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究

2021-12-02 02:59:02
中国金属通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有色金属物探矿产

陈 凡

(阿克苏地区土地储备中心,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我国国土广阔,拥有众多自然资源,但由于人口数量也比较多,人均占有资源有限,有色金属、铁矿等矿产资源十分短缺,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矿产开采量在不断扩大,矿山储备量严重缺乏,能否在重要矿种及重点矿山储备量上获得突破,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突破现状,我国在转变了在矿山外围找矿的思路,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成矿过程理论与矿产勘查方法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找矿效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保障[1]。由此可见,本文围绕“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价值意义显著。

1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思路与流程分析

在老矿区找矿,是一项十分特殊的工作,要想取得成果,必须创新地质学科理论知识,创新应用矿产资源勘察技术,根据矿区地质情况,形成科学高效的综合找矿方法与技术。具体来说,当前的找矿思路包括为以下两种:①在矿山四周找矿。实地勘查获取矿区地质条件等信息,获取遥感蚀变矿化信息,综合应用电吸附、吸附烃等化探方法,查找矿产资源;②在矿山纵深部找矿。基于成矿地质信息,综合应用地下物探、地面物探、化探方法等,进行工程验证。

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察工作中,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预查。对于有可能成矿的区域,进行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展开矿区初步踏勘工作,以及少量工程炎症工作,初步预测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及开采前景。

(2)普查。对具有良好开采前景的矿化区域,展开进一步勘查,综合应用物探、取样、化探等方法,确定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应用对比法系统评价。

(3)详查。采取取样分析法,预测、评估矿产资源远景,并以实景为依据,对此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有无开采价值进行判断,并对具体的开采范围加以明确,探测出矿体空间位置、形态及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区开采建议书,为后续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提供信息支持。

(4)勘探。对于之前勘查工作获得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确定矿体储存级别,为后续矿产资源质量评定、开采方式选取、矿区规划建设等提供参考信息[2]。

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分析

2.1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形成过程中,成矿热液均需经过不同类型的构造裂隙转运到周边,期间成矿热液会在成矿裂隙、转运通道留下元素痕迹,而且,元素组合会因为成矿热液物质的组成成分差异表现出不同。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是一种通过检测区域土壤、岩石、气体、水、植被等自然元素特征,提取信息,对比分析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信息,勘查出该地区矿产资源蕴藏情况的方法,对坑道中不同裂隙展开地球化学工作,能够精确定位矿产赋存区域,通过分析不同成矿期次中的元素组合,然后结合元素组合信息、矿头晕及矿前晕的组合比值情况,可进一步分析深部构造的含矿性。

2.2 地球物理勘察方法

地球物理勘察方法是一项基于物理学理论,根据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密度、磁性、放射性、电性、弹性等从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展开有色金属矿产勘查的技术方法。比如说,闪锌矿石,呈现出高密度、弱磁性、中-高电阻率、中极化率、低声波速度的特征,而多金属矿石,则呈现出高密度、微弱磁性、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的特征[3]。在应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展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时,借助于现代化物理手段与勘查设备,采取电法、磁法、重力法等测量技术,可以准确获取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信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获取准确的矿产资源分布信息。

2.3 同位素找矿法

地球发展演变过程中,地壳不断运动,各区域地质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并伴随着铅同位素的演化,地质体内铅同位素的初始比值,以及钍、铀等同位素的衰变情况,决定了铅同位素的增长与演化情况。一般来说,矿化点、矿床等都是成群出现的,拥有显示的成矿背景及成矿物质来源,而且往往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内,这些情况表明,这些矿产具备类似的铅同位素初始比值,或者类似的钍、铅比值与铀、铅比值。现有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中的铅同位素初始比值、钍铅比值、铀铅比值等与围岩存在一定的差异,矿体及其异常体中铅同位素也与围岩存在一定差异,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早期应用同位素找矿法,能够有效区分矿体、异常体及围岩。在勘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可采集一定量样品,检测其中的铅同位素,分析数据,明确矿床物质来源特征,得到矿产形成条件、矿床规模等具体信息。在明确成矿条件之后,可以再检测已知矿床,获取已知矿床的铅同位素靶标值,应用变差椭圆处理R判别模式处理,对比分析两个靶标值,评估未知区域的矿产信息,取得远景点评估值,展开后续勘查工作。

2.4 吸附相态汞化、电吸附及吸附烃探查法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化探方法,进而传统勘探方法比较,在吸附相态汞化、电吸附、吸附烃探查优势方面非常显著,能够准确探测出盖层较厚、较弱矿化信息的隐伏矿异常信息。受到后生地球化学作用影响,有色金属矿产中的一部分成矿元素、伴生元素转化为可溶性离子,这些可溶性离子会向上转移,聚集在一起,但采取常规勘查方法无法检测到富集于土壤、岩石中的可溶性例子,需要对样品进行特殊处理方可捕捉到这些信息。应用电吸附法,需要应用化学试剂处理样品,或者直接通电处理,提取相关信息。吸附烃探查法的原理与点吸附法相似,由于有色金属矿、包体中含有大量的大量沥青质、干络根等,矿体中的硫化物氧化形成吸附烃类气体,这些气体垂直上移形成烃类异常,应用吸附烃化探法可探查到相关信息,继而推断出与其相关的矿产资源信息[4]。

2.5 坑道物探法

坑道物探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物探方法,属于金属矿电法勘查中的一种,可采用的勘查方法包括大瞬变电磁法、功率充电法、坑地坑激发极化法等,工作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坑道物探法。一般来说,坑道物探法会应用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矿区内的深部找矿工作中,因为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物探探测深度与进度,而且,应用这一方法,在坑四周不同方位布置场源,展开测量,可扩大钻孔的信息反映范围,从而找准坑四周的盲矿体。在多个钻孔检测中应用坑道物探法,可提升井间盲矿的发现概率,获取矿体平面分布、立体产状等信息。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的局限性及展望分析

整体而言,我国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获得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成果,但是所用勘查方法存在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及信息多解等问题,存在各种化探异常现象,现有的技术体系,无法克服矿体本身、地球化学作用、岩层性质改变等因素的干扰。具体来说,我国现有的找矿理论容易受到矿床被地质构造、自然岩层的影响,采取传统理论难以准确寻找到矿产,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不受地质因数干扰的能够科学评价矿床分布的理论。路径,发达国家的找矿深度可达400m0至5000m,但是我国有色金属开采深度不足1000m,现有找矿理论、勘查技术无法达到深度探测要求[5]。

我们应该正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备量不足,以及找矿理论、矿产勘查技术落后的现状,增大资金投入,基于我国地质情况,研究出科学可行、受外界干扰小的找矿理论,借鉴外国先进找矿技术,研发出先进的勘查技术与设备,推动找矿理论与勘查技术的融合,实现不同勘查方法的联合应用。同时,在工作实践中,矿产开发企业应该大力采用野外现场快速勘测方法,具体包括无形测定、元素分析法等,并加强对于野外现场快速勘测工作的监督,确保工作的规范化,提升找矿效率,获得更为理想的找矿结果,避免工作不规范所致的漏矿现象发生[6]。

4 结语

综上所述,有色金属是现代化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随着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总储存量不断下降,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必须提升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察水平,研发新的勘察理论、勘察工艺、勘察技术及设备,大力推广,制定优化的符合我国地质情况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察技术体系,勘察到更多可开采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明确矿产分布信息,根据工业发展需要,统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工作,进一步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效益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有色金属物探矿产
《石油物探》 2022年总目次
石油物探(2022年6期)2022-12-03 08:22:42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矿产勘查(2020年11期)2020-01-04 21:04:51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中国外汇(2019年7期)2019-07-13 05:45:02
Cross-Lingual Non-Ferrous Metals Related News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CNN with A Limited Bi-Lingual Dictionary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河北地质(2017年1期)2017-07-18 11:08:09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6年1~6期总要目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1:57
两种物探方法在观音岩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云南地质(2015年3期)2015-12-08 07: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