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玉毅
人不能与天空交谈,但是可以选一只小鸟当翻译,借它的眼睛看白天的云朵、夜晚的星辰,听它讲高处的风光。有了它的转述,我们也能触摸那些够不到的地方。
人不能与大海交流,但是可以选一条鱼儿当翻译。当一条鱼在海里乘风破浪、勇敢前行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就能领略到大海的魅力。当看到一轮朝阳缓缓从海平面升起,我们的脸上也就多了几分从容。
人不能与山川交流,但是可以选择草木当翻译。土壤肥沃或者贫瘠,山上的草木是最有体会的。山川有多好,阳光有多明媚,气候有多温润,哪怕是久居都市的人,也能从葱茏的枝头看出来。
人与人的交流也是一样,有时候,需要一个人、一样事物充当沟通的桥梁,用彼此都能懂的“语言”翻译出来。于一个人、一件事、一样物品而言,你有多了解它,翻译就有多完美。
(摘自《读者·校园版》2021年第3期)
文/王亚
读到清人两句话,都是寄友人的。
一句是孙承泽的:“微雨,甚思酒,何日具鸡黍约我?”一句是梁鼎芬的:“炖羊头已烂,不携小真书手卷来,不得吃也。”思酒招酒都不为酒,为知己。如白居易问刘十九,白是性情人,孙梁亦是。
知己之思借酒借肉可招之,知己之殇则是肢体伤了扒开血肉见白骨的痛。白居易有一首《哭崔常侍晦叔》,诗中里有“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的句子,我那时读了竟然鼻子一酸,差点没与他一同泪洒“秋风襟”。六个“共谁”连用,几乎可以涣涣然闻得他举一觞绿酒欷歔怅望、泣涕横流,一声比一声更喑哑地唤着——晦叔。
微雨,甚思酒!
(摘自2020年12月5日《北海日报》,Anie图)
文/罗振宇
有一本书,叫《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这本书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是一本恋爱指导书,它其实是一本社交指导书,说白了就是让你怎么受欢迎。
举个例子。比如,你要和一个陌生的异性结识,那最自然的方式是什么呢?
不是上去要电话,也不是简单地示好,而是求对方帮个忙。但是,帮个什么忙呢?这就有讲究了。
比如,你说:“小姐姐,你背的这个包很好看,请问在哪儿买的?我想给我的妹妹也买一个。”
短短一句话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我在夸你的品位;第二,我是一个暖男,会照顾人;第三,我目前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只是我的妹妹。
当然,这不是在教你原样照搬。我想说的是,社交就是不断释放三个方面的信号:
第一,对对方的赞赏;第二,对自己美德的呈现;第三,表达出自己的需求。
(卧龙城主摘自“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桃&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