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在ICU患者中的应用与影响

2021-12-02 15:49:56张珍香林金香何丽琴吴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21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道护理

张珍香 林金香 何丽琴 吴青

ICU重症监护是医院内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生命之场所,在通常情况下,ICU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均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之特点,必须要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甚至采取留置多条管道通路的方式来挽救患者的生命[1]。由此可见,管道护理才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所在[2]。因ICU患者普遍病情危重,且进展极快,在创建多条管道以保证有效救治病维持生命的同时,也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3]。具有关报道称,在ICU护理工作中,发生管道不良事件的几率高达84.58%,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救治效果与身体的康复进程[4]。除此之外,诸如管道护理环境不佳、置管标识欠清晰等问题在ICU病房中也层出不穷,给患者与医护人员均带来极大麻烦[5]。基于此,本院将研讨对ICU患者实施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的应用与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选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ICU收治的264例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有1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管道护理,试验组则采用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对照组男性69例,女性63例,年龄22~81岁,平均年龄(51.74±10.68)岁;试验组男性67例,女性65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52.85±10.79)岁;两组ICU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管道护理,即遵照ICU专科护理标准对患者实施常规管道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试验组采取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包括:(1)首先,寻找出临床中存在的各种管道护理问题与不足,分析形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计划方案;(2)组建管道护理管理专项小组,合理分配任务,制定相关规定与整改措施,划分责任制,建全奖惩制度;(3)定期对ICU病房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以提高全员的护理技能水平,更进一步细化各种管道护理工作内容,包括完善操作流程、专科规范以及护理路径等,采用各种颜色的标签对不同的管道做好明确标识,并且给予应用防过敏的管道护理胶布,同时,还要创建管路交接记录表,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严格遵照相关标准流程重点核对好每条管路;(4)创建《ICU病房管道管理质量评定量表》,管理专项小组内的成员负责按照表格相关调查项目,每周对临床管道护理情况进行3次检查,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立即上报,尽快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5)多与患者沟通,要耐心、温和的对患者详细讲解管道护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操作,并防止引发患者擅自拔除管道的事件发生;(6)开展医护团队合作,护理人员遵照《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调查并识别出容易引发非计划拔管的高危患者,而后对患者的配合程度与意识进行综合评估,调查患者既往有无发生过自行拔管类事件,并将评估结果向医生告知,随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采取约束带、注射镇静类药物等。

1.3 观察指标

(1)在患者出科后第2 d进行回访,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两组ICU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比较,项目包括:管道通畅、管道固定、管道标识以及管道护理服务四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即表示患者对护理效果评价越高。

(2)统计两组ICU患者引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项目包括:管道感染、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置管处渗血渗液以及置管处血栓形成等5项。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t(x-±s)代表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通过(n,%)代表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对比结果均为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ICU患者护理效果

试验组ICU患者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ICU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s)

表1 对比两组ICU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s)

组别 例数 管道通畅 管道固定 管道标识 管道护理服务试验组 132 63.12±2.55 62.05±3.46 59.18±3.59 56.72±2.18对照组 132 79.45±1.97 78.62±2.54 79.60±4.12 79.98±3.42 t值 - 58.224 1 44.353 4 42.931 8 44.588 6 P值 -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2.2 观察两组ICU患者在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ICU患者在置管后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ICU患者在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即是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救治危重患者十分特殊的场所,诸如人体多脏器官功能衰竭、重症胰腺炎、重症颅脑损伤、重症感染、药物中毒、多发伤以及心肺复苏术后的患者,均需要被收至ICU监护室中进行观察,这种类型的患者均具有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且十分复杂的特点,故而需要置入多种管道用以辅助治疗,包括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管、留置导尿管、鼻饲胃管等,甚至是开展引流、吸痰以及吸氧等处理均需要通过管道来完成,由此可见,所有管道均可以对患者的整体疗效与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6]。在通常情况下,ICU监护室中的所有患者均不允许家属来探视与陪护,这样便会致使ICU监护室内各种导管的护理风险要远远高过普通病房,一旦操作失误,便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ICU患者各种导管的护理重点加强,而经相关研究[7]发现,重点提升管道护理干预,则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满足患者对于氧气与养分的需求,确保头部引流有效、彻底,提升引流成功率,对患者颅内压进行监测,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进程。

近年以来,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模式已经逐步获得临床与医疗界的广泛关注,而将该项护理方案应用在临床中后,更是促使诸多科室均取得了优异的成果[8]。精细化管道护理属于一种颇为全面的多元化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能够将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双方均作为切入点,并从护理环境、管道护理安全性以及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等诸多层面着手,再从对护理前期进行评估、护理过程中对护理流程的管理以及护理后的各项回顾,总结查找出传统管道护理中隐匿的一切不足、问题以及缺陷,并与管理小组内成员进行探讨,总结出合适的整改方案,建立良好的循环模式[9]。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呈正比,而高效、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10]。同时,经过相关调查发现,在现今临床中,引发出的管道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重症监护(ICU)病房、急诊ICU以及心胸外科最为严重,且发生率最高,但是在应用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之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1]。

常规护理经常会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管道引流输入异常、管道连接错误等不良事件,皆因日常进行管道护理时未妥善固定,且管道标识不清晰,护理人员缺乏无菌观念方面知识以及护理管理不当所导致[12]。而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其包括:(1)呼吸机管道护理:防止呼吸机管道出现弯折、夹闭等现象,及时清除管道内部积水并时刻保障湿化罐内蒸馏水的含量充足,以保证湿化效果[13]。(2)引流管护理:引流液要放置在适宜高度,并固定住,脑室引流管外部暴露部分要做好标记,在患者的穿刺点上部10~15 cm之间放置引流管,以防止发生引流管折叠、挤压、脱出以及扭曲等现象。每日按时对引流管进行冲洗,倘若患者出现早期血凝块堵塞血管,致使引流不畅,便需要采取药液实施液化处理,抽吸量要适当,以防止发生颅内积气[14]。随时记录好引流液变化情况,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以及性状,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 mL为宜。在通常情况下,脑脊液属于无色、透明液体,术后1~2 d之内的患者可能会略带一定程度血色,但倘若脑脊液颜色持续加深,亦或者日流量超过500 mL时,便代表患者极有可能存在出血症状表现,此时应及时通报主治医师并采取相应处理。倘若在患者的脑脊液内发现有毛玻璃样絮状物亦或是有浑浊反应时,即代表患者可能出现颅内感染,此时需要及时为患者采取相关检查并采用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每日按时更换引流袋,并在完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各项操作[15-16]。对于躁动异常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约束带,以防止出现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但同时也不能强行约束患者,以防止患者挣扎剧烈引发颅内压增高。在正常情况下,3~7 d为引流管的合理留置时间,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发展合理规定引流管的留置时间。(3)呼吸道护理:对于脑出血昏迷患者而言,其呼吸中枢极容易受到伤害,还会大大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引发舌后坠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到畅通。应当将患者的气管插管进行有效固定,从患者的唇部上方直至两侧面颊粘贴长条胶带并进行固定,术后采取高容量低压气囊准确记录患者的充气量,每隔4~6 h实施1次放气,持续5 min,放气前要将患者的鼻腔、导管以及口腔清洁干净,充气过程中要避免吸气气流有杂音,呼吸机一旦出现低压报警亦或是气流有杂音,极有可能出现漏气,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患者发生误吸。选择多孔、一次性、柔软且大小适中的透明硅胶吸痰管帮助患者吸痰,进管时注意深度适宜,而后连接负压,在旋转吸痰管时动作必须轻柔,每次吸痰时间维持在10~15 s最佳。

本次研究得出,试验组ICU患者在管道通畅、管道固定以及管道标识、管道护理服务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过对照组,试验组ICU患者在引发管道感染、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置管处渗血渗液以及置管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为ICU患者采取精细化管道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道护理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5:02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28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11-17 13:04:02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如何打造精细化立法产品
公民与法治(2016年7期)2016-05-17 04:11:03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