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班:班级最初的意思是什么

2021-12-02 00:00:00孟琢
青年文摘 2021年8期

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切割工具,从“刀”的字也往往带有切开、区分的含义,比如我们熟悉的“分”和“班”。

先看“分”字。从甲骨文到今天,“分”字一脉相传,是一个标准的会意字。上面是一个“八”,下面是一把“刀”。在数字中,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是不断切分的产物,因此具有了“分”的内涵。而“刀”可以用来切分,当然也有“分”的含义。

《说文解字》中说,“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别”就是区别、分开,“刀”正是区分事物的标志性工具。在汉语中,由“分”组成的词含义相当丰富。首先,“分”是人、事、物之间的分离状态——“分开”“分割”“判分”,这是事物的划分;“分手”“分别”“分居”,则是人与人之间的隔绝。事物越分越小,我们的认识也随之趋于精微,所谓“分析”,是深入地理解与辨识;所谓“分辨”,更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辨别善恶是非,做出正确的抉择。除此之外,“分”还是一种货币单位。一元钱等于十角钱,一角钱等于十分钱,充分体现出越分越小的特点。

“班”这个字在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它由两部分组成:左右两旁的玉,合起来是一个字——玨( ),中间是一把“刀”。“班”的字义是用刀把合在一起的两块玉给分开。《说文解字》解释说:“班,分瑞玉也。”先秦时期分封诸侯,天子把一对宝玉分开,自己留一半,诸侯分一半,作为分封的信物。分开宝玉,各执一半,这就是“班”。

“班”是客观事物的分开,也指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分离。李白有一句诗叫“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班马”是要分道扬镳的两匹马。

在今天,“班”最常用的意思是学校里的班级。从小到大,我们处在各种各样的“班”中,从幼儿园的小班、中班、大班,到了小学、中学中的一班、二班、三班,课后还要去兴趣班、辅导班。读了大学也有班级,甚至还有研究生班、博士班。毕业了开始工作,又要上班、下班。可以说,我们这辈子离不开“班”。其实,“班”就是划分人与人之间的单位,把不同的学生编进不同的班,也就意味着把他们区分开了。一个社会的有效运行,建立在分组、分工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不同的社会组织,也就不断地由这个“班”进入那个“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人生可以称得上是“班的人生”!

(摘自《汉字就是这么来的》,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