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再宏,张占英
(1.商州区沙河子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林业分站,陕西 商洛 726007;2.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站 林业分站,陕西 商洛 726000)
核桃缀叶螟(Locastramuscosalis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湖北、陕西、云南、安徽、河南、贵州及四川等省。核桃缀叶螟以幼虫危害核桃的叶片,呈卷曲状,发生严重时可把树叶吃光[1-3]。商州区地处秦岭东段南麓(109°31′~110°16′E,33°36′~34°12′N),面积2 672 km2,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年均温13.5℃,年均降水量758 mm,无霜期215 d,日照时数2 124 h,森林覆盖率68.2%,土壤以粘土和沙壤土为主,是核桃生产的适生地区。在商州区核桃缀叶螟主要危害核桃和黄连木、漆树、黄栌。
据调查,近年来,核桃缀叶螟在商州区沙河子镇、大荆镇和刘湾街道办事处等核桃产区危害较重,一般受害株率为30%,严重的单株虫口密度达300余头;植株被害后枝残叶碎,冠顶光秃,形似火烧,枝条上留下雀巢般的虫窝,严重影响核桃树的生长和产量。有关核桃缀叶螟的形态特征、发生危害和发生规律及防治方面已有研究报道[1-9]。高鹏飞等[1]对东北危害核桃及火炬树的核桃缀叶螟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陈雷等[2]研究了薄壳山核桃缀叶丛螟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张士文[3]研究发现,核桃缀叶螟近几年来对北方核桃的危害呈加重趋势,核桃树一般受害率为50%~80%,严重的单株虫口密度达3 000余头,以幼虫危害叶片,发生严重可将树叶全部吃光。毛伟立[4]研究发现,核桃缀叶螟在东北主要危害核桃,在朝阳一年发生1个世代,7月初成虫羽化,7月下旬幼虫孵化,9月老熟后大部分垂丝落到树冠下地表2~3 cm及枯枝落叶层下越冬。李雅妮等[5]研究发现,50亿孢子/g杀螟秆菌、2×108孢子/g白僵菌粉、50%杀螟松乳剂、50%辛硫磷乳油和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等在核桃缀叶螟幼虫危害初期使用均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付振科等[8]研究发现,在8月上旬2龄幼虫期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核桃缀叶螟的防治效果达90%,且对环境安全、无污染。到目前为止,有关商州区核桃缀叶螟发生及危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分析商州区核桃缀叶螟的发生危害现状、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提出农业、生物制剂和化学药剂等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商州区及类似地区核桃缀叶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商州区是核桃适宜栽植区,引进的核桃品种主要有美国红仁核桃、辽核1号、辽核4号、鲁光、香玲、西林1号、西林4号及西洛3号等;良种核桃种植面积达3 000 hm2,150万株。在陈塬办事处李河村、杨峪河镇张底村与下赵塬村、夜村镇乐园村、城关镇付村、沙河子镇石门沟村及刘湾办事处元明村等地的核桃种植基地现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商州区大力发展核桃,截止2020年底,全区18个镇办共发展核桃2.27万hm2,600万株,产量5 800 t,产值1.3亿元,人均收入260元,户均1 040元。
2.1.1 成虫 体长14~22 mm,翅展35~50 mm,全身灰黄褐色。触角丝状,复眼绿褐色。前翅色深并稍带淡红褐色,有明显的黑褐色内横线,外横线曲折;横线两侧靠近前缘处各有1个黑褐色小斑点,外缘翅脉间各有1个黑褐色小斑点,前缘中部有1个黄褐色斑点。后翅灰褐色,接近外缘颜色逐渐加深[4]。
2.1.2 卵 呈扁圆形,密集排列成鱼鳞状,每块有卵100~200粒[4]。
2.1.3 幼虫 老熟幼虫的体长20~25 mm,全身基本颜色为橙褐色,腹部褐色,有疏生的短毛,头及前胸背板呈有光泽的黑色,背板前缘有6个黄白色斑点;背中线杏红色,较宽;亚背线气门上线黑色,体侧各节有黄白色斑点[4],幼虫可达6龄。
2.1.4 蛹 蛹呈黄褐或暗褐色,长约16 mm[4]。
2.1.5 茧 深褐色,长约18 mm,宽约10 mm,扁橢圆形,形似柿核,硬似牛皮纸,茧大小差异很大[4]。
核桃缀叶螟在商州区18个镇(办事处)均有分布,以大荆镇、刘湾办事处、沙河子镇和牧护关镇危害较重。核桃缀叶螟以取食核桃叶片为主。在大荆镇口前村调查,有虫株率达30%,每株有虫200~300头。叶片受害残缺不全,接成大小不一的网幕。核桃缀叶螟的初龄幼虫喜群居,几十头甚至几百头集中在一起危害。初孵幼虫群集在叶面上舐食叶肉,一般在叶面吐丝结网,2~3龄后稍长大,通常一窝分为几群危害,把叶片缀在一起,使叶片呈筒形,幼虫在其中危害,并把粪便排在里面。4龄后随虫体的长大(约2 cm)转移分散危害,最初卷食1复叶上3~4个叶子,把2~4个复叶缠卷在一起,复叶卷得越来越多最后成团状。当幼虫达5龄即将老熟时,一般1个叶筒内只有1个虫。核桃缀叶螟昼伏夜出,发生严重的年份往往可把核桃树叶吃光。6龄后开始拉丝下树入土。在商州区核桃缀叶螟一年完成 1个世代,以老熟幼虫在根茎部距树干1 m、深10 cm左右的土层中结茧越冬。翌年6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6月底至7月中旬开始羽化出成虫,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末期在8月上旬,蛹期10~20 d,平均17 d左右。成虫寿命5~7 d,产卵于叶面,7月上旬孵化幼虫,7月末至8月初为盛期。受害叶多位于树冠上部及外围,容易发现。8—9月老熟幼虫便入土做茧越冬[4]。
一般核桃缀叶螟的虫茧在树冠下松软土里越冬,可在秋季封冻前或春季解冻后挖除虫茧。此外,核桃缀叶螟的幼虫多在树冠上部和外围结网卷叶危害,幼虫群居危害时,可以用高枝剪把虫枝剪下,摘除虫包,集中烧毁,消灭幼虫[5-9]。
在7月中下旬核桃缀叶螟幼虫危害初期喷洒50亿孢子/g杀螟秆菌80倍液,或2×108孢子/g白僵菌粉,或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 200倍液进行防治[5-6]。
在7月中下旬核桃缀叶螟幼虫危害初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1 500~2 000倍液),或40%噻虫林悬乳剂(800~1 000倍液),或杀螟杆菌(200~400倍液)进行防治[5]。
核桃缀叶螟在商州区18个镇(办事处)核桃生长期间普遍发生,要针对其发生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核桃高产稳产,充分实现种植效益,促进商州区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