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旺
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及家畜的影响
张喜旺
(宁夏同心县自然资源局草原工作站宁夏吴忠751300)
文章在研究气候变化对牧草、家畜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减少长期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长期气候变化;草原;畜牧业;牧草;家畜;影响
近几年,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也变得脆弱,牧草和家畜作为畜牧业生产的基础,首当其冲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牧草和家畜的影响成为畜牧业相关工作人员重视的问题之一。
牧草是草原畜牧业最重要的基础,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长期的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牧草的质量,还会增加牧草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导致牧草无法健康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畜牧业的发展。此外,牧草、家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牧草发生变化,家畜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降低,导致牧草在生长期间无法获得充足的水分,从而呈现出枯黄、干瘪的形态。因此,在发生气候变化时,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气候变化对牧草的影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
根据牧草的生长情况来看,气候条件是牧草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此,长期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牧草的生长环境,如果出现极端气候可能会导致草地中出现大量的虫害、病害,使得牧草被病虫害严重影响。而为了减少对家畜食用的牧草造成污染,不能使用化学药剂,而这就会导致牧草的产量出现全面降低的现象。当前较为常见的虫害有蝗虫、蓟马、草地螟等,病害有白粉病、根霉病、菟丝子害等,其中危害较大的为鼠害及蝗虫。牧草病虫害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家畜无法采食到新鲜、充足的牧草,就会患病,甚至死亡,最终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当地的气候与土壤是决定牧草种类的主要因素,如果牧草的产量不足、质量不高、种类减少,都会影响家畜对牧草的采食量,影响家畜的产量与质量。而近几年,我国牧草的种类正在不断减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使得一些草种无法适应,从而消失。另一方面,就是当地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导致植被遭到破坏,使草地变成了荒漠,从而使得连片的草地逐渐消失。同时,一些喜欢潮湿环境的牧草,会因为降水量的减少,无法适应环境变化,单株逐渐矮小、分化,生长范围不断缩小,随后逐渐越来越少,最终消失。这也是导致牧草数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2]。
作为畜牧业发展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牧草决定了草原的生产力,可以说草原是维持草地畜牧能力的基础。如果草原长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就会对草原植被的生产力造成一定的影响,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我国大型家畜养殖的数量逐渐减少,使得小型的家畜养殖逐渐增加。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家畜的主要结构会由于每年的平均温度出现一定的变化,其中变化规律会直接影响家畜的生长期及出栏期。近年来由于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导致牧草的产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小型家畜的饲养周期一般比较短,周转快,具有较好的市场效益,因此,对大型家畜饲养就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引起畜群结构的变化。此外,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牧草种类和质量问题,就会使得养殖的家畜种类也逐渐变少,影响家畜结构,一些大型的家畜会因为牧草数量减少,每日无法获取到充足的食物,导致免疫力降低,甚至少数家畜还会被饿死,从而使得小型家畜养殖数量逐渐增多。而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与牧草有着直接关系,相较于大型家畜,小型家畜对牧草的需求量与质量要求更低,风险承受力较强,即便牧草质量与产量下降,也不会直接威胁到小型家畜的生长,如一些绵羊、山羊对牧草的适应性很强,在生长期间,也能够进食一些其他的饲料[3]。
近几年由于我国长期气温升高、降水量降低,导致草原气候环境逐渐变得更加干旱,使得牛、马等大型家畜都因为这一情况无法获得充足的水源及草料,产量逐渐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山羊、绵羊之类的小型家畜比较适应干旱的环境,因此也成了众多养殖户的选择[4]。
家畜幼崽因为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不具备良好的抵抗能力,因此一旦出现气候变化就会对幼崽的成活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因为气候不断变暖,导致冬季气温变暖,降雪量也不断减小,这种气候情况非常适宜家畜越冬;但是另一方面,因为暖冬气候导致一些病原体的微生物逐渐开始活跃滋生,就非常容易引发大面积的疾病感染,从而威胁幼崽的健康成长。
由于长期气候变化,导致不同地理位置的阳光照射情况也不同,且各个地区的季节性气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变化,春冬季节交替、秋冬季节交替对家畜的呼吸道都会造成影响,最容易诱发的就是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家畜无法顺畅呼吸,甚至部分家畜会因为腹部肿大出现呼吸衰竭现象,导致最后死亡。此外,家畜在生长期间消化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疾病,但是数量并不多,也非常容易治愈。
家畜中毒主要与牧草饲料有关,而气候变化会导致牧草生长环境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增加,若是家畜不小心食用了有病虫害的牧草,就可能会出现中毒现象。根据养殖经验来看,家畜中毒多发于秋冬季,这段时间气候多变,有时连续一个月都在下雨,有时连续一个月都不下雨,导致牧草或者其他饲料非常容易出现质量变化,甚至部分过冬收获的牧草也会由于未晾干就储存出现霉变,家畜食用后,就会出现中毒现象。部分工作人员为降低病虫害会采取一些解决措施,如果未能及时标注划分,导致家畜食用使用过药剂的牧草,也会出现中毒现象。
(1)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对先进的电子技术、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进行推广并利用,在家畜养殖及饲草料加工方面实现自动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科学管理,以此来降低养殖户的人工劳动成本,有效提升畜牧业生产能力。
(2)气候变化对草原有利也有弊,养殖户需要对有利条件进行充分利用,通过有效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规避,从而降低风险和养殖成本,提升经济收益。首先,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饲料配方和饲养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次,做好家畜排泄物的无公害处理工作,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
(3)在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养殖户所要面对的养殖风险较大,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工作及扶持工作,通过补贴、购买保险等方式对养殖业进行大力扶持,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4)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养殖户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对草地进行划分,科学制定草原、林地、耕地的区域,避免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此外,还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畜牧承载量控制,这样有利于牧草生长,避免因为承载量过多导致牧草资源匮乏。还要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5)相关技术人员要对牧草品种进行科学选育,提升牧草品种的抗逆性,增强牧草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分析研究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建立病虫害发生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完善气象预报机制,有效规避干旱、冰雹等极端天气造成的重大损失,提升对自然灾害的预防能力。
(6)工作人员需要实时掌握天气变化,加强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疾病预防。特别是秋冬季疾病频发的阶段,工作人员需要定时检查牧草的情况与家畜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保持养殖场内环境干净整洁,减小疾病发生的概率。
长期出现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还会增加牧草虫害、病害的发生概率,导致牧草种类不断减少,草原植被严重退化,对畜群结构及幼崽成活率也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马文文.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及家畜的影响[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5):66.
[2]撒多文,王小龙,孙林,等.长期气候变化对草原畜牧业牧草及家畜的影响[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70-73.
[3]高峰.季节性气候变化对于疾病的影响及预防分析[J].现代畜牧科技,2021(4):112,114.
[4]张国玲.浅析气候变化对高原畜牧业的影响[J].新农村(黑龙江),2018(24):143.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19
S812.1
A
2095-1205(2021)1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