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9 日,国内首个血液学博物馆——中国血液学博物馆正式落户苏州,为中国血液学发展历程与史料提供了新的承载地。走进馆内,以血液的颜色红色为主色调的大厅映入眼帘,博物馆以时间轴为脉络,回望中国血液学发展沿革、解读各个时期的诊疗技术、回顾名医大家风采、面向公众科普教育,通过文字、图片、实物与多媒体的结合,珍藏学科历史、拜访传世经典、铭刻行业丰碑、传播医学理念。
10 月12 日,由北京大学与泰康保险集团联合主办的“书翰留余韵,纸间现风云——泰康人寿捐赠司徒雷登文献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开展。此次泰康向北京大学捐赠“司徒雷登日记等手稿文献”共248 件/套,这批珍贵文献已于4 月29 日,北京大学123 周年校庆前夕,经由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正式落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10 月10 日上午,山东大学科技馆举行开馆仪式,该馆位于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三层,以“科技创新、强校兴国”为主题,分为主展区和军民融合展区,涵盖成果展示、科技交流、科学普及和互动体验四大功能,是迄今国内985 高校里功能最全的科技馆之一,也是我国高校不断探索建设创新型大学科技馆的重要尝试。
10 月29 日,经过两年的升级改造和项目筹备,德基美术馆将于南京黄金地理位置,新街口的德基广场2 期8 层的德基文化区内对公众开放。
德基美术馆的研究及展览体系将涵盖中国古代和东西方现当代,以及以南京2500 年建城史为脉络的“金陵”主题,让更多优秀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项目,出现在南京。
10 月12 日,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已有2000 多年历史的曾侯乙编钟启动“搬家”工程,将乔迁到省博三期新馆,馆内曾侯乙展也同时于12 日起暂停对外开放。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曾侯乙编钟不是整体成型,而是采用古代传统的榫卯结构,将每件钟单独悬挂在钟架上,分层组合,馆方决定采用拆卸再组装的方式搬运。
10月1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布其第18 份红色目录(Red List),目录题为《东南欧濒危文物红色目录》(Red List for Southeast European Cultural Objects at Risk)。这也是红色目录首次关注欧洲大陆,以便提醒人们,文物非法贩运并不仅仅涉及处于危机中的地区。
10 月20 日,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IWM London)二战展厅和犹太大屠杀展厅开幕。这些展厅的改造工程耗资3070 万英镑,历时7 年完成。馆方指出,随着二战亲历者的逝去,了解有关历史变得更加重要。犹太大屠杀展厅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表明理解历史是与偏见作斗争的关键。
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Saint Louis Art Museum)10 月18 日宣布,收藏家艾米丽·劳·普利策(Emily Rauh Pulitzer)承诺捐赠22 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20 世纪欧美艺术家创作的绘画和雕塑,包括毕加索、布拉克、布朗库西、米罗、沃霍尔等17 位艺术家的杰作。
10 月22 日,蒙克博物馆将在挪威的奥斯陆海滨对外开放,这也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收藏爱德华·蒙克作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由西班牙建筑事务所estudio Herreros 设计的蒙克博物馆耗资 2.5 亿欧元,高60 米共13 层建筑如同斜插于“基座”之上,已成为奥斯陆靓丽的城际线。
10 月27 日正式对外开放。该馆涵盖科学、艺术和奇珍。其馆舍为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小圣堂,曾属于一座圣母访亲女修会修道院。该馆开幕展回顾了馆舍的历史:这里从1650 年到1796 年是修道院,此后70 年间被用作监狱,后来充当国家档案馆,最终成为博物馆。通过作品、地图、素描、照片和肖像,馆舍历史得到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