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群体贫困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2021-12-02 20:36娄康杰
乡村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群体养老

娄康杰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1 核心概念界定

1.1 贫困

贫困多被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导致的生活匮乏状态。但仅仅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贫困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社会层面来理解贫困,了解贫困所包含的社会特征。第一,贫困是由于人们缺乏物质、文化、社会等资源,而无法提高生活质量,导致其生活处于最低水平以下的情况。第二,贫困是指人们由于缺乏能力、手段和技术而丧失那些可能使其生活变好的机会。

本文认为,贫困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的贫困即经济上处于落后水平,而精神上的贫困是指社会地位的低下,思想滞后,比较容易与社会脱轨[1]。

1.2 农村老年贫困群体问题

农村老年贫困群体问题是指农村老年群体因为自身贫困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他们存在的贫困问题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上的匮乏和精神方面的欠缺都是导致其贫困的原因。

1.3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众多工作领域中的一个,主要针对老年人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介入活动。老年社会工作是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改善功能、摆脱贫困,增强功能、保障生活”的助人活动。老年社会工作就是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通过完善或者重新建立老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老人自身的发展,提高老人的生活水平。

2 农村老年贫困群体问题分析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重要问题。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一系列的农村反贫困政策、措施得到大力实施,农村贫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2]。相较于之前,我国现在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但是总体基数还是较大,还是存在很多相对贫困的现象。

2.1 经济水平低下,生活质量不高

我国中西部农村贫困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周边城市对贫困农村的经济带动能力较低;东部农村贫困主要是由于农村中劳动力流失,老年群体因为身体机能下降难以进行生产活动。

由于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而当地人均收入要远低于周边城镇人均收入水平。这就导致了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较低,而较低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状况,最终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2 易患老年疾病,缺乏日常照顾

由于年纪较大,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自身免疫能力显著下降,患病概率急剧增加,再加上经济基础较弱,无法给予自身充足的医疗保障,因而农村贫困老人中有九成都患有老年疾病或者慢性疾病。这些患病老人往往所需治疗费用较高、治疗周期较长。久而久之,各种疾病缠身的老年人会慢慢丧失自主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可能瘫痪。但很多农村贫困地区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平常给予老人照顾多限于经济方面,当老人因疾病困扰生活时,往往无法及时回到老人身边进行照顾。

2.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我国一直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家庭中子女数量锐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延续。近年来,我国针对老年群体推行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由国家来保障老年群体的生活。这一政策在城市中的推行十分迅速,城市中的老人早已开始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带来的福利[3]。但由于农村贫困地区信息欠发达、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基层政策落实力度不够等因素,目前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仍未能在农村地区实现全面覆盖。

3 农村老年贫困问题社会工作介入

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分支。老年社会工作对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有两种介入方式,包括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其中,直接介入包括抚慰老人心理、对老人进行日常照顾、帮助老人看病就医等;间接介入包括对农村干部进行培训、帮助老人申请社会保障、改善老人邻里关系等。

3.1 提供个别化的心理安慰和日常照顾

一些年纪较大的老人因为生活在贫困当中或者疾病没有痊愈,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情绪容易失控。再加上缺少子女陪伴,孤独感和失落感会伴随老人的生活。这个时候,社会工作者需要开导老人,舒缓老人的心理压力,并用实际的陪伴来告诉老人他们并不是被社会所抛弃的人。

社会工作者需要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服务,帮助老人清理家庭卫生,帮助老人换药或者解决其他需要帮助的问题。

3.2 协助老人就医看病

事实上,农村中很多贫困老人都是因病致贫。由于目前农村医疗保障尚不完善、老年疾病往往难以治疗且多有并发症,因而很多贫困老人患病后不愿治疗或很难得到及时治疗。特别是农村女性老人,由于农村特殊的生活环境,她们相较于农村男性老人患病的概率更高,所患疾病种类更多。

社会工作者介入除了陪伴就医外,还应帮助农村贫困老人申请医保,缓解老人就医难、看病难的问题。

3.3 协助进行隔代教育

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留守儿童的重担就落到了老人身上。但是,农村贫困地区的老人往往文化水平都不高,不能对孙辈进行有效教育[5]。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农村贫困老人的后代集中起来,开展留守儿童小组工作,提升这些留守儿童生活能力的同时,进行学业辅导,协助农村贫困老人进行隔代教育,缓解他们的压力。

3.4 帮助老人获得生活保障资源,完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者介入后,需要评估贫困老人的实际情况,如果达到国家相关政策保障标准,要积极帮助老人申请相关补贴保障。同时,除了医疗保障外,社会工作者也要积极对接其他社会资源,帮助农村贫困老人改善生活、走出贫困。

农村老年贫困群体普遍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不够完善,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改变老年人的传统思想,让老人改变“家丑不能外扬”的传统思想,学会主动寻求帮助。第二要促进老人与家庭成员的联系,加强老人与子女以及伴侣的沟通。第三要改善老人的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子女作为青壮年劳动力经常不在老人身边,一旦老人有事,邻里间的互相帮助就是农村贫困老年人支持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稳固,城乡发展差距依旧较大。我国农村地区的老年群体仍遭受着贫困问题的困扰。农村老年群体贫困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不仅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社会各界也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如今,农村老年群体数量不断增加,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者,应该发挥其优势,在政府保障的基础上,利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介入技巧,帮助农村老年贫困群体完善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全面改善农村老年贫困群体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老年贫困群体自身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群体养老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养老生活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部地区持证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研究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