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百万扩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2021-12-02 14:51朱华西曾永和谢厚亮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职业

朱华西,曾永和,谢厚亮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高职院校扩招100 万人重要批示。2020年,两会针对应届、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社会考生(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提出2020年、2021年高职扩招200万的任务[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为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结合两会提出持续、高质量百万扩招的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落实百万扩招任务,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职院校来说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扩招社会考生群体进行分类培养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意义

国家当前面临着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双重任务,国家提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可谓是一项立足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实促进了国家“六稳、六保”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国家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传统产业面临改造升级。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主力军,逐渐形成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新态势。随着国家考试制度的改革及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本科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生源呈逐年下降态势。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招生困难等难题。国家百万扩招政策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也解决了当前社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可谓一举两得。百万扩招计划,让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有了同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化农业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对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有重要意义。

(一)使高职院校成为新兴产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就业受到了一些冲击。2020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64万人,失业率为5.9%,还有大量的失业人员不能实现就业。目前,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开始向“智造业”快速转变,企业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不能快速适应产业的结构升级,成为了失业的主要原因。国家提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大大缓解了当前的社会矛盾和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9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4%。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创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2020年12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显著提升[2]。教育部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促使高职院校同企业密切联系,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受到青睐,为当地企业解决了人才短板,同时加快了高职院校为新兴产业培养人才的速度,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世界疫情持续恶化情况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并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展现出强大的韧劲和潜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在向高端化、个性化、服务化升级。科技进步和消费观念更新步伐的加快,也使得家电、电子消费品等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节奏。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必然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高职院校担负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任务,职业教育存在区域性差异化特征,培养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依托地理优势,职教水平普遍较高,偏远地区职业教育相对比较落后,两者之间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的实施,让学历低的农民工等群体,可以选择所在城市就近入学,有了再次提升学历和职业技能本领的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务院百万扩招计划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规模,增加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输出,推动了农民工等群体素质的提高,就业由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开始向智能制造业转变,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紧密结合。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我国共有1.7亿左右技能劳动者,较2019年有所增加,对从业者的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要求更规范和严格。由此,高职院校加强了与企业间的联系,接受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指导服务和质量督导,完善高职教育体系,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促就业和保民生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科技的创新与应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得企业对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 005所,其中,本科院校1 272所、高职院校1 468所、成人高等学校265所,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在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提供人才供给、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稳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以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为代表的社会群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对职业岗位有更加清醒地认识,清楚自己需要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更加迫切。他们通过高职教育深造,获得岗位方面提升的机会,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实现人生价值。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计划,符合当前国家政策,是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部署,同时能加快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显著提升,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招生体制机制不健全

2019年两会提出百万扩招计划,教育部在高考专项工作中专门发出了扩招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严格按照规定,稳步落实高职院校的扩招任务。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扩招的考试难度会增加,但报名具体要求、报考次数和时间、考试难度、规范程度都相比2019年有较大差异,具体事宜由各个省份结合政策自主决定。面对百万扩招的新任务,传统招生方案已经不适应当前新形势。很多高职院校对扩招政策解读不够全面,缺少前期调研,短时间内很难制定出一套成熟的招生方案。扩招对象涵盖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社会中不同阶层,这为招生宣传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高职院校如果不能全面解读百万扩招计划和政策,盲目宣传和招生,很有可能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尴尬局面。由于生源群体的复杂性和人数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在社会群体的招生专业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招生专业类别多了担心生源不够,反之则担心不能满足社会考生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会选择学生容易就业的专业进行招生,还有部分高校选择教学内容简单的专业进行招生。招生专业的设置缺少系统调研,没有考虑到社会考生群体的专业基础和理论知识,仅仅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考虑。而且,社会群体专业招生人数很难把控,各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最终结果就是培养出的扩招考生技能水平不过关,综合素质不达标,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形成了招生难、就业难、生源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4]。总体而言,面对百万扩招任务,高职院校还没有相对完善的招生考核方案,对扩招工作的特殊性了解远远不够,也很难保证招生的质量,缺少完善的体制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备

高职百万扩招是为了解决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百万扩招的生源结构差异化特征明显,涵盖了高中应届和往届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呈现出生源综合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高职院校要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与之匹配。高职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只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并没有考虑到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考生群体的学习背景、诉求和目的,更没有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育人成效不理想。社会考生群体大部分人已经工作了,很难实现全部脱产学习。面对这一复杂状况,高职院校教书育人实际情况并不乐观,人才培养方案缺少针对性,教学过程形式大于内容,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备等情况,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与管理面临着极大挑战

百万扩招生源类型的复杂化,对学习要求有很大区别。扩招的社会生源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生源学历层次相差较大,有初中、高中、职高等教育背景,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大不相同,对岗位能力提升、职业技能的要求、学历提高等都存在差异。多数人学习目标明确,对理论知识学习针对性更强,职业技能水平要求更高。面对复杂生源群体,对师资力量要求也比较高,通常要具备“双师型”教师标准。教育部2020年5月发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有256.67万人,普通高校师生比为1:17.95。其中,本科院校师生比为1:17.39,而高职院校师生比已达1:19.24。按平均师生比1:18计算,2019年扩招后,全国高职院校共缺5.5万名教师,如考虑每年自然减员约1万人,则有6.5万人的缺口[5]。“双师型”教师队伍对高职院校而言,本身就资源不足,普通教师又无法满足扩招社会生源的需求,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政策不健全,教师给扩招社会生源上课积极性也不高,结果就造成了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更加困难。如果学生不能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校无法满足其诉求,势必造成教风、学风的恶性循环,对高职教育产生不利影响。扩招的社会生源群体,通过调查了解只有一少部分人选择住校,大部分生源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正常线下开班上课非常困难,不能保证课堂的到课率。很多高职院校选择线上授课,矛盾问题比较突出。线上教学组织和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学生到课率较低、学习效果差等状况明显,这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高职百万扩招招生方案

1.强化百万扩招的重要地位

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百万扩招任务,认真组织,积极备战。应成立专门的百万扩招领导小组,由主管部门领导牵头,制订详细的招生计划与方案,确保百万扩招任务有条不紊推进。在招生宣传方面,领导小组要安排专人解读百万扩招政策,抓住重点和难点,真正领会其精神内涵。解读百万扩招政策及精神的同时,要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进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百万扩招相关政策。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实现招生扩招政策宣传常态化、日常化。加强区域性资源整合,让当地政府牵头,加强同本地区企业和高中、职高等生源相关部门的联系。成立本地区百万扩招协调办公室,实现高职、企业、高中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动建立一批百万扩招项目试点,加大地方财政奖励补助和高校激励政策,调动高职院校招生人员参与扩招的积极性,确保招生工作的顺利推进。

2.严格确保扩招生源质量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今后将鼓励中职毕业生通过高职分类考试报考高职院校。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社会群体报考高职院校,可免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6]。国家推行百万扩招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不是随意招收一些学生来填补高职生源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招生部门要努力去扩招社会上优质生源,在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中,将真正想提高学历、掌握高层次技能的人招进学校,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培养其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招生就业部门要坚持招生标准不松懈,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和各省招生政策规定,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执行高校阳光招生制度,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为国家选拔优秀的考生资源。同时要坚持扩招方案分类推进,实现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机制,制定符合多种类型生源的考核标准,各省结合实际情况可以适度放宽考核标准,但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当地政府部门要联合区域内高职院校,为考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如查询分数、志愿填报、查询录取结果等。同时给予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真正让考生选择喜欢的院校和专业进行深造学习,并达到企业要求,顺利实现就业,促进教学质量和招生就业工作的良性循环,推动高职院校和谐、可持续发展[7]。

(二)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1.制订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背景下,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生源,他们的学历、技能水平和文化基础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在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生源结构的多样化,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深入了解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生源类型的特征,结合他们的教育背景、职业特点、文化基础和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考评,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模块讲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结合生源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对岗位进行分析等,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学资源的配置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基础,解决师资力量的匹配、教学场地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精心规划,才能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考虑到社会群体身为社会在职人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不断更新在线课程资源内容,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同时要保持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沟通,在技能实训环节可以将企业考核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中,以符合企业、行业要求,真正实现学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2.深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学标准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如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方面,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有些省份政府部门同高职院校建立了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行对高素质农民培训的补贴政策,探索农民培训与成人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模式。同时,培训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真正实现农民技能水平的提升和学历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现代化农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源群体,国家鼓励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加强校企之间深度交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政府部门要为高校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开展校企合作交流会,举办区域性产学研高峰论坛等,促进二者深度融合。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共同实现“校中企”和“企中校”的双赢局面[8]。校企合作加强了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的密切联系,提升了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技能水平通过下企业锻炼也得到提高,加速了科学成果的进一步转化,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了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实训就业,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生源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

(三)建设高质量管理和教学团队

1.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20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坚持科学有效的原则,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9]。百万扩招生源中,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生源,其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不同,他们面临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中国教育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始终是教育工作者的主题和根本任务。高职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同学们端正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课程思政”走进每一节课堂,努力打造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2.打造优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建设100家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100个国家级企业实践基地[10]。目前,百万扩招后的高职院校师生比例失调,“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为了满足教学需求,不少高职院校只能利用现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选择利用周末休息和晚自习的时间为学生授课。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加班加点建设线上课程资源,解决社会生源的线上学习问题,即使这样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要想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对“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努力打造符合“四有好教师”标准、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这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高职院校要积极落实激励政策,将平时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职称评比等范畴,提高教师上课的积极性。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出台关于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培训、考核评价、待遇保障以及兼职教师聘用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共建共育师资队伍,推广一批有效的“校企互聘、成本分摊、绩效激励”师资队伍建设方法[11]。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建立起“双师型”教学团队,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实现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本质作出了明确定位。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专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完善招生方案,确保扩招的生源质量;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百万扩招为契机,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构建现代化高职院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高职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目标而奋斗。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职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