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铁 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战略问题,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史,就是在党的重大战略指引下实现跃升的光辉历程。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先后制定了七大科技发展战略,“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1],极大调动和激发了科技人员和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为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国家,创造了人类科技史上的奇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总结党通过重大战略领导科技工作的宝贵经验,对于深刻理解和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制度自信,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战略从建国之初就开始探索,1956年正式提出,原规划的是执行到1967年,实际上到1962年提前五年完成。
建国初期,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是空白。党和国家一边建立科研体系,一边积极研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1956年,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的八大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此,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当时国际形势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对我国友好;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是,原子能发电技术已进入应用阶段,电子技术广泛发展,生产全面自动化,电子计算机可以替代某些脑力劳动。
根据毛主席、党中央的要求,国务院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2](P1-51)(下称“五六”规划),这是我国编制的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提出的战略方针是:“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具体地说,所谓重点发展,就是按照需要与可能,把世界科学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来,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方面最短缺而又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根据世界已有的成就来安排和规划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所谓迎头赶上,就是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
“重点发展”战略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起到奠基作用,影响深远。“五六”规划到1962年提前完成,建立了原子能、喷气技术、电子学、半导体技术、自动控制、高分子化学和计算技术等新的专业和新的学科。期间,邓稼先、钱学森等一批国际顶尖科学家回国,他们很多成为中国现代科学和现代产业的开创者。全国科研机构的总人数19万人左右,研究人员6.8万多人[4](P30)。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北京电子管厂建成;1957年建成北京天文台;1958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建成回旋加速器,制作了中国第一台60CM反射望远镜,第一艘万吨远洋轮下水;1959年,根据陆相成油理论发现大庆油田,制成四百万分之一的地质构造图,提出数论计算的“华—王方法”。
“重点发展”战略的实施,组织和培养了初步满足我国需要的科技人才队伍,初步确立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科研组织体系和国防科研体系,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四个方面组成的科学技术系统。
这一战略于1963年正式提出,当时规划的是执行到1972年,但中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干扰;1978年又制定过一个战略规划,但战略思想并未超出“自力更生”战略。
在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以后,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出现健康发展势头。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党中央确定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美国于1961年介入越南战争,我国已经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挤压和威胁。当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是,原子能技术进一步发展;激光的发现、电子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等开辟了科学技术的生长点;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人类进入太空时代。
党中央于1963年发布《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P52-108)(下称“六三”规划),提出新的科技发展战略方针:“自力更生,迎头赶上”。所谓自力更生,就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科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迅速壮大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具体地说,就是抓两头、打基础。抓两头,就是一头抓农业和有关解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一头抓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打基础,就是抓基础工业、基础理论,填补基础技术、基础学科空白[4](P30)。所谓迎头赶上,就是赶上20世纪6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并准备向70年代水平过渡。
“六三”规划总体来看比较符合实际,即使后来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停顿,还是取得巨大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80年,洲际导弹实验成功;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编入海军序列。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1980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发成功。1958年,成功治愈烧伤面积89%的患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63年,完成一项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1972年,成功提取新型抗疟药青蒿素;1973年,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1965年,我国第一台射电望远镜正式安装使用。1973年,完成哥德巴赫猜想“1+2”的简化新证明,提出“陈氏定理”。
到1965年底,我国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队伍。全国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达到1 700多个,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4](P37)。1965年,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58万人,1982年达到909万人[5](P486,487)。
“自力更生”战略的最大贡献,是在国防领域取得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宝贵经验,奠定了中国有重要影响大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赢得了长波段的和平发展机遇。
这一战略是改革开放起步以后,在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导下制定的。1982年,党的十二大后首先提出“面向”、“依靠”方针,之后不断探索、完善、丰富,1993年,又补充了“攀高峰”内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把经济建设具体化为“三步走”战略。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中美关系缓和;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日本崛起;亚洲“四小龙”起飞。美国新自由主义逐渐在全球蔓延,苏联开始收缩直至解体。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是:科学技术各领域几乎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产生了一系列新兴学科和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集中表现为美国在1990年海湾战争中的精准打击,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转向信息化。
与工作重心转移相适应,党中央果断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机遇,及时提出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1982年,党的十二大闭幕后,党中央召开科技奖励大会,提出“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增加了“攀登科技高峰”的内容,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总结概括:“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发展,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简称为“面向、依靠、攀高峰”。
为了贯彻落实“面向、依靠、攀高峰”战略,198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科技体制改革。改革国家科研管理体制,实行政研分开;改革科研院所人员管理体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改革科技拨款制度,从供给端促进科研机构面向经济建设;建立技术市场,在需求端拉动科技成果转化。在传统体制之外,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鼓励企业兴办研发机构,促进产学研结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科技体制改革“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稳定支持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放开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机构的研究开发经营活动。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初步形成。面向经济社会重大问题,于1983年设立攻关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科技计划;面向世界战略技术前沿设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实施火炬计划;面向农业和乡镇企业实施星火计划;面向基础研究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攀登计划。
“面向、依靠、攀高峰”战略有力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结合,有效提高了科技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到1995年,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700多万人[5](P487),科学家和工程师140万人。这一时期的三个五年计划,获得国家发明奖励的成果近2 500项,仅八五期间就取得省部级以上成果16万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国家发明奖3 000多项。1995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世界排第10位;国际科学论文数量世界排第15位[5](P485)。取得了大型程控交换机、高性能并行计算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国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高温超导、五次对称准晶的发现等基础研究成果产生国际影响;建设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十多项重大科学工程。
这实际上是两个战略,但都同时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在1995年党的十五大前提出的,十五大进行了系统阐述;人才强国战略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前提出的。虽然这两个战略提出的时间有先有后,但实际上从1995开始,科技工作都是在这两大战略指导下进行的。直到党的十九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仍然是国家战略。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1995年,提前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前两步。在跨世纪前党的十五大、跨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冷战结束后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瓦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显现。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工厂”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是,高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技术大规模应用,知识经济已现端倪,科技创新上升为国际竞争焦点。
为了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经济全球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1995年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又提出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体到科技工作上,就是“创新、产业化”和“院所转制、分类改革”,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类院所转为企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高技术研发取得重大成果,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曙光4000A”计算机进入全球快速超级计算机前十,龙芯1号实现了我国信息产业芯片从无到有的跨越,成功研发SARS疫苗和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截至2005年,建成53个国家高新区,涌现出华为、大唐、海尔等一批核心企业。在产业技术升级和改善民生方面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三峡工程建设、青藏铁路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世界排第4位;国际科学论文数量世界排第5位,被引用次数排世界第13位。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 757万人[5](P488)。
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9年,国家经贸委管理的242个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全部完成企业化转制(1)见科技日报“科研院所转制:率先步入“深水区”的改革”。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node2/n4/n6/u7ai125179_K4.html;2000年,国务院部门所属的265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启动分类改革,到2004年底完成(2)见新华网“中国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cn.chinagate.cn/news/2006-02/27/content_2343639.htm。中国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按照“知识创新试点工程”要求进行改革。
国家基本科技计划体系形成。国家基本科技计划体系由3个主体计划和2个条件建设计划组成。3个主体计划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2个条件建设计划是研究开发条件建设计划、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
首次设立部委级的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在基本科技计划之外,启动12个重大科技专项,初步探索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项目机制。
这一战略是在党的十七大之前的2006年发布实施的,集中体现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
进入新千年以后的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实现了倍增,到2005年,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为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一方面,必须继续扩大经济总量,另一方面,又要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这一时期的主题,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
跨世纪后的国际形势总体上是缓和的、有利的,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同各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发达国家低端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资源和环境约束显现,外贸依存度、对外技术依存度增大。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是,信息科技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成为趋势。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中央在2006年初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6](以下简称“零六”规划),提出科技自主创新十六字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自主创新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个科技发展方针,是党中央对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建设科技强国的行动指南。2017年,党的十七大把这一方针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自主创新战略指引下,第一次以国家规划的形式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开展战略布局,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把装备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突破口,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重点,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加强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特别是交叉科学研究。
第一次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确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第一次设立国家重大专项计划,首批确定了16个国家重大专项,形成了中长期规划、五年规划、重大专项计划、基本科技计划四个层次的国家规划体系。
第一次系统推出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配套的创新政策,开启了政府由项目管理为主向政策管理为主的转变。
这一战略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十九大以来又有重大发展。在这个战略指引下,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将指导新时代其他科技战略规划。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从此,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主题就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中央审时度势,确定两步走,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一方面,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全球技术和经济对中国的依存度增大,我国创新合作的国际空间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面临重塑。
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体化,学科会聚创新、产业融通创新、颠覆性创新增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加速,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孕育变革,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技术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新疆域,制造业向服务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党中央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及十九届各次中央全会又对这一战略作了进一步阐述。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再做出新的阐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科技强国。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2021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7],确定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主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机制、抓政策、抓服务。重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突出新时代科技计划的引领性、融通性和系统性。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重构国家科技计划布局。探索建立专业机构运作、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体制和新型举国体制。
建设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以国家实验室为骨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四轮驱动、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创新网络。
改革科技评价体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重点培养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自主创新战略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怀柔一号”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奋斗者”号万米载人深潜成功坐底,“海斗一号” 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雪龙二号” 科考船首航南极,“海牛Ⅱ号”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疏浚重器“天鲲号”首次试航。高铁运营里程3.8万公里,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春风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世,“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多项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国际领先。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研发应用多款新冠疫苗和药物。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世界上束流强度最高的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使用。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正式服役,东风—17弹道导弹研制成功,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
在新兴行业、细分行业、特色行业,一批企业正在迈向产业链高端。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家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科技创业活跃,科创板上市高新技术企业173家[8],新三板挂牌公司总计8 593家[9],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突破20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7.7%[10]。
已经具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科技资源。科技人力资源超过1亿人,75%在39岁以下[11];研发人员713万,均居世界前列。科技领军人才荣获重要国际奖项,论文高被引科学家人数全球第二[1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13]。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8]。科研院所3000多所,高等学校2800多所,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万家。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2.4万亿元,研发强度达到2.4%;2019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2.2万亿元[8]。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已经建立了世界上学科门类最全的科研体系,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了与国际水平同步的科研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了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了一支全球规模最大、最年轻的人才队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把我国建设成为高成长性的创新型国家,实现了第一次科技跃升。虽然在创新型国家中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强,但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繁荣科学、引领跃升、赋能发展、激活人才,就一定能够实现第二科技次跃升,把我国建设成为屹立于人类文明之巅的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