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莲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明秀分院药剂科,广西 南宁,530001)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在患病时所选择的就诊医院越来越广泛,对于药学服务的质量要求相对提升,患者在就诊时普遍倾向选择医疗质量高、服务态度好的医院[1]。中药房作为医院整体服务的一扇窗口,服务质量的优劣能够直接关系患者用药安全与医院经济效益和声誉。近几年,随着中药不良事件不断发生,中药学服务逐渐滞后,患者在就诊时选择中药疗法的概率越来越低,中药将在临床中面临异化,甚至是被西药完全所替代的危险。为尽快帮助中药药学适应新形势下所存在的挑战,立足于中医药理论特色,发扬和继承祖国中医药文化[2]。本文就医院中药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内容如下。
受传统思想影响,临床中药药学与西药相比较,前者难以被临床各科医师所接受,中医师在诊治患者时主要旨在辨证开方用药,中药师则倾向于接方调配发药,两者各行其志,医不识药[3]。另由于中药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国内外各地区用药习惯存在不同之处,异药同名、同药异名的情况长期存在,如:临床常用药牛膝中有川牛膝与怀牛膝之分,防己有广防己和汉防己之分,两者功效虽较为相似,但存在一定偏差。据了解,临床大多中医师所开处方一般为生药,药物需经特定加工处理后,方能符合临床用药需求,但由于处理方法不同,药物本身功效也会发生不同变化,如大黄具有逐淤通经、凉血解毒、泻热通便之效,是临床较为常用的重要,但经酒制后期效果则会减缓,更加偏于清上而活血[4]。与此同时,药方中未标明具体药物与剂量,能够给药师在取方调配中存在诸多困惑。
面对临床,医药结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是中药调剂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医院中药房不仅需要将住院患者处方调配好,还需调配门诊患者处方,其日常调剂工作强度较大,另由于调剂人员缺乏较强责任心,在调剂称量是普遍通过目测估量分法进行,少数调剂人员还存在以手代称,长期存在称量误差现象[5]。临床医师和患者对此意见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中药一直未受到重视,导致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就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普遍缺乏执业药师,临床中直接面对患者进行用药决策的中药师目前仍存在空白现象,接方配药时对于医师处方用药意图往往无法理解[6]。
临床多数患者因前往医院就诊不易,时常出现同时就诊不同专家或不同专科的情况,导致重复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或中药[7]。临床在进行处方调剂操作中,均是分开管理中西药房,中西药双方调剂人员在多数情况下均是忙于各自所接的中药调配工作中,审查处方是否存在十九畏、十八反等情况,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去真正了解患者有无存在重复用药的可能性,是否采用中西药联合应用,无法从中掌握患者存在的联用治疗后所可能存在的不良后果。
医院患者在就诊时普遍存在依从性较差情况,在其复诊时很少能够带上既往就诊病历,导致医师无法及时准确掌握患者病情治疗期间的用药情况,无法评估可能存在的药物危险性[8]。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主要是跟踪患者用药情况,为患者建立规范化药历档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药物,予以相对应的用药教育等服务。
传统使用的中药一般为野生品,受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影响,中药材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故而有着地道药材之说[9]。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天然地道药材生产数量有所限制,自然资源出现日益减少的现象,无法满足临床所需,另加之中药品种相对复杂多样,市场大部分药材经营商只追求于经济利益,往往忽略药材质量,牟取暴利,导致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药汤剂所包含的各种药材在中医辨证施治中均具有各自特点,在使用前均需要经过特定处理方能服用。如汤剂是中医临床用来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之一,它可以随证加减,体现出中医辨证用药的精髓。煎煮汤剂前,饮片需浸泡一定时间,煎煮时对器皿、加水量、时间、火候都有要求,还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煎法。汤剂服用时,根据药性,服用方法也会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补阳药、利湿药、催吐药宜于清晨服用,益气药、解表药宜于午前服用,泻下药宜于午后或入夜服用,滋补药宜于入夜服,安神药宜于夜卧服用等。这些都是中药药学服务的内容,既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辩证思维,也彰显出中药理论的特色。但部分中药工作人员在为患者发放药物时,因指导患者如何用药过于繁琐,而缺乏一定责任心,时常出现将不同煎煮药物未添加说明便交予患者的情况,部分工作人员虽能够按要求划分药物,但仍无法做到认真指导患者用药,患者因不明药物具体使用方法,随意煎煮,导致所用药物无法完全发挥功效,达不到临床预期治疗效果。
(1)提升中药药学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团队建设:医院需引进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提高临床整体高技术人员比例,加强重要工作服务人员业务交流机会、在岗进修、在岗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水平。加强中药药学服务人员事业心教育、职业责任心、职业道德,将工作核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2)加强工作管理,完善相关机制:以知识育人,制定相关有效规章制度,中药服务人员需遵循制度管理。不断完善与总结管理制度,其中含有中药配方、贮存养护、加工炮制、质量检验、评估供应者资质、进药渠道等各个环节规章制度,做好检测工作,提高识别假劣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的技能,保障中药质量。(3)加强临床药师与医师之间的合作:药师中医临床知识缺乏,临床参与程度不够,药师职能未完全转换。必须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不断改进自身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专业素质,寻找突破口深入至临床中,在跟随医师查房过程中,掌握医师用药意图,根据用药原则,及时提醒提示在所使用药物中有特殊要求的药物用脚注标明,比如:标注药材产地以及煎煮要求、炮制方法,促使在医师开方药师配药中养成正确标准的良好习惯。定期检查药方药材,补充缺失药品;为进一步掌握患者用药情况,临床可建立科学有效的药历,全程监测跟踪患者用药治疗情况,积累自身业务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将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方能够获得患者的完全信赖,促使中药学事业在临床中健康稳步发展。
目前,临床对于医院中药药学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是提高中药药学服务的关键和重点内容。在提高临床中药药学服务的前提条件便是需要找出问题所在,改善药学服务观念与措施,“以患者为中心,以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核心”,认真改善中药药学服务中存在的每项问题,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养,增强其与患者交流沟通,不断优化中药药学服务观念与措施,为患者就诊治疗提供一定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