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1-12-02 20:43陈芳艳叶可可黄志君王叶元
广东蚕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丝绸博物馆利用

陈芳艳 叶可可 黄志君 王叶元

“丝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陈芳艳1叶可可2黄志君1王叶元1

(1.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文章从丝绸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出发,从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利用博物馆开展第二课堂学习,利用实物、图片和视频丰富课程教学,将农事训练作为实践课,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知识拓展教学等方面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

丝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

丝绸起源于五千年前的中国,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丝绸与中国的礼仪制度、文化艺术、风土民俗、科学技术等有着紧密联系,对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贡献[1]。“丝绸文化”课程是华南农业大学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也是蚕学专业的一门必选课。课程介绍蚕丝(绸)的起源、发展及演变的历程,桑、蚕、丝、绸染整的基础知识和技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丝绸文化,如与之相关的诗词、典故、神话、成语、文字、装饰艺术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丝绸文化,理解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丝绸在历史长河中对中国文化、技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丝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对丝绸文化的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中坚力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很重要。在与90后大学生交流中发现,他们选修“丝绸文化”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学分,很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及农科专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林毅等调查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得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过于浅显,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的结论[2]。究其原因,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少,不了解因而不会欣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课堂32个学时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应付学分到喜爱丝绸文化,进而培养出对丝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在大学生中铸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探讨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因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探索。

1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开展互动教学

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强大工具,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不仅打破了学习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而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师生互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3]。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全程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提问和讨论的机会少,参与度低,主动性差,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效果不理想;人数较多的班级,课堂考勤还会占用较多的上课时间,考勤不全面。丝绸文化课程是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每个教学班的人数较多,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利用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辅助教学。学生扫码进入课堂后会自动统计上课学生的人数,学生可以利用弹幕功能向老师提问,避免学生不好意思在课堂上开口的问题,也可以避免老师听不到坐在后面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保证教师与学生们进行及时高效的互动交流。利用“雨课堂”功能在课堂上发送题目,学生答完题目提交后,就可以马上查看正确率,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而调节讲课速度,这种课堂上随时考查的方式也能使学生们上课注意力更为集中。课后利用华南农业大学推出的教育在线平台,推送相关的资料和教学视频,学生通过平台提交作业,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利用课后环节进行学习。通过QQ等社交平台,教师在课后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优秀作业分享至QQ群上,学生之间课后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2 利用博物馆开展第二课堂学习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教育机构,也是展现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4]。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集结地,博物馆中的展品代表着某个时期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的象征。我国各地有着数量众多、展品丰富的博物馆,如广东省就有200多家博物馆,其中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陈家祠、粤绣博物馆、广东锦纶会馆等均陈列展出着大量精美的丝绸实物和其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各类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国文明发展史的见证者。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参观博物馆,去领略巧夺天工的粤绣、工艺精美的香云纱、极具东方魅力的丝质旗袍、珠三角特有的生态模式——桑基鱼塘等岭南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丝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培养学生对丝绸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一位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走进博物馆,在博物馆中亲眼见到了精美的丝绸、木雕、砖雕、玉雕、瓷器、剪纸、绘画。我被中华民族如此富饶辉煌璀璨的文明所震撼。”很多学生表示,有机会还会到广东省外的其他博物馆继续参观,了解我国古代更多的文明和文化。还有学生说要争取成为博物馆的志愿者讲解员,向大众宣传丝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热爱它,传承它。

3 利用实物、图片和视频丰富课堂教学

目前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均开设有与丝绸文化相关的课程,各个学校设计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各不相同,课程各具特色。由于目前尚没有统一合适的教材,需要任课教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图片和视频是重要的教学资料。利用假期时间到苏杭锦绣之地、蜀锦之故乡收集丝绸实物,使学生有机会亲眼看见和触摸丝绸,体验丝绸的柔美,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到全国各地特色博物馆如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深圳中国丝绸文化创意园、长沙湘绣博物馆等拍摄丝绸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靠教师个人收集图片不够全面,可以发动学生共同收集图片资料,将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拍摄到的好照片用于制作授课PPT,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够鼓舞学生,受到鼓励的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丝绸文化,还会影响身边的同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们对丝绸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视频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直观的特点,结合讲课内容适当地播放视频,不仅有助于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但视频的制作需要技术和技巧,还要有合适的拍摄场地和生产现场,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可以采用这些方式:一是到工厂拍摄视频,如制丝生产的视频、香云纱生产的视频;二是从网上下载丝绸文化相关的视频,经编辑后用于教学,如中央台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播放过制作精良的蜀锦、宋锦、云锦、缂丝、漳绒技艺等节目,这些视频非常适合在课堂上播放,并同时进行讲解,学生们观看后能非常好地理解各类丝织物的织造技艺和风格特点。中国织锦的织造技艺让学生叹为观止,香云纱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地学会了欣赏丝绸技艺之美,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丝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4 将农事训练作为实践体验课

很多高校都开设有一些极具特色的课程。农事训练课是华南农业大学创造性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促进非农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非农学生的视野。农事训练课是华农学生的必选课,“养蚕缫丝”是其中的一门农事训练课,课程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体验为主,课堂准备有小型缫丝器具,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实验室的方法煮茧、索绪,然后再将茧丝卷绕出来。每年有1 000名~2 000名学生会选修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触摸蚕茧,体验缫丝过程。当看到自己亲自缫出的闪耀着珍珠般光泽的洁白的茧丝时,学生们兴奋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这会让他们有进一步学习和深入了解的求知欲。一些高年级学生在上了“养蚕缫丝”农事训练课后想了解更多丝绸文化相关的知识而选修“丝绸文化”课程,低年级学生则表示会选修与“丝绸文化”相关的“养蚕缫丝”农事训练课。可见,将两门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部分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使两门课程形成非常好的互补,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兴趣,延伸对丝绸文化的学习。

5 利用图书馆资源,拓展丝绸文化知识教学

图书馆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基地,图书馆收集、整理、保存着大量的文献资料。课程考核要求学生以感兴趣的内容为主题,利用图书馆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后撰写一篇课程小论文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学生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知识的过程,其间会接触到更多与丝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而且可以增加学习兴趣[4]。有的学生会选择课程上讲授过的某个知识点,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学习后撰写论文;有的学生能够就课堂上未涉及的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后撰写出论文。教师批改论文的过程中也是学习的过程,拓宽了视野,收获很大。好的内容,可以补充至今后的教学中,学生在论文中也会给教师一些建议,好的建议有利于教师改进今后的工作。有学生在论文中表示,32学时的课堂感觉没有学够,今后还会利用各种机会继续学习丝绸文化;也有学生说,作为一名理科生,之前对中华传统文化完全不感兴趣,为了应付学分选修了这门课,听着听着就喜欢上了丝绸文化,为中华民族有如此灿烂辉煌的文明而自豪。

6 结语

要培养学生对丝绸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度,铸牢中国优秀文化根基,就要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多方面多举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袁宣萍,赵丰.中国丝绸文化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8.

[2]林毅,王哲,陈晓.“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研究[J].高等学刊,2018(17):63-65.

[3]郑娜.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钢琴教学新路径探索——评《“互联网+”背景下钢琴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9):1037.

[4]周一博,曹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博物馆宣教功能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98-100.

10.3969/j.issn.2095-1205.2021.11.03

G642

A

2095-1205(2021)11-06-02

猜你喜欢
丝绸博物馆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博物馆
遥望“丝绸路”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露天博物馆
丝绸情调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