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仔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的主体。小学数学课堂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基。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合作学习和互动探究方式的研究,让合作学习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也是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况,谈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创建前置性学习环节。
前置性学习类似于课前预习,但前置性学习是建立在预习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需要学生找出预习过程中自己不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并带着疑问与同伴一起进入学习,共同探究,相互进步。如此,学生既可以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知识难点,又可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前置性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教学苏教版四下《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教师可以设计“我知道的三角形”这个预习环节,提出两个学习要求:(1)你心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就是三个角这么简单吗?(2)通过折一折、拼一拼等形式,看看三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请把你发现的问题和同桌或其他同学一起研究研究,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实施以问导学的教学方式。
问题是数学的生命和魅力所在。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时,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学会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解决问题。比如,教学苏教版三下《平移和旋转》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一样的图形,移动后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然后,小组合作得出:平移和旋转移动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3.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
数学教学须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学苏教版六上《扇形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扇形统计图”能够明确反映部分数量与总数间关系的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以下学习环节,以促进他们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1)课件展示一幅班级学生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将自己发现的相关信息填在作业纸上;(2)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倾听其他学生的想法;(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机制。
生本理念下的合作学习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支撑,以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建立多元高效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光荣榜,对小组或学生个人的优秀表现(如小组学习组织有序、交流有效、汇报有成果、合作学习有计划等;学生发言积极、发言正确率高、学习态度端正等)给予奖励。
总之,教师要正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种策略和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