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桥头中心小学 曾妮妮
想要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实现班级学生总体数学成绩的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一味把教学重心放在数学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上,应当暂缓学科知识教学,将对学生的数学语言阅读能力放在首位。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没有太大的差别,差距主要出现在解题过程中对题意的把握上。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缺乏系统性的锻炼,在面对新的数学题时很容易慌乱,急急忙忙阅读一遍题目之后就开始提笔作答,之后也不会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这也是很多时候觉得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能力不错,但在实际的考试以及作业过程中却让人大失所望的原因。为了有效提高班级学生的总体数学成绩,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感知以及转换数学文本的能力,通过对教材相关数学内容文本进行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转化,这对于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提高正确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良好的阅读题目的方法,包括用笔勾画题目关键信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解题思路。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一章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为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加法交换、结合律,并学会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进行应用。在完成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随堂为班级学生出一道应用题:小红家的鸡圈里有21只公鸡和35只母鸡,小红爸爸买来20只小鸡之后,妈妈送给了外婆家15只,请问小红家的鸡圈里此时还剩多少只小鸡?学生在拿到此类题的时候,看着那么多数字很感觉很懵,一些小学生看到题目中有21、35、20、15,再加上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会在没有对题目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就着急提笔计算,很容易出现21+35+20+15=91(只)和21+35-20-15=21(只)的错误答案。这时候,教师要把题目板书在黑板上并引导班级学生对题意进行剖析,让学生勾画出重点词汇“公鸡”“母鸡”“买来”“送给”等,然后将对应的只数写在下面,再重新读题,每读到一个词便停顿一下,然后进行关系罗列,目的是让词汇与字数进行一一对应,然后再对加减法进行判断。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清晰,审题能力和习惯才能得以改善,最后得出清晰的解题思路:21+35+20-15=61(只)。
在学生掌握了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之后,教师可以紧接着为学生布置几个课后习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作业回收并认真仔细地检查,看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感知并转换数学文本。针对学生课后习题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并再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解,直到所有学生能够真正突破为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注意力着重放在那些出错率较高的学生身上,比如哪些学生容易出现加减法判断错误,哪些学生容易出现词汇与数学对应错误,哪些学生是审题不认真、随意列式就开始计算等。结合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总结每组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然后再一对一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练习题的具体情况,先分析学生的错误问题出在哪里,是否是分组标签提示容易犯错的地方,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指导,让班级所有学生在阅读理解数学文本方面都能够实现质的提升。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砌高楼的过程,只有基础打得好,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保证高楼的稳固。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会更难,但是这些知识依然是建立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基础之上的。虽然高年段的数学教材文本相比低年段的数学教材文本会更复杂,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提出的要求更高,但是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得足够牢固,学会化繁为简,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
以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并形成一定的方程思想,同时理解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针对课后习题同学们无从下手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典型问题为班级学生进行梳理:水果店里的苹果5元钱一斤,经过与老板讲价之后降低了1元钱,妈妈买了一袋苹果总共花了16元钱,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斤苹果?这个题目是一个典型的方程应用题,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题目并勾画重点信息,如“5元一斤”“降低1元”“共花了16元”等,可以得出有效信息苹果的实际价格为4元一斤,然后就是简单的乘法问题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反推法16÷4=4(斤)得出正确答案,然后再通过符号代替数的方式列出方程:(5-1)x=16,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通过对数学文本进行理解与深度认知,能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并分解为自己所熟悉的知识点进行解决。在带领学生对一定数量的数学文本进行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对数学文本知识进行理解,可以是说出来,或是在题目旁边标注出来,然后针对学生理解文本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再针对性地给出指导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班级学生展示这样一个数学题目:果园里有12棵苹果树,每棵苹果树上有3只小鸟,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一共有56只小鸟,已知每棵梨树上的小鸟一样多,问每棵梨树上的小鸟比苹果树上的小鸟多几只?教师先给定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时间到了之后可以随机邀请学生进行思路讲解。学生这样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果园里有12棵苹果树,每棵树上有3只小鸟,所以可以得到苹果树上的小鸟为:12×3=36(只)。因为一共有56只小鸟,所以梨树上的小鸟一共有56-36=20(只),梨树的棵数为12÷3=4(棵),所以每棵梨树上的小鸟为20÷4=5(只),每棵梨树上的小鸟比苹果树上的小鸟多5-3=2只。最后总结解题思路,设每棵梨树上的小鸟比苹果树上的小鸟多x只,列出方程:12×3+(12÷3)×(3+x)=56,解出x=2。还有的同学解题思路一样,但是所列方程形式不一样,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本职工作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学科知识之外,还要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搭建知识学习的框架结构,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长远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整合与反思习惯,让学生得以在反思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技能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为班级学生梳理知识框架结构、讲解典型例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反思总结。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专门的数学笔记本进行记录,在遗忘的时候翻一翻、看一看。为了更好地督促班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整合反思习惯,教师可以考虑定期用一节课的时间给班级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可让学生担任小小讲师互相梳理复习思路,这样不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搭建数学知识框架结构,对于学生长远的数学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抽查学生的数学笔记本,以此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解题正确率,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数学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题目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力,为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