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深度对人工晶体术后屈光度的影响探讨

2021-12-02 15:49郭冬香熊义斌林秀琴林少君徐亚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屈光度屈光晶体

郭冬香 熊义斌 林秀琴 林少君 徐亚娟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1-2]。不同的患者根据工作、生活习惯而有远、中、近等不同的视力要求。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现今治疗白内障疾病的一个比较理想的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的大小对患者的术后视力影响是非常大的。根据大部分计算公式来看,一般需要通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数据进行计算,因为术后前房深度估计值在术前是不能准确评估与测量的,所以,一般会造成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估屈光度有明显的落差。那么如何根据患者的需求精确植入对应度数的人工晶体是每一位手术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而术后前房深度是决定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的主要参数之一,影响植入晶体度数计算的准确性,但在术前无法测得[3]。而关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定义各不相同。以往研究关于ACD的定义主要有2种,Holladay将其定义为角膜后表面到有效晶状体平面的距离,而Olsen等将其定义为角膜前表面至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目前临床上将有晶状体的ACD定义为从角膜后表面到晶状体前表面的距离。生理性晶体的厚度为4~4.5 mm,而人工晶体的厚度仅为1 mm[4-6]。现代白内障手术的术后前房深度因众多因素发生明显改变。白内障术后后房容积明显增大,虹膜后移,前房明显加深[7]。有关研究[8]表明0.1 mm的ACD误差,将导致术后0.25D左右的屈光误差。为了植入更为准确的人工晶体度数,提高患者视力,需要对术前术后前房深度有一个准确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常规行白内障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患者5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所有患者都不存在高度近视、青光眼、玻璃体、眼底疾病等相关病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此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患者男性150例(150眼),女性100例(100眼);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0.29±7.09)岁。试验组患者男性170例(170眼),女性80例(80眼);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02±8.17)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术前常规行视力检查、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角膜曲率测量、眼部B超、眼轴(选取<28 mm)、前房深度、人工晶体(选用蔡司603 P,A118.2)度数测量等检查。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250例,均术前行电脑验光仪客观验光、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眼科AB超测量眼轴、前房深度及SRK- II公式计算出预测植入人工晶体度数。术后3个月复诊患者再次客观行视力、验光、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眼科AB超测量的眼轴、前房深度、计算植入晶体屈光度。通过矫正视力的屈光度误差推测出优化的人工晶体常数。人工晶体度数计算:根据术后术眼正视化的原则,采用SRK- II公式计算所植入IOL的屈光度度数。SRK- II公式:P=A-2.5L-0.9K+C,其中P为恢复正视IOL屈光度;A为IOL常数;L为眼轴长度;K为角膜屈光力;C为矫正系数[9]。

1.2.2 试验组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术组250例,植入经过前房深度改变优化A常数的人工晶体,比较恢复正常视力前后屈光度的误差。其余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随访时间为3个月,分析每组术前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屈光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以(n,%)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前方深度对比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前房深度分别是(3.39±0.33)mm、(3.42±0.48)mm,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前房深度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试验组是(3.85±0.28)mm,得出术后试验组的前方深度明显高于术前,通过对比手术前后组内数据,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后是(3.99±0.37)mm,通过对比手术前后组内数据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术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屈光状态对比

试验组患者术后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93±0.21)D,对照组患者术后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83±0.19)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3,P=0.000)。

2.3 术后3个月视力

经过3个月的治疗,试验组患者的视力范围在0.2~0.5 D范围内有192例,其占比是76.8%,而在0.6~1.0 D范围内有58例,其占比是23.2%。对照组患者的的视力范围在0.2~0.5 D范围内有70例,其占比是28.0%,而在0.6~1.0 D范围内有180例,其占比是72.0%。通过统计对比发现,试验组的视力变化优于对照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从生理结构上来看,对于白内障疾病的病情进展来说,一般包括4个阶段:初始期、膨胀期、成熟期、过熟期等。对于膨胀期来说,浑浊的程度能够进一步增加,晶状体会变得愈发肿胀,晶体的厚度一般会超过7 mm,前房逐渐变浅。到了成熟期之后,晶状体内的水分能够超过峰值,随后会不断减少,晶状体肿胀的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过却慢慢变得更加浑浊,而前房则逐渐恢复正常。到了过熟期之后,水分会不断减少,导致晶状体的体积不断萎缩,因为晶体核下沉导致晶体核显逐渐变薄,一般只有2.5 mm左右,而前房会不断加深。基于此,在不同阶段中,晶状体的改变必然会对术后人工晶体的预测结果带来影响。

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已成为白内障手术屈光矫正的首选方法[10]。如何预计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状态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而前房深度改变是影响术后屈光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临床上晶体计算多采用SRK- II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体矫正度数,A常数是该公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IOL设计时根据袢的倾角确定的,消除了由于IOL位置不同造成ACD变化而产生的误差[11],但忽略了白内障术后整个前房深度的改变所影响屈光度的变化。目前国内几乎使用国外品牌的人工晶体,由于我国人眼的各项生理测量值和欧美人有种族差异,国内眼科医师通常手术前晶体度数计算直接使用厂家提供人工晶体参数,易引起一定的误差。多名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发明者推荐进行人工晶体常数的优化,国外多个大样本的研究也表明常数优化提高术后屈光矫正结果预测准确性并且是取得术后屈光满意结果的有效方法。根据术前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测量所提供的术后前房深度的估计值,应是实际工作中选择不同屈光度人工晶体的依据。如果术前能对术后前房深度作出准确估计,便可准确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如不注意患者前房深度而完全按照A常数选择可能会带来术后屈光不正,势必影响手术质量[12]。

表1 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对比(mm, ±s)

表1 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对比(mm, ±s)

组别 例数 前房深度 t值 P值术前 术后对照组 250 3.42±0.48 3.99±0.37 14.871 0.000试验组 250 3.39±0.33 3.85±0.28 20.094 0.000 t值 - 0.814 4.771 - -P值 - 0.416 0.000 -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对比 [例(%)]

对此,根据本文是临床研究能够发现:两组患者术前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后前房深度明显高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93±0.21)D,对照组患者术后屈光完全矫正值为(0.83±0.19)D,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83,P=0.000)。由此来看,在实施人工晶体置入术后,患者的前方深度的变化对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手术前,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影响因素。按照大部分医生的计算方式来,在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过程中,则需要在原有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加上+1.00D~+1.50D,所以,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大部分医生的做法是相吻合的。

综上所述,使用通过前房深度改变得到的优化常数并计算白内障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对患者术后恢复正常视力有一定的提高。

猜你喜欢
屈光度屈光晶体
青少年近视初诊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较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不同屈光度近视的疗效分析
视知觉学习对近视性弱视患儿屈光度增长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为什么儿童验光要散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