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升亮(江苏:涟水县五港镇中心小学)
增加数学课堂的深度是老师追求的目标之一。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通过注重关联性,挖掘知识点潜藏的思想;通过注重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组合转化;通过开放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这些措施可有力地推动数学深度课堂的建构。
运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深度数学课堂的建构,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通过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逻辑链条的探索,从而挖掘潜藏在数学知识中的思想,促进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
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中,学生要学习与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相关的数学知识,老师就可以深度挖掘不同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联性。老师首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提问学生:“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学生会写出S=a×h÷2。老师可挖掘其中字母的意义:“a 和h 分别代表什么?”学生此时会根据课本的定义回答:“a 是其中一条边,在面积的计算中叫作底边,h 是这条底边上的高。”老师再提问学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它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此时就会回答S=a×h,并开始思考: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a都指的是其中一条底边,h 都是指底边上的高,不同点就在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需要÷2。老师此时继续挖掘:“那么为什么三角形面积需要÷2,而平行四边形不需要呢?”学生此时就会思考:底乘高其实是一个矩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是矩形的一半,因此需要÷2,而平行四边形通过平移分割后,面积和同底同高的矩形相等,因此不需要÷2。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就对其中的关联性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通过这种注重关联性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挖掘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思想,从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汲取,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深度的增加,有效助力数学深度课堂的建构。
建构数学深度课堂,不仅需要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更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性,从而促进学生参与知识之间的组合和转化,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节课中,老师首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然后给学生讲解:“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其实是同样的原理。”接着让学生解答具体题目:“7.5-3.24=?”学生看到这一问题时,首先会感到困难,老师此时引导学生:“大家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7和3 应当如何计算?”学生会回答:“7-3等于4。”老师:“是的,整数的计算规则就是相同数位的数字进行计算,那么我们再来看后面的小数部分,它们所遵循的规则也是相同数位的数字进行计算,大家看一下,0.5-0.2 如何计算?”学生此时就会解答:“0.5-0.2=0.3。”此时,学生发现,3.24 的最后还有一位0.04 这一数字,就会询问老师这一数位如何进行计算。老师可继续提示学生:“我们刚才说过,小数的计算规则和整数相同,7.5 如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结果就是7.50,那么现在这一数位上的数字为0,就应当向前一位借数,因此前一位的结果就变成了多少?”学生此时就会开始计算:前一位结果变为了0.2,借过来的0.1减去这一位上的0.04就剩下了0.06,就计算出了结果为4.26。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实现了知识的组合转化。
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解题过程,能够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具体过程,通过对整数知识的组合和转化,可以使学生对小数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小数的效果,助力深度课堂的打造。
深度课堂必须具备开放性,深度课堂应当给予学生开阔的思维环境和视野,通过开放的问题和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深度探索,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助推深度课堂的构建。
如,在《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中,学生要学习与负数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是学生首次接触相关知识,因此,老师要通过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负数知识进行深度探索,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老师首先提问学生:“我们之前学到的数字,例如1,2,3,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叫作正数,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与正数相对的是什么呢?”学生开始思考:生活中与正相对的词汇是负,因此与正数相对的应当是负数。老师继续为学生展现问题情境:“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已经多次见过负数了,比如说,夏天很暖和,一般我们会说,今天的气温是26 度,但是到了冬天,一般气温比较低,我们会说,今天的气温在零下5 度,这个就是指的-5℃,-5就是负数。”通过这样开放性情境的设置,学生就对负数的知识有了初步探索。
通过这种开放课堂的打造,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提高,助力学生不断深入知识内核进行探究,有效实现了深度学习。
通过深度学习的策略,可以有效助力深度课堂的打造。未来期待有更多学者针对这一领域展开研究,探索出更加高效可行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和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