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甘肃:会宁县教场小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从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来看,虽然教师在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突破,但其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这与教师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够科学有一定关系。为了改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现状,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做好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改变课堂教育的主体,在弱化教师课堂地位的同时,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开展教学工作。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特点来看,其知识内容多为价值观念、道德素质等为主,这种知识不像汉字、加减法和单词一样对错分明,需要学生以个人认知为基础进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正确的认知,教师要做好在以学生认知体验为基础的前提下,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单元的教学时,考虑到当代小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有限,所以为了让他们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选择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播放视频资料,其中包括帝国主义烧杀抢掠的视频、革命先辈奋勇抗争的视频以及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视频等,让他们能够通过视频资料去了解那段历史,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和思维投入学习,并树立起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是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学习环节,并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去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进行《我们的班规我们订》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能在班级生活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我就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制订班规”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认为有用的意见,并对每一条班规的制订建言献策。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班规的制订,由此做到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同时,实现对他们的主体地位落实,为班级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助力。在完成班规的制订后,我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因为班规是他们自己制订的,他们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并进一步做好对他们的认知启发,让他们可以在享受应有班级生活权利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和进步带来助力。
设计趣味课堂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训练环节中以更好的状态去进行学习,强化对知识的认知,这对于学生的进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考虑到学生的行为动力,教师除了保证训练内容与课堂知识相一致的同时,还要强化训练的趣味性,因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完成《我们当地的风俗》的学习后,我就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为学生设计了“问答游戏”。游戏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我会随机提出一些问题,各小组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错误不扣分,看哪个小组最后的得分最高,由此做到借助趣味问答游戏来完成对他们的课堂知识巩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带来支持。
布置生活实践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化实践作业,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到生活中去体验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例如在完成《合理消费》一课的教学之后,我就为学生布置了“今天我做主”的课后实践作业。在作业中,学生可以得到一定数额的钱,这些钱是两天家庭日常生活开销的费用,学生需要当家做主进行周末家庭开销的管理。这样,让他们合理地进行家庭资金的支配,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为他们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树立带来助力。又如,在完成《应对自然灾害》的学习后,我会为学生布置“我是家庭小老师”的作业任务。在该任务中,学生需要将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教给家长,并由家长录制小视频进行记录,由此做到在强化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方法记忆效果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构建带来助力。
总而言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有效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为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提升带来助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目标,并通过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保证学生可以在他们最佳状态下去进行符合自己认知兴趣和思维水平的知识学习;并通过体验式实践方式,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由此来进一步完成对他们的素质教育,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