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窗外的蝉鸣听来都略显疲意。正是倦鸟归巢时,地铁站人流渐多,红男绿女们行色匆匆,无不走得汗流浃背,只盼赶紧钻进有冷气的地铁。
我抬头望向挂钟,离下班还有一点儿时间。我拿出手机翻看,朋友圈里只有陈词滥调,无非晒美食、秀美妆,无限的岁月静好;或是自己给自己灌鸡汤,永恒的奋斗拼搏;最看不得的是晒机场、晒沙滩,谁知道是不是机场工地上的砂石料呢。
拇指缓缓向上搓动着屏幕。等等,刚才那条似乎哪里有些不对,再倒回去细看……我吓得魂飞魄散!手机啪的一声扔出很远,撞在键盘上发出一阵慌乱的声响。
同事云仔坐在我的隔壁,被我的动静惊到,探出头来问:“烫手了?”
“张……赤……张赤羽发了个朋友圈!”
张赤羽是我俩的前同事,关系很是要好。但苍天弄人,七八个月前张赤羽查出肺癌,挺了半年终于还是在两个月前撒手人寰。三十四岁的金色年华戛然而止,令人扼腕不已。
云仔大笑起来。
原来那是“加仑3.6”程序,能从主网采集新鲜信息,自动生成动态,还能替人打字聊天,语音模仿得也像。
“加仑”程序名字源于先前“假装在伦敦”的朋友圈玩笑谐音。伦敦奥运会时,朋友圈兴起一场自嘲恶搞,用小软件把自己修进伦敦的景点照片里去。那个修图软件就是这工作室开发的,误打误撞,他们写出了后续产品,用的人不少,而且价格不菲。如今谁要是不发朋友圈,就仿佛和周围世界断了联系。不知从何时起,时时刻刻在朋友圈里向好友们提醒自己的存在成了必需,一种被迫的必需。
“怎么模仿性格呢?”我疑感不解。
“做选择题啊。”云仔答。
我暗自好奇,下载试用。软件给出了无数道选择题。答完后,这软件仿佛钻入我的骨髓深处,说话的口气简直跟我一模一样。我下一秒想说的话,软件竟能猜中八九不离十。
我琢磨着其中的道理。
人脑意识充满了随机性,阴晴不定,形形色色,但眼前的这个“加仑”软件却是一种充满“数学暴力美学”的人工智能设计思路——使用者开始使用后,会陆续做上一两百道选择题,都很简单,大致就是判断一个人面对模棱两可的境地时如何选择。
数百次不同的选择排列组合下来,是个天文数字,足以覆盖形形色色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种类。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软件还会持续修正。
性格是什么?不就是面对外界条件时,做出的一系列选择的集合吗?
一道道选择题背后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选择和决策是有迹可循的,是可以预判的。人一生的命运,其实正是由这几万道选择题组成的。
怪不得我刚才翻看手机时,并未发现什么异常,朋友圈的内容的确是高度仿真。
“赤羽这么做,是想吓唬谁吗?”
“唉,还不是为桃姐。”云仔叹息。
桃姐是张家三十多年的保姆,我和云仔这班同事常去张赤羽家中做客,跟桃姐也算熟识。她身形消瘦,头发灰白,话很少,做得一手好菜,看我们狼吞虎咽之时,桃姐总在一边淡淡地笑着。赤羽跟我们说过,他自打记事起就是桃姐拉扯长大的,两人情同母子。赤羽查出绝症后自知时日无多,不想桃姐伤心,便将她送回了老家。直到赤羽去世,所有人就这样一直瞒着桃姐。
“假张赤羽”就这样隔三岔五发着假的朋友圈动态。
每条动态下桃姐必赞,有时还会留言嘘寒问暖。“加仑”
程序又时常模仿赤羽的语气回复过去,看得我们这班朋友同事唏嘘感慨,于是后来我们也常去假张赤羽的朋友圈动态里点赞,算是缅怀,也算帮着圆场。
我也羡慕赤羽,世间竟有如此牵挂,远隔万里,无关血缘只关情。
我微信里有桃姐。老人不擅用手机,但偶尔也发发动态。这些动态下,自然“加仑”软件替赤羽点赞又留言。
都说人老了像小孩,但在玩手机这件事上,老人学得比年轻人慢得多。有时会看见桃姐的朋友圈里发出莫名其妙的三五个错字,也不去删,直到过好久后新的动态发出,朋友们才明白她要说什么。有的时候更搞笑,桃姐明明想说家里的鸡又下蛋了,发出的图片却是两头大黄牛,猜都能猜到,相册选图时把对号勾错了。
斗转星移,七年过去了。那个老人的故事慢慢离我们远去了。
有一次我出差江西,云仔提醒我代赤羽去看看桃姐。
会议开了近一周才结束,南昌到桃姐老家距离不近,颠簸半日,那座大青瓦房才终现于眼前。
半山梨花如雨,几缕炊烟随风。
仔细闻,炊烟里夹着炖鸡的味道,一下勾起了旧日回忆,之前在张家常吃,油亮的汤下面块块鸡肉软烂肥嫩。
我心里暗想,山村养人不假,桃姐这岁数了还能下厨。
我清点着给桃姐带的礼品,肚里编好了哄骗桃姐的瞎话,旋即轻轻叩响那扇锈迹斑驳的铁门。
铁门打开,是个陌生的中年男人。听懂了我的来意,男人说这里正是桃姐家,他是桃姐的三儿子栓柱。
我问桃姐是否在家,栓柱却不作声,只领我走进堂屋,光线有些昏暗,阳光照出空气中四处游走的灰尘。栓柱翻找出一只破旧的手机递给我。我心下疑惑,打开一看,手机里正运行着“加仑5.2”!
栓柱有些愤愤,“娘临终时特别嘱咐,每年都要给这什么加……加仑程序充值,一年960,连续充了五年了!”
我侧过头,瞥见在堂屋的一角有张条案,上面摆着一张黑白遗像,相框里桃姐的笑容依旧淡然和蔼,只是相框上落满了灰尘,照片看起来都有些许模糊了。
就在这时,桃姐的旧手机正好一阵振动,“加仑”程序正编辑着一条动态:“新买了个木梳,梳头好用。赤羽啊,你看这梳子好看不?不用挂念我,也不用总想着来看我,我好着嘞。”
“加仑”程序还从网上搜来了一张棕红色木梳的图片,一条动态发在桃姐的朋友圈里。
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栓柱不解。
拭干了眼泪,我只轻声对栓柱说:“以后,不用再充值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致敬经典电影《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