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湘绣在长沙地区中小学课外兴趣课程中应用的实践与价值探析

2021-12-02 21:17胡咪娜
纺织报告 2021年6期
关键词:湘绣进校园刺绣

胡咪娜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1 非遗湘绣的历史地位

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湘绣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绣艺术,距今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湘绣的形成,田自秉教授在《中国染织史》中指出:“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末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湘绣”这个称号则是在清以后被人们熟知[1-2]。

湘绣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湘绣艺术内涵丰富、风格奇异,其图形元素、针法元素、材质元素、特殊技法都彰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例如收藏在湖南湘绣博物馆中的《世纪雄狮》湘绣作品,正是凭借着独特的湘绣针法,将雄狮的刚劲威猛表现得活灵活现[3]。在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时代,仅依靠手工传承的刺绣技艺,能够制作出如此精美的作品,令人啧啧称赞。对湘绣手工艺的传承,不仅是向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新时期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提高品质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湘绣作为文化元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艺术审美、文化内涵方面的价值不可忽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势在必行,将其融入中小学课外兴趣课程中,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中华传统刺绣文化得到传承;也有辐射引领作用,给其他非遗工艺提供可借鉴的传播、传承路径。

2 非遗湘绣在中小学课外兴趣课程中的实践

“非遗进校园”是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各大高校、中小学的活动,以传承、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旨,邀请非遗湘绣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为学生授课,传授湘绣的历史文化、特色技法,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并爱上非遗湘绣艺术,培育新生代的接班人,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2.1 做好前期需求调研,策划非遗活动

根据长沙地区中小学教学课程设置需求与课程具体安排,主动对接教学管理部门,明确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课程规划、平时开设的活动类型以及对非遗体验活动的需求,再与学校沟通,确定年度非遗进校园的次数、规模及课程教学内容,呈阶梯性、递增式开展非遗湘绣进中小学兴趣课堂的活动,按照从初识、初探、理解到基本掌握的非遗湘绣体验思路,将“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兴趣课堂”活动做实做精。

2.2 根据学生年级,量身打造湘绣体验活动

非遗湘绣技艺是在绸缎上以针代笔进行的一种工艺活动,低年级学生对针的操作不够熟练,而高年级学生并无此类问题。在此背景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的课程也要有所区别。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湘绣知识小课堂、湘绣作品赏析活动较为适宜;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在湘绣技艺讲座、湘绣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开展湘绣深度体验活动。从听、观到实操,让学生深入了解湘绣技艺工序、感受湘绣艺术魅力,进而发自内心地认同、喜爱湘绣,实现中国传统技艺的广泛传播。

2.3 营造体验氛围,做好宣传报道

根据活动安排部署,拍摄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采访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湘绣授课大师,收集各方想法和建议,完善信息反馈,整理活动特色与亮点,完成微信公众号推文、新闻稿并推送至省内外各大官方媒体,扩大辐射面、提高影响力,为各个机构、兄弟院校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推广经验。

2.4 总结经验,反思改进

非遗进校园、进课程是人们传承、发展、创新湘绣非遗技艺的一种方式和路径,在不同环境、不同语境下,活动效果不一样。只有在一次次活动中总结经验、反思与改进,优化下次非遗湘绣进校园的活动内容,才能实现湘绣传承与创新后继有人的目标。非遗湘绣进入各大中小学兴趣课堂已成为常态,更是热门的兴趣课程。

3 非遗湘绣融入中小学课外兴趣课程的价值

3.1 从历史文化到技艺体验,感受非遗湘绣文化内涵

湘绣是以针代笔、以线润色的刺绣艺术,技艺娴熟,享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代表,从产生、发展、辉煌到没落,再到重生,百年历程,风雨兼程。中小学生在兴趣课程中可以学习湘绣历史文化,欣赏湘绣优秀作品,习得湘绣传统技艺,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技艺之美,体验劳动的快乐;而学校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以工艺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传承湘绣文化为终极目标。

3.2 学习非遗湘绣的文化内涵,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传统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历代刺绣人接力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结果,凝聚了湖湘地区民众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展现了湖湘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湖湘精神的标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湖南土生土长的中小学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习得通识文化,同时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最后变成建设者,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3.3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创新,培养学生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湘绣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为当今的刺绣艺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当代传统工艺设计有重要的价值。众所周知,中小学生思维开阔、天马行空,有很多好的想法与创意。开设兴趣课程的初衷是结合时下学生的审美、喜好,让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非遗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肯定他们的作品,在鼓励式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非遗湘绣传承接班人。

4 结语

中小学兴趣教育对我国非遗湘绣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注重学科教育、忽视兴趣培养,导致非遗湘绣的发展和传承路径不畅通,出现了断层的局面,同时,也造成教学课堂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不利于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有悖于实现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培养目标。总而言之,湘绣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发展缓慢、渐趋停滞的严峻形势。如果人们还不重视湘绣手工艺的发展,会对我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不利影响。为了让湘绣技艺更好地发展,应将其融入中小学生的课堂和生活,完善和创新传统经营理念,促进湘绣艺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湘绣进校园刺绣
湘绣艺术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湘绣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打造湘绣品牌 擦亮湖南名片
经典彩调进校园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舞龙舞狮进校园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优秀剧目进校园
湘绣专业教育对行业企业经济推动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