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重要论述研究*

2021-12-02 03:12陈达云赵九霞
关键词:民族团结公平共同体

陈达云,赵九霞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历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教育的重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时代特征和方法论意义。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0。这一论断提出了新时代积极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任务,突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已有相关研究多从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或者二者耦合作用的角度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路径。诚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确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且将继续发挥作用,然而,对于意识的构建,教育方式比其他方式更有效持久,且对其他方式具有催化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和巩固的逻辑起点。总之,要将民族教育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并作为民族教育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已有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颇多,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内涵解读、历史考察、路径建构和政策分析四个方面。从学科视角来看,主要集中于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与民族教育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民族团结教育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鲜有将研究视角直接对准民族教育,探讨民族教育通过哪些方面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研究以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为主题展开讨论,反思民族教育何以发挥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各民族人民共同发展的特殊使命。

二、民族教育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以民族教育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有的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历史梳理,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解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意识,理解这三个关键词是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前提和基础。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2]29如果能够深入解读这两对关系,正确认识中华民族(nation)是一个包含56个民族成员的大家庭,各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能很好地规避中华民族概念理解的狭隘、混乱、他者化和虚无化。①参见王平《反思与检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规范化的若干基本问题》,《思想战线》,2017年第3期,第56-62页。也能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不同于本尼迪克特笔下的想象的共同体,也不同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ethnic groups),而是经过历史的锻造,逐步地从自在走向自觉。②参见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页。因此,相比较人类学学科视角,政治学视角更适于解读中华民族的内涵,而民族教育正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产物。

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概念的深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中华民族概念理解的分歧和错误倾向,共同体强调各民族在坚持发展本民族的同时,能够持有整体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共同体的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的超越,作为一个共同体,只有补齐短板,才能实现质的飞跃。③参见郝亚明、赵俊琪《“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转变视角下的理论价值与内涵探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5-11页。各民族取长补短,中华民族才能够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共同体的范式构建中华民族的内容,由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等多维度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民族和国家认同,更是共同体认同。④参见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83-94页。强化这一认同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

意识包括浅层次的感性认知和深层次的理性认同,是认知、情感、评价、认同等心理活动的总和。⑤参见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第5-13页。有研究者通过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研究,将已有成果归纳为认同和认知两种视角下的两类观点,“认知视角突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的认知加工及生成过程,认知视角主要基于心理学的学科立场;认同视角强调态度上的认同转变过程,政治学、文化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多采用这种视角”[3]。我们所讨论的民族教育场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不是停留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浅层次认知层面,而是更加关注基于认知的深层次理性认同层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民族问题,民族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过程中不断协调多民族及其与中华民族之间关系,在共生与融合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研究认为,“民族教育能够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通用语言、交往空间、主体意识、民族情感和物质基础等生成性条件”[4],但这些要素也是族群存在的基本条件⑥参见张凤阳、罗宇维、于京东《民族主义之前的“民族”:一项基于西方情境的概念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第29-48+204-205页。,故这些条件还不足以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生成性条件。事实上,民族教育的确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基本条件,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四个维度对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支撑条件,但它最集中的表现具体反映在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教育扶贫、多元一体文化及民族教育公平等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中。

三、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的论述,并不是就民族教育论民族教育,也不是纯粹从民族学或教育学的范畴谈民族教育。而是立足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5],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凭借非凡的政治智慧始终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出发,科学总结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和民族问题的新经验,发表关于民族教育的系列观点,这些论断蕴含了民族教育对于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具体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脱贫、多元一体以及教育公平等四个方面的重要论述当中,分别构成了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重逻辑。

(一)民族团结: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逻辑

民族问题“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2]3。既表明了各民族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也体现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意义。翻开中国历史的画卷,摆在人们面前最感人的莫过于各民族彼此依存、共同抵御外辱的那一段,这种石榴籽式的民族团结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各民族成员不断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新中国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族团结事业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①参见张少春《团结之路70年:新中国民族团结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脉络》,《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第15-23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从理念、政策到行动,为全面发展民族团结教育事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

理念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2]39。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民族团结教育不可或缺,其核心是让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②参见万明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民族教育》,2019年第6期,第20-21页。民族团结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对巩固民族团结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花独放不是春,没有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可以孤立存在;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各族人民团结协作,中华民族才能够繁荣昌盛。

政策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先后被写入党章和宪法,这既是政治话语,也是法律保障。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加强民族团结。具体表现在中华各个民族和中华民族的不同层面,一方面,要铸牢中华各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成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另一方面,要筑牢中华民族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巩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能创造的社会稳定是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又是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二者相得益彰。

行动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引领当代、惠及千秋的重要举措,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民族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扮演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接受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包括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成员,各级各类学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如何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成为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教育脱贫: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逻辑

我国积极践行2000年《联合国千年宣言》,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确定的奋斗目标。解决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教育作为脱贫的五大举措之一,被赋予了重大使命。特别是教育扶贫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精准脱贫“五个一批”[6]65-70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1]47-48。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深度脱贫中具有先导性的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有差异也有共性,教育质量得不到全面保障是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原因,让贫困人口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和批示中反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6]6,也曾多次在对民族地区的考察中指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民族地区。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占了11个,要实现全面脱贫,需要重点关注民族地区。为了确保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必须充分发挥民族教育的功能,尤其要解决好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教育事关民生,通过发展民族教育,可以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促进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就业,改善一个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从而在源头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①参见郭晓娜《教育阻隔代际贫困传递的价值和机制研究——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年第3期,第6-12页。习总书记早在1989年就表示:“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是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教育脱贫作为加快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贫困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推进教育精准脱贫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8]196,教育脱贫不仅关系到经济和教育问题,而且事关政治和社会问题。教育同政治、经济和社会有着天然的联系,民族教育肩负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伟大使命,具体地,民族教育在建设生态文明、改善民生民心和维护社会治理等多方面都有特殊的战略功能,对实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具有根本作用和特殊使命。有研究强调,只有在民族教育(national education)培养的人才能够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时,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参见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第56-61页。这段论述同样适用于民族教育(Minzu education),只有真正履行了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使命,民族教育才能帮助民族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够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地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多元一体: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

经过历史锤炼的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费孝通所描绘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让各族人民能正确理解和认识这种格局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一体是主线,是方向,多元是一体的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2]30。这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思想指导,也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情感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将这种一个大家庭中各成员的关系表述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各民族成员只有团结统一,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构成,各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积淀,在地理空间之中形成文化空间,多元一体格局为人们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提供了有效指导。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5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政治认同也是文化认同,要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情出发,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基于和而不同的理念培育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强化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进各民族之间对不同特色文化的认识,促进各民族成员之间的尊重。同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41这一论断深刻指出了,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文化自信能够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又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对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③参见陈卫亚《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37-141页。,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在坚持发展本民族的同时,能够持有整体观是第一位的,新时代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民族是以一体为核心的多元。

多元一体教育是民族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维度,也是中国民族教育有别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选择、传承与创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教育的特色和职能。比如,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教学就是民族教育以语言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形式。为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教育教学必须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④参见郭连锋、孙振东《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民族性思路》,《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8-23页。传承和创新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并合理地处理好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民族教育的始终。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教育所秉承的多元一体教育理念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有利于筑牢各民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教育公平: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逻辑

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和批示中发表了相关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9]。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23、“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45、“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46。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公平的论述证明,教育公平事关民生,事关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8]188。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国家战略意义,“教育公平是一种国家责任,它能够透过制度的正义促使人们共享价值观和荣誉感”[10],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从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地区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区域,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是推进我国教育公平非常紧迫的现实需要。如果少数民族教育公平问题不能有效保障,就会造成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理失衡,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也就更加难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了缩小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党中央制定了诸如高考加分、开设预科班和民族班、对口支援、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经费投入等一系列关于各级各类民族教育的补偿和倾斜政策。在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8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文件成为全国各省市针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招生制度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参考指南。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网址: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访问日期2019年9月19日。这些政策涉及招生、师资、教学、课程、教材及就业等教育的全过程,切实地促进了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公平。经过不懈地努力,民族教育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建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体系完备、种类齐全的中国特色民族教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全面均衡发展,包括56个民族教育事业的充分发展。在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中,民族教育公平比经济、文化发展对消灭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有着更持久稳定的效果。所以,中国民族教育既是教育工作又是民族工作。长期以来,民族教育相比较普通教育,在公平性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实现民族教育公平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原因在于,“民族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工程”[11]。能否顺利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公平事关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事关各民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公平是典型的社会问题,保障各民族成员接受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构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条件。

四、结语

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关于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论述,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方法论意义。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本条件是高度的政治认同,共有的文化繁荣、共享的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的社会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地区教育脱贫、多元一体格局以及民族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这四个民族教育的主要方面共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筑牢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当然,民族团结不仅仅是政治话语,教育扶贫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多元一体超越了文化的范畴,教育公平亦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这四个方面彼此支撑、相互促进、辩证统一。我们的讨论旨在从这四个方面切入,探讨民族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维度上培育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历史与现实证明,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国民族教育当继续从强化政治认同、筑牢经济基础、提升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多向度展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公平共同体
公平对抗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笨柴兄弟
必须公平
民族团结教育融于数学教学的思考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