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朱晓敏
近些年,我们不断提倡素质教育,为的是把课堂让位于学生,把独立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还记得黄金分割值0.618吗?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思考、讨论、汇报的时间占整节课时长的0.618,教师启发、引导、辅助的时间占整节课时长的0.382。时间分配好了,课堂教学如何设计?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观察物体》为例,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孩子们都曾观察过物体。空间观念如何培养?学生和教师的课堂时间如何安排?带着一系列的疑问,在黄金分割理论的启发下,笔者进行了《观察物体》教学实践探索,真正实现黄金分割下的黄金课堂。
通过文献检索,笔者查阅了关于黄金分割理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文献。
汤丽萍认为“‘黄金分割原理’应用中的优化性:‘教学过程优化控制’就是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管理好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思维密度和课堂效率。”
亢会强认为“‘黄金分割’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时间分配上是根据黄金分割理论来划分的,它具有很好的理论基础。教师在有限时间内做好‘启、导、辅、设、动’等环节,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黄丽在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空间观念的培养方面认为“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在进行数学课程中几何知识的学习时,不能够采用课本中给出的实践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教师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
张伟娥认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刘娟娟认为“观察物体强化了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是指要明确观察的对象、要求、步骤和方法,这是观察区别于一般感知的重要标志。”
王金法在“观察物体”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应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具体的操作、比较和辨析,但也不排除简单推理和初步想象的适当介入。”
通过文献检索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发展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低学段学生初始接触观察物体,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把握及对方位的感知,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起点。基于黄金分割理论下的“观察物体”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时间上的合理分配,更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观察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充分合理想象,培养空间观念,达到课堂的和谐之美。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对教材涉及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后,笔者分三步进行该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创设活动情境,唤醒学生观察经验。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可知,学生在进入课堂前不是空着脑袋的。创设摄影师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拍到的样子不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步: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必须要引导学生真正去观察,建立表象记忆。在这个环节,我把课后练习前置,从教室到校门口,再到玩具店,由浅入深,学生通过三次观察活动,完成观察、想象、推理、讨论活动,最后对于自己未观察到的另外三个位置,则采用交换位置的方法,完成推测和验证。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掌握观察要领。整节课中,学生在体验,教师的这条“线”可一点也不能少。从合理化地把教室、校门、玩偶串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再到观察完后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这些都需要教师的谋划。
故事导入:某人拍的照片分不清是什么动物,学生帮忙识别动物。
【思考:通过“拍摄动物”的巧妙编排,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初步感知“位置不同,拍到的样子不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1)扮演摄影师,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指名回答。同一个教室,分别从前面和后面看,看到的场景是不同的,引导学生总结。
(2)想象一下在学校门口看到的景象,出示学校门口的照片,提问:哪一张照片是在学校外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学生判断。
【思考:学生通过推理做出判断,及时小结,进一步体会“位置不同拍的图像不同”。通过习题,掌握判断方法】
(1)本位观察
①引出玩具猴子,引导学生想象从自己这个角度观察,小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给小猴拍照,脑中记住拍到的照片,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请看到小猴正面的同学站起来,都坐在哪个位置?生答,师板书。
②依次进行后面、左面和右面的交流活动。小结:为什么同一只小猴,看到的却不一样?学生总结从各个面观察看到的特征。
【思考:四个学生为一个观察小组,在观察前,尝试先在脑中想象画面,观察后,发现并总结观察到的猴子的特征,建立起对应关系】
(2)换位观察
①出示座位调整图,学生根据提示换4次座位拍照,教师提问:哪些好区分,哪些不好区分?指名说。如何区分,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②教师展示小猴照片,引出送礼物环节,学生根据要求送照片,随后完成课本90页连一连。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肯定解题方法:根据面对面的同学看到的样子是相反的,帮助判断。
【思考:当一个位置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建立起联系后,相机利用位置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四个面的观察,加深学生的空间感知】
(1)完成书本“想想做做”第2题,集体交流,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完成书本“想想做做”第3题,师生互动,说一说怎么看出来的。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回顾这节课的“黄金比例”:学生观察、发言、讨论、思考等环节约28分钟,笔者启发、引导、总结仅用了12分钟。下课铃已响,孩子们还觉得“不过瘾”,有的学生甚至发出了“原来数学这么好玩!”的感慨。
本节课,笔者通过不断探索,结合黄金分割原理,利用故事巧妙地将这节课“串”了起来。从一个位置的观察,到四个位置的观察,一步步地去引导学生想象、观察、思考、总结、验证。学生在一系列的观察活动中,初步发展了空间观念。黄金课堂,本来就是学生的主场啊!
对于这节课,自己的一点遗憾是“想象的时间安排略少”,如果把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再合理调整一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想象、推理、总结,本课的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