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古河路小学 郑 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千差万别,容易在解题时“制造”出五花八门的“错误”。教师跟进学生解题时的出错动态,善于把握“错机”,可以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将错就错”,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反思,因势利导地去帮助学生纠错,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上少走弯路,进一步提升解题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逻辑性、思维性强,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出错。教师就作业、试题错误之处进行一一分析、归纳、总结,把这些错误作为认知岔路口上的“警示”牌,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重新审视、认识、探讨,尽可能帮助学生避免走同样的路、犯同样的错。
如在教学《圆》时,有一题:“挂钟的分针长15cm,1小时后,分针的针尖所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厘米?”问题虽简短,但学生错题率也不低。我列举出“3.14×15”与“3.14×15×2×60”这两种算式,让学生分析、讨论、评判这两种解法。大部分同学指出了错因,一种是误以为15是直径,另一种是认为1小时分针要转60圈。接着,引导学生以笔当针,围绕桌面转一圈,讨论针的长度到底是不是针尖所走路径图形的半径。最后,以同类型练习作为考查,正确率达95%以上。在尝试、判断、争议中放射出的特殊能量,会驱使找不到错和不会改错的同学也能知“错”就改,掌握、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兴趣盎然,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第一,转变学生错题思路,回归正确认知常态。学生在课堂检测时出现的“错”是思维动态的真实反映,是解决问题思路认知上误区的反映。课堂上由于掌握知识在起始阶段,错误在所难免,但随着知识点讲解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一些学生的解题思路走入“死胡同”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把学生的“错点”转化为“亮点”,引导他们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换种解题思路去探索、分析、归纳出错思路,探究出错的原因,把握这些错误的动态,引导学生回归到认知的常态,这样才能起到“解惑”的效果。
第二,包容学生出错之处,转换自我纠错意识。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包容学生。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错误信息,运用于教学,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之所以出错,是因为听不懂、理解不透,同时有可能是“大众化”的错,要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聆听他们的表述。教师在讲解、提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刚才错答、不完整的回答进行补充、重答,这样就解决了有代表性的错处。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担忧,他们的思维更容易激发,主观能动性更强,学生容易形成逻辑思维,敢回答、敢发问、敢创新,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挑战错误,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善于反思能较好地总结、对比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积极的自我监控、对知识进行“再认识”的主动过程,通过反思总结可以将错误变为掌握和巩固知识的一面镜子。学生通过反思自己错在哪里、该不该错、为什么错,形成一种自我纠错意识、追因意识,然后会以主动进行“自我否定”的形式去纠正,由错误到正确形成了一个动态过程,有利于形成反思型学习,有利于思维的培养。
为了让这面镜子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找错、议错、纠错,共同解决“错误路上”碰到的各种问题,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从而实现由感性到理性认知的升华。
总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只要教师正确地对待、善于利用,站在数学价值的高度上去审视它、运用它、转化它,挖掘错误内在“闪光点”,创设新的教学情境,促成学生进行新的探究,就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