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产房关键点实效技术分享

2021-12-02 15:06:28迂斌张运强
云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产房初乳助产

迂斌,张运强

(1.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安吉 313000; 2.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1 母猪

1.1 母猪饲养

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中要注重以下细节。

(1)检查母猪最近一顿料是否吃完。

(2)检查饮水器的流量(2L/min)。

(3)在添加新料前清除喂料器中变味发霉的陈料。

(4)检查喂料器中是否有尖锐物,这可能会使母猪受到伤害。

(5)如果母猪实际上未分娩,要确保母猪在喂料时站起来。

(6)一旦进入产房,直到产仔,应该给母猪饲喂大约2.0~2.5kg的哺乳母猪料,并加上0.7~1.0kg的麸皮,在产前及产后3d内每天均应饲喂麸皮。

(7)产后逐步加料,产后次日开始为1.5~2.0kg, 在产后5~7d内增至“自由采食”。

(8)记录母猪每天的采食量。

(9)每天使母猪尽可能多吃饲料,每天饲喂3次;尽量在每天同一时间给母猪喂料。

(10)向管理人员汇报任何有关饲料方面的问题 (异味、母猪不愿吃料等)。

1.2 产前检查与母猪分娩有关的情况

持续检查母猪状况。

产房工作人员应对无奶母猪进行初步免疫,检查进入产房母猪的膘情﹑脚况﹑乳线﹑阴道损伤等问题,对有问题的母猪应特别关注。

检查将进入产房的母猪之前的分娩记录:窝仔数﹑分娩时曾遇到的问题﹑保育能力﹑是否有吃掉仔猪情况﹑仔猪死亡原因,使助产人员对所有特殊情况有准备,从而预先得到警示。

1.3 母猪准备并移至产栏

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进入产房前母猪应冲洗干净并以轻度消毒剂消毒;移动母猪时保持安静和耐心;工作人员轻声平和交谈;切勿使用棍棒驱赶,尽量使用牵引板驱赶;如果产房地面坚固,在地面上放置少量饲料哄母猪进入产栏;一旦母猪进入产栏,在产栏的后面安装加热器为仔猪的产出做准备,加热器下方放置垫子(麻袋、地毯)。

1.4 清洁产栏和母猪

在母猪站立吃料时对其后部产栏地面进行刮除;对每个产栏用消毒剂浸泡并清洗刮板;不使用最近有病猪的产栏,并在对病猪产栏刮粪后清洗消毒刮板。

有序对母猪躯干后部进行清洁。

尽可能待在正在分娩的母猪身边直至它们在喂料后安静下来,有助于降低仔猪被压死的可能性。

1.5 每日例行工作

巡视产房。从未分娩的母猪到最大的仔猪(最后进行检查)顺序检查母猪;检查仔猪栏区域是否有死亡仔猪以及任何关于仔猪和母猪的不健康症状;检查异常情况;检查产栏地板、网孔和网眼下面的排水沟,是否有腹泻的症状;检查母猪后部产栏地面的区域,是否有排泄物;检查所有刚分娩的母猪,是否有乳房炎或乳房充血的症状;对还未分娩的母猪进行检查,是否有放乳、清亮(带血)的黏液排出,这些都是即将进行产仔的信号;优先治疗最紧迫的病症如仔猪受寒,最后治疗病症最轻的,如患关节炎的仔猪。

1.6 分娩

检查即将分娩的信号:放乳;清亮(带血)的黏液排出;兴奋、坐立不安、筑窝行为。

一些站卧不安的母猪可通过给它们一些木屑(砻糠、糠麸)供玩耍,使之走动而安静下来。

分娩开始时应有规律地检查母猪,以确保分娩过程正常进行。仔猪产出的平均间隔时间应为10~30min。一般仔猪分娩产出间隔超过45min应采取措施:(1)使用催产素。仅在母猪表现得较为舒适安静,眼睛清澈(无充血)但仔猪不产出时适用,使用催产素后等待10min, 如果没有效果,进行人工助产。(2)助产。如果分娩过程中母猪出现如下困难需进行助产:明显强烈的努责无效果;母猪眼部充血;母猪非常兴奋并受到刺激;仔猪产出时覆盖有胎儿粪便;仔猪干燥无胎衣。

1.7 人工检查与助产

助产需要准备以下物品:一桶或一盆温水、轻度消毒剂、及肩手套、大海绵滑润剂(婴儿润肤油)、 指甲刷、绳夹或细绳。

助产前的准备工作:清除母猪身体后部的所有粪便;用海绵沾温肥皂水清洁阴门周围,再对相同区域消毒;手指甲应剪短;仔细洗手和指甲,干燥;戴上及肩手套,并对手套消毒;润滑手套。

助产:将手指并拢成锥形状,然后小心谨慎地将手进入到阴道中;小心缓慢地向前移动手臂;母猪收缩时停下来;移去所有的阻塞物;给母猪用1mL的催产素,然后让母猪单独待着继续分娩;如果母猪还是不能产出,重复整个过程并清洁消毒。

助产后治疗:对母猪进行人工检查或助产后应使用兽医推荐的抗生素对母猪进行治疗,治疗应连续进行3d。

1.8 避免伤害

通常仅限于在初产母猪窝中,可通过对分娩进行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应移走仔猪并放置在安全、温暖之处直至分娩结束;经产母猪(初产母猪)应该给予镇静剂;不要给母猪太大剂量的镇静剂,因为这可能对未产出的仔猪产生抑制效果;给母猪同时提供催产素和镇静剂通常使分娩进程减缓。

母猪平静下来后,小心将仔猪放回母猪处。应严密监视母猪,以确保母猪已经接受仔猪。

1.9 产后热

产后热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大量呈奶油色或血样颜色);乳房严重充血变硬,如触压乳房会留下“手印”;母猪和乳房摸上去感觉发热,乳房外观有疱;直肠温度超过40℃;母猪有坐在乳房上的倾向;母猪不愿站起来;母猪不吃料;很难从乳头中挤出奶。症状根据严重程度不同有一定的变化,如果工作人员不能确定,最好的指示物是仔猪。如果仔猪出现瘦瘪或其被毛“蓬松”、不能很快静下来吃料、抢夺乳头时过度争斗、拥挤在母猪乳头旁(即使仔猪栏的温度比较适宜)而不是在仔猪栏区域,即可确定母猪患病。对母猪进行3d的治疗,并为仔猪补充奶水。

1.10 产房的温度要求

母猪:产前(产后)18~20℃。仔猪:最初48h 30~36℃,第1周30~32℃,第2周 28~30℃,第3周 26~28℃,第4周24~26℃。

仔猪是其所在仔猪栏区域温度情况是否正常的良好指示,如果仔猪远离热源散开,它们可能太热;如果仔猪直接在热源下挤成一团或挨近或待在母猪身上,表明温度太低。按照情况调整加热器的高度。仔猪拥在母猪身边或待在母猪身上也可能表示它们生病了,仔细检查猪圈和仔猪周围是否有引起仔猪身体不佳的原因。

2 仔猪

2.1 仔猪需要

新出生的仔猪必须在出生后尽快满足两个需要:保温、吃初乳。

2.1.1保温

仔猪和母猪的温度需要差异较大 (参见产房的温度要求)。新生仔猪的能量储备很少,如果仔猪对热量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它们体内储备的能量迅速被动员消耗,受冻的仔猪无力竞争乳头,不能真正地吮奶,容易感染疾病,也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母猪。

2.1.2初乳

初乳是仔猪存活必不可少的,初乳富含能量及免疫球蛋白,可将免疫能力从母猪转移到仔猪中。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的复合物,仅能在仔猪出生后24h之内被仔猪完全吸收。仔猪没有吃到初乳会难以存活 ,弱势仔猪应该人工补充初乳。

收集初乳。初乳可在母猪分娩时收集。冲洗清洁母猪乳房,冲洗清洁收集初乳人员的手,事先准备两个清洁灭菌的阔口容器(一个用于将初乳倒入,另一个放置收集的初乳)。尽量选择乳头大外形较好的母猪,尽量不要选择初产母猪。在分娩时初乳较容易流出,如果没有初乳则给母猪注射1mL的催产素,轻轻按摩乳房,然后慢慢地将初乳从乳头挤至灭菌容器中,动作要保持轻柔,因为可能会碰伤乳头。储存时间较长初乳可能会凝固,需要慢慢重新加热。自然的初乳摄入目标大约是100~120mL。在所有阶段保持清洁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所有用于饲喂仔猪的器具保持清洁,并储存在密封容器中。

2.2 关注仔猪

2.2.1弱势仔猪

要使弱势仔猪能够存活,需要额外的关心和照顾。一般的要求包括保暖、吃初乳以及防止被母猪挤压 。弱势仔猪包括发育不良或初生重低的仔猪、在长时间分娩过程中最后出生的仔猪、大窝仔猪、暴露(受冻)仔猪、贫血仔猪、后肢外张的仔猪。

每60~90min给仔猪胃管饲喂10~15mL的初乳。用手抓住仔猪的背和耳朵,以拇指扒开仔猪的嘴,小心地插入胃管 (弄湿底部),边转动边压入,尽量沿嘴角往下,避免将管子插入到气管中(可以知道是否将管子插到了气管中,因为气管只有很短的一段),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将管子轻轻地拔出再重新插入,缓慢地压下注射器的活塞,待注射器空后慢慢地拉出管子。

2.2.2发育不良及初生重低的仔猪

仔猪小于800g时,将仔猪放置在安全保暖之处,避免来自母猪的危险。

定期采用胃管饲喂仔猪(参见弱势仔猪)。如果仔猪非常小,在将它们放回到母猪身边前,先在有保护装置的温暖区域 (比较理想的是幼仔栏)放一夜。如果在同一时间发育不良的仔猪出生相当多,且在母猪哺育下变衰弱,应尽量将它们集中在一起,由合适的母猪哺乳。

2.2.3长时间分娩过程中最后出生的仔猪

通常这些仔猪相当迟钝,开食较慢,将这些仔猪从产栏中移走并放置在温暖有防护的地方,定期采用胃管饲喂 (参见弱势仔猪)。如果仔猪对治疗反应良好,且看起来足够强壮的话,可以在2~3次治疗后放回到母猪身边。

2.2.4暴露及受冻仔猪

暴露及受冻仔猪很容易识别,通常远离热源,目光呆滞凝视,甚至看上去像死亡一样。这些仔猪必须立即治疗,将仔猪放在温水浴中直至它们开始自由移动为止,彻底将仔猪弄干并放在保暖安全之处,定期胃管饲喂 (参见弱势仔猪) 。如果仔猪对治疗反应良好,且看起来足够强壮的话,可以在2~3次治疗后放回到母猪身边。

2.2.5贫血仔猪

也被称为“易出血仔猪”。如果脐带仍在出血,使用脐带夹。开始时给仔猪服用一定剂量的口服铁剂,然后在3日龄给予注射铁剂。延迟给贫血仔猪打耳号和断尾,直至仔猪1周龄。如果仔猪非常虚弱,应将其放在保暖安全之处,饲喂初乳补剂直至足够强壮后再放回到母猪处。

2.2.6后肢外张仔猪

用带子将仔猪的后腿捆起,稍许超过仔猪的臀部。如果仔猪的前后肢均有比较严重的外张,需要使用背带。在用带子捆好仔猪的腿后,将仔猪放在安全、温暖的地方,并采用胃管饲喂初乳(参见弱势仔猪)。可以在仔猪栏的地面上放一片地毯或麻片,有助于仔猪的脚能够站牢并有助于肌肉发育。

2.3 仔猪的窝处理和寄养

2.3.1窝处理

各种窝处理包括注射铁剂、剪牙、打耳号、断尾。在窝处理期间保证较高的卫生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器械正在使用时应浸泡在清洁的消毒溶剂中,在不同的窝或不同组之间应更换溶剂。尽量每20头猪更换使用新鲜灭菌的针头,处理针头的容器应是特别设计的,所有使用的器械应每天擦洗干净并在使用后用清洁水煮10min。

2.3.1.1补铁

母乳中含有非常少量的铁,仔猪出生时储备的铁很少,因此需要补充铁以防止贫血。每头仔猪需要200mg的铁,可通过颈部肌肉(靠近耳部)注射或口服铁剂补充。

2.3.1.2剪牙

仔猪出生时有八颗犬牙。在某些猪群中剪除犬牙有助于防止仔猪相互间或与母猪间在出生后几天内建立乳头顺序时撕咬。剪牙时可以沿齿龈线上方或大约在一半牙齿处剪掉,要注意不要剪掉齿龈或使牙齿碎在齿龈里,避免导致感染。

2.3.1.3断尾

通常在出生后很快进行断尾以防止断奶后咬尾问题 。断尾后仅留下1~1.5cm的一小截尾巴,可在尾根部使用碘酒缓冲液或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感染。

2.3.1.4打耳号

通常用来单独确定仔猪或窝。可在任何时候进行生长率的估计,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耳号标记系统。

2.3.2寄养

寄养的主要理由是增加仔猪获得合适的营养物质和健壮生长的机会,可以设计提供最佳的结果且最适合饲养场情况的系统。在哺乳早期进行寄养比晚期寄养要好,一旦发现仔猪失重即为其找一个新乳头,不要为希望降低竞争性给较小的仔猪更好的机会而从同一窝中移走较大的猪, 仔猪失重必须寻找新的寄养母猪。

2.3.2.1主要的寄养类型

寄养的主要类型:平均窝仔数、交叉寄养、反向寄养。

平均窝仔数。比如2头母猪各分娩了13头和7头仔猪, 而两头母猪均有10个可用的乳头,则从13头仔猪的窝中移走3头仔猪与7头仔猪放在一起。

交叉寄养。比如在一个特定的分娩组中,10头很好的仔猪由一头较好的母猪哺育,在同一组中,也有10头仔猪由另外的母猪哺育,但正在掉膘(“差”猪),如果没有腹泻问题,则将较好的仔猪与较差的仔猪互换。如果猪场断奶早于21d,则不能采用这种方法。

反向寄养。在窝仔数较大时采用,比如4头母猪产出了58头存活仔猪,先断奶一窝,将其他窝的仔猪按顺序前移由其他母猪寄养,直至有2~3d前刚分娩的“空出”母猪。 要确保寄养在此头母猪窝中的仔猪已经满足了初乳需要,并尽量将最大的仔猪寄养此母猪。

2.3.2.2分开哺乳

如果母猪有较大的窝且没有其他母猪可以用来安置仔猪吮乳时采用。比如一头母猪有16头仔猪, 将此窝分为2组,一组为10头仔猪,另外一组为6头仔猪。 将较小的仔猪都放在小组中,并使两个组隔2~3h交叉哺乳。在轮换期间远离母猪的仔猪至少胃管饲喂或瓶饲2次以补充初乳。如果小仔猪是重点关照对象且夜间较冷,则将最小的仔猪放在安全温暖的地方过夜。按这个方法进行,直至能够将所有的仔猪安排给一个固定的寄养母猪。

2.3.2.3寄养母猪

尽量挑选较为年轻的母猪,至少有10个外形较好可用的乳头。如果仅有很少的仔猪需要寄养,通常头胎母猪是最好的寄养母猪。有时寄养母猪不愿意带仔猪,必须使母猪安静下来,接受新来的仔猪。

可采用某些技术措施来解决较难对付的母猪,如:提供特别的饲料(粉碎料,与陈啤酒一起混合更佳);提供锯末用以“玩耍”;以带强烈气味的空气清新剂喷洒母猪嘴、亲生仔猪和寄养仔猪;如果母猪刚刚分娩过,用其胎衣擦一下想寄养的仔猪,并隔离其亲生仔猪,让寄养母猪与寄养仔猪在一起至少待1 h;如果母猪确有不安,给母猪服用镇静剂;在上午待母猪安定时留下仔猪寄养。

猜你喜欢
产房初乳助产
箭毒蛙的神奇产房
军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0-31 08:11:00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7:26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智慧健康(2021年33期)2021-03-16 05:46:56
产房外的丈夫
中外文摘(2021年4期)2021-02-28 06:03:42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0