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区域尺度和深层土柱采样,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小方研究组揭示了华北地区典型长期污灌区农田重金属迁移风险。研究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导致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超标和小麦籽粒超标,还可能导致重金属迁移至含水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关于长期污灌易导致农田重金属累积,已有研究。传统观点认为,重金属在土壤中迁移性差,一般不会迁移至2m以下。这些结论与样地特性有关,也与大区域尺度和深层土壤采样缺乏有关。研究组探究了华北某长期污灌区农田重金属累积和迁移情况。研究采集了区域表层土和小麦籽粒样品(覆盖超过10km2)与9个深达30m的土柱样品,土柱样品根据质地进行分层。研究发现,该区域籽粒重金属污染风险较高,尤其是镉、砷和铅。土柱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分布模式表明,部分位点重金属迁移已达30m。亟须管控该区域籽粒重金属风险,而合适的深层土壤修复措施有待探讨。
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农业资源中心博士研究生杨树深和冯文召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李小方为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大学研究员周东美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