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芹 曾晓琴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已成为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但偏远农村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和挑战。农村社会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纽带。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工作,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专业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马边县是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四川省内4个自治县之一,地处西南边陲乌蒙山和大小凉山接合部,是中原文明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区域。马边县县域面积2 293 km2,辖15个乡镇113个村,总人口22.19万人,其中彝族人口占50.7%,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马边县50个贫困村5 600户依靠茶产业实现脱贫。其中,柏林村(以下简称Y村)位于马边县以北10 km处,面积3.2 km2,有村民112户448人。近年来,柏林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建成茶园约145 hm2,人均近3 200 m2,发展丰水梨约65 hm2,人均约1 380 m2。2020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 000元,远高于马边县平均水平,成为全县闻名的富裕村。
1.2.1 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Y村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明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区域,文化底蕴丰厚,但目前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力度低于经济发展水平。该村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 000元,远高于马边县其他村的平均水平。但Y村地处乌蒙山和凉山之间,村落闭塞,虽然保留浓厚的地域特色文化,但传播渠道不足,外界很难知晓。另外,Y村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老人是文盲,部分村民仍有迷信等思想。该村大多村民以农活为第一要务,文化活动开展频率低且参与人员较少,文化娱乐活动单一。
1.2.2 村民对新安置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不足。我国农村大力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启了村民对新生活的向往。Y村村民在搬进了安置社区后,学术研究者、民宿户主、外来游客、驻村工作者等纷纷进入该社区,打破了原有的熟人社会,乡村社会结构凸显异质性特征。因此,面对新社区,Y村村民欣喜过后更多的是排斥。新社区人群多元化,村民们对陌生人不信任,存有防备心理,因此,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1.2.3 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不足且认可度低,工作开展难度大。民政部2020年9月发布的《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共计53.4万人,总数比上年增长21.6%,但其增长率远远跟不上城乡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专业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一方面,Y村地处西南边陲山区,大多数社会工作者不愿来Y村工作,导致该村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足。另一方面,Y村大多数村民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不足,且外来社会工作者对当地风俗习惯认识不足,提供的服务缺乏本土化,村民对其认可度低,很难建立信任关系,很少有人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活动或提供的服务,导致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作者简介:李耀芹(1994—),女,硕士,研究方向:精准扶贫研究与社会工作。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这与《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大力培育社会工作人才,搭建社会工作和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相一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大力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和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依据、行动指南和发展方向[1]。
职业化、专业化和本土化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向[2]。随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呈现领域多样化、方向细分化趋势,社会工作服务日益专业化。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有助于帮助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政策。专业社会工作者本着“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地区发展模式、赋权增能等理论,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和社会行政系统的工作方法和技能,有助于针对性地解决Y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村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有助于村民生活安定和谐。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能有效弥补乡村振兴主体的结构性缺失问题。
首先,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目标与乡村振兴任务具有内在联系。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进步。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助人自助,根本任务是增进社会福利和挖掘人的发展潜力,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二者的初衷与目的相一致。社会工作以“人道、利他主义”为价值理念,着力恢复人的社会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
其次,社会工作在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中的成果和经验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在脱贫攻坚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易地扶贫搬迁村民“搬得出”、链接资源、增能赋权、促进邻里沟通、提升乡村治理等经验措施,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践指导。
最后,社会工作可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专业社会工作者属于复合型人才,从介入前期的初次接触技巧到中期的工作组织开展技巧再到后续跟踪强化技巧,不仅需要运用本专业知识理论,还要熟悉运用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各个专业的知识。因此,专业社会工作者深入乡村,可以为当地发展提供极大智力支持。
地区发展模式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罗斯曼提出,强调社区成员互帮互助,自觉参与社区事务,将社区资源运用于社区居民,满足居民需求,增强社区认同感、归属感。社会工作者可通过支持、引导、鼓励等方式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共同推动社区发展。
首先,要大力发展村庄文创产业,发掘文化产业市场的潜力。Y村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社会工作者作为信息传递者,可通过“文化创意+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如聚焦当地茶叶和水果产业,借助短视频平台等方式宣传Y村文化。其次,要完善农村文化服务体制,发挥社会工作链接资源作用,加强政策宣导,协助落实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做好文化下乡活动,为Y村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最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自主性,联合地方文化服务站开展适合当地土村民的文化活动,共同推动Y村公共文化建设。
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组建支持性和发展性小组,促进人员相互沟通交流,推进建立信任关系和熟人社会。在社区设计建设中应保留农村记忆,如农村建筑等。同时,社会工作者应积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增强村民对新安置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一方面,要建设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是农村社工站建设的关键要素。2021年2月,《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明确要搭建服务平台、培育本土人才、引入多主体参与。社会工作者可对当地志愿者、村委会成员等重点人群进行社会工作理论技巧培训,缓解人力资源紧缺。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村社会工作的参与,二者关系紧密、高度契合。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以系统、综合的视角来动员村民参与乡村发展各领域工作,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地突出问题,把握关键点并突出综合性,使其具有本土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