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本刊特开设《星辰大海,百年征途》专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让我们回望那一个个艰难而又闪光的时刻,增添自信和力量,以信念为舵,以激情为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921年6月29日下午6时,长沙。黑云压城,一场大雨将至。
毛泽东和何叔衡突然向好友谢觉哉辞行,他们马上要到上海去,至于去做什么,两人只字未提。毛、何两人谢绝了谢觉哉送他们上船的好意,匆匆起程。后来谢觉哉才知道,他们是要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6月初,毛泽东收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理书记李达的来信。信中说,共产国际派了两名代表到上海,他们建议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立即派代表到上海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看罢信后,毛泽东非常兴奋。几个月前,他曾收到同学蔡和森从法国巴黎的来信。蔡和森在信中激情澎湃地写道: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你在国内不可不早有所准备……
仅仅几个月后,蔡和森的预言成为现实——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就要召开了。
当时正值暑假,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找到博文女校的校长黄绍兰,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的名义请求借住。“九个临时寓客”从全国各地赶来,住进此处。
湖北代表陈潭秋为后人留下了最为鲜活的一大记述:1921年的夏天,设在上海法租界白尔路(今太仓路)的私立博文女校的楼上,在七月下半月,忽然新来了九个临时寓客。楼下女学校,因为暑假休假,学生教员都回家去了,所以寂静得很,只有厨役一人,弄饭兼看门。他受熟人的委托,每天做饭给楼上的客人吃,并照管门户。不许闲人到书房里去,如果没有他那位熟人介绍的话。他也不知道楼上住的客人是什么人,言语也不十分听得懂,因为他们都不会说上海话,有的湖南口音,有的湖北口音,还有的说北方话……
十几年后,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这时,越来越多的共产党人问在延安的两位一大代表——毛泽东和董必武,一大到底是哪天召开的?此时,距离一大召开虽然并不太久,但是毛泽东和董必武都不记得确切的时间了。1938年,毛泽东与董必武商量,决定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定在7月1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史专家才考证出一大召开的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平均年龄尚未超过28岁。
一大的会址,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李汉俊的家。李汉俊住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幢二层小楼里。20世纪20年代,望志路一带还不是繁华市区,附近有不少农田,环境比较僻静,正是召开秘密会议的好地方。
一大的会议开到第四个晚上时,富有秘密工作经验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明晚一定要换个地方。我们在此一连开了几个晚上,一定使巡捕注意。”其他代表有点犹豫,认为反正明天只有一晚,一时又不易找地方,大概不要紧,于是决定仍在原地。
但真的出事了。7月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会议刚开始不久,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闯入会场,说是找王会长的。这里没有什么王会长,男子随即说了一声“对不起,找错了地方”,就走了。这时,马林立即断定此人是侦探,建议马上中止会议。于是,大部分代表迅速转移,李汉俊作为主人留下,代表陈公博自告奋勇留下陪李汉俊。
果然,十几分钟后,两辆警车来到了李汉俊家,法租界巡捕房的几个警探进入室内搜查,没有找到多少可疑的证据。室内抽屉里放着的一张党纲草案,因为涂改很乱,字迹不清,搜查中幸未引起巡捕的注意。法国巡捕走了,但在四周却布下了暗探。
法国警探突袭李汉俊家时,代表们没敢回博文女校的住处,而是聚集到李达的住处。李达认为,他们的活动已经引起法租界警方的注意,所以应该换个地方开会,最好是离开上海。大家深以为然,但要到哪里去开会呢?有人提出,去杭州西湖开会。可西湖是风景名胜,人多眼杂,不太合适。李达的妻子王会悟搭话说,不如去嘉兴南湖,嘉兴距离上海只有杭州一半路程,南湖离火车站很近,湖上有游船可租,租一条船在湖上开会,既安全又方便。
代表们分两批前往南湖,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因已被巡捕跟踪,目标太大,李汉俊和陈公博也因各种原因,都未去嘉兴。
这是一个阴天,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秀丽的南湖显得格外清静优雅。代表们到南湖后,王会悟已经雇好一只中号船,船里摆着一张八仙桌,一桌酒菜。上午11时许,代表们上了船。王会悟一人坐在船头,充当会议的“哨兵”。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就在这缓缓划行的画舫上开始了。
下午5时左右,天气转晴,湖面上一艘汽舫向画舫方向行驶而来。大家因有上海的经历而提高了警惕,立即藏起文件,摆出麻将牌,装扮成游客。汽舫从画舫一边驶过,知道这是当地士绅的私人游艇,大家才松了一口气,会议仍继续进行。
那一天,在南湖红船上,代表们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大会选举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下午6时左右,南湖渐渐热闹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不起眼的游船中,十几个人轻声齐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一大在低沉却铿锵有力的口号声中闭幕,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宣告成立了。
35年后的1956年,董必武回到上海一大会议旧址,感慨万端,借用《庄子·人间世》中的话,挥毫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同巨’)”,意思是当年的起始似乎简单,并不起眼,后来声势浩大,惊天动地。今天已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正是从这里走出来的。这13个人的小型秘密会议,成为改变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前途的标志性事件,成为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里程碑。
(资料来源:《领航——从一大到十九大》人民出版社、《红船映初心》人民出版社、《北京日报》,知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