,我寄望于可以在野地里找到它们。有几次我以为真的找到了,我拨开压在它们脚边的土坷垃和小石子,清理出杨树叶那么大的一小块园子。每天我避开众人,悄悄赶去看望它们。直到它们长出了第三片和第四片叶子,彻底变成了别的什么东西。直到今天,即使仅仅是看到一张向日葵的图片,仍会让我满心欢喜。那么浓烈的明黄和橙色,那么饱满硕大的花盘,每一粒葵花籽都仿佛经由造物之手精心镶嵌……事实上,它的美确实经过了亿万次的繁复计算:每一只向日葵花盘中的种子数量,必然是21、34、55、89或者144粒——没错,它完美吻合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随着数列不断向后推移,前一个数字与后一个数字的比值,将无限接近于黄金分割。

向日葵研究过斐波那契数列吗?它经过多少万年的自我斟酌,才进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斐波那契数列的直观表现,是螺旋图案。

1967年,考古学家在希腊锡拉岛的地下,发掘出了一个被层层火山灰掩埋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建筑、壁画和陶器上,到处刻画着神秘的螺旋图案。三千多年以前,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米诺斯人,为什么要雕塑和描画出这些螺旋?有学者揣测,它代表着米诺斯人对时间的理解——与我们认知的线性时间不同,在米诺斯的眼里,出生、成长、死亡以及婴儿的再出生,如同月相盈亏、四季轮回,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由于米诺斯人使用的文字始终未被破译,我们对这个三千多年前从地球上神秘消失的文明知之甚少。而在米诺斯文明的鼎盛时期,其影响力远及亚洲、非洲,以及更为遥远的地域。他们建造了两三层高的石砌楼房,设计了巧妙的排水系统和自来热水装置。在他们留下的这座空城里,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壁画、水晶花瓶、青铜器、象牙制品,以及大量的陶器。

但是我猜,作为希腊文明的源头,米诺斯人的螺旋可能与时间并没有什么关系。这些螺旋来自他们热爱的自然女神——从蜂巢、螺壳、树叶、花瓣、向日葵种子的数量,乃至蜻蜓的翅膀之上,他们发现了这所有美中潜藏的黄金法则。

(摘自《天涯》2020年第6期,桃&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