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班亲自然活动的支持策略

2021-12-02 16:25福建省漳州市机关幼儿园曾思勤
亚太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班深度种子

福建省漳州市机关幼儿园 曾思勤

深度学习概念最初来源于计算机领域,是指机器能够通过对诸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识别、分析、评价,达到与人类思考相同的效果,这就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技术。当今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社会需要具有迁移能力、反思能力和批判思维的时代公民,在学校教育目标中也越来越强调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迁移,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所谓亲自然活动,是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近自然,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自然。在展开亲自然活动时,除了指导幼儿初步了解自然,教师还应当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和自然比较具体化的特点,展开深度教育,指导幼儿进行深度的知识学习。这样的知识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地引导幼儿更好地感知自然,开阔幼儿的视野,使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多个方面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小班亲自然活动的支持策略。

一、捕捉幼儿兴趣,随机生成教育

一般而言,幼儿的思维发展不是特别的完善,对知识学习的意义了解不深,往往不会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知识学习。幼儿往往比较喜欢接触一些趣味化的事物,会在兴趣的指导下,以比较积极且主动的姿态进行知识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在亲自然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深度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补捉幼儿的兴趣点,并依据幼儿比较具体化的兴趣点展开生成式教育,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例如饭后散步时间,孩子们走到花园时,发现花园的土里什么都没有,孩子们决定回家带些种子开始种植之旅。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并没有让他们去查找种子的概念,而是让孩子们每人带来一些收集到的种子,试图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使其逐渐形成概念。孩子们开始播种、浇水,呵护着小种子的成长。亲自然活动中蕴含着诸多未知、无法预见的教育时机,一位有智慧的教师要随时准备为环境的变化、事件的发生提供支持,让随机教育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驱动力。

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尊重学习方式

小班幼儿思维发展主要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因此,亲身感受、直接体验是小班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造机会鼓励幼儿去亲近自然,丰富感知,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自然事物,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

幼儿想在画纸上勾勒眼中的小芽,教师便提供纸张和彩笔,让孩子们自由记录花园里的发现,这些绘画作品将成为孩子们的“自然笔记”。幼儿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并且小班的绘画水平还处于涂鸦阶段,他们很热衷于笔在纸间旋转带来的情绪体验,教师不应用“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这样成熟的标准来评价幼儿的观察记录,而是要更多地关注记录背后的情感成分。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的先驱洛利斯·马拉古兹曾在诗中这样写道:“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在自然观察活动中,教师需要认可孩子们的想法,不打扰与否定,并应及时记录下幼儿自发性的童言童趣,帮助孩子们整理出送给大自然的诗。

三、观察审思,为深度学习提供支点

深度学习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进行深度思考,对比较直观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以此挖掘事物的本质,了解比较深入的知识。因此,在对幼儿展开教育的时候,幼儿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深度思考的机会,指导幼儿深入观察事物,并就事物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这样的知识学习形式,往往会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比较重要的支撑点,使幼儿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促使幼儿获得较好的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种植体验,幼儿对种子发芽有了一定的认知。一天吃午点时,天天把火龙果吃得满嘴都是,教师上前询问,他回答道:“我要把火龙果的种子去掉,万一在肚子里长出火龙果苗苗怎么办?”显然,幼儿已经把了解到的知识进行了迁移和运用。但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通过绘本欣赏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水果的种子会藏在不同的地方,并且带孩子到花园里,把火龙果种子种在土里。孩子们运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的方法,知道吞下去的种子不会在肚里长出小苗苗,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心中的疑惑。

在“火龙果事件”之后,教师鼓励幼儿收集其他种子,支持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和比较。孩子们了解到有的种子就是果实本身,比如土豆;有的种子被包含在植物的最里面,比如豆荚包裹着的豆子;等等。

教师需要敏锐地把握亲自然过程中包含的教育契机,积极保护孩子的问题意识,让孩子在活动中积极尝试、主动探究——深度学习就这样发生了。

四、丰富幼儿体验,驻扎审美情感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大自然间一草一木的可感性与易感性,与幼儿的认知和发展特点相适应。观察了整整两个多月,花朵们的形状、结构、颜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早早就在幼儿心灵驻扎,促进了幼儿审美和情感的发展。幼儿需要亲身体验,借助体验更好地感知某种事物,这样才能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因此,在进行知识教育时,教师应当尽量开展体验类的活动,指导幼儿在自然中进行体验,助力幼儿因此产生良好的审美情感。

亲自然活动中,随着观察经验的积累,幼儿的观察方式不再局限于用言语来描述,因此会出现很多自然创作,例如水粉画写生、雪花片花车、超轻黏土花卡、玉米粒花枝等。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帮助幼儿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些天生的“艺术家”。当幼儿表现灵感时,教师需要做的是追随儿童的脚步,倾听与肯定,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指导,及时保存孩子的“艺术作品”。通过手工、泥工、拼插等多样的艺术表征方式,幼儿能感性地把握自然世界,表达对自然的认知,成为美的发现者、创造者。

五、升华主题、立足于情感收获

亲自然活动目标的确立应落脚于“情感收获”。教师不应把学到了什么技能或者本领作为课程成功的衡量依据,而是要把幼儿亲自然情感体验放在首位,重点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待花朵的情感,以及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否得到了体现和发展。种子从播种到花开,给孩子们呈现了植物生长最为直观的过程,丰富了幼儿关于生命成长的感性经验。

活动的最后,幼儿将关注点扩散到“粮食收获不容易”“珍惜粮食光盘行动”“我与花朵都要长大”等小主题,让整个活动覆盖了爱与责任、珍惜与守护、付出与收获。幼儿在其中懂得爱护大自然,了解到生命的神奇与珍贵,懂得生命是如何成长、繁衍的,从而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和理解他人,升华了主题的同时,还让幼儿获得了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能够唤醒幼儿高阶思维发生、发展的学习方式,对幼儿当下的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幼儿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持续性的教育意义。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某种单一的能力,还是方方面面的综合能力;参与的途径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体验。这就是深度学习最大的魅力:浮在水面上的,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对话、活动;而水面之下,则是时时刻刻核心素养的落地。对教育者来说,最难的便是在追随儿童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四个问题:追什么?随什么?怎么追?怎么随?

综上,深度学习是比较重要的知识学习方式,这种知识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深入过程中,深入体会和了解学习过程。自然类的活动是幼儿教师在进行知识教育时必须开展的比较基础化的活动,该活动能够帮助幼儿了解自然和认识世界。因此,在进行知识教育时,幼儿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自然类活动开展的多样化途径,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指导幼儿进行比较针对的知识类学习,促使幼儿从中获得较好的发展。教师也能够因此更好地展开对幼儿的教育,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猜你喜欢
小班深度种子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桃种子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可怜的种子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